
中國嘉德2015春拍-“大觀”夜場拍賣現場
【導語】2015年5月18日凌晨,中國嘉德迎來其第22個年頭,同時,2015春拍書畫夜場以9.54億元收槌,總成交率為64%。其中誕生2件億元拍品,15件拍品超過千萬成交,38件拍品超過最高估價落槌。若不是現場競拍節奏緩慢和低于80%的成交率,這個成績甚至會讓人聯想起2011年藝術市場的"億元時代"。而尚處于低谷期的藝術市場在一晚上出現2件億元作品,卻也恰好試探出了市場的資金容量:這不是個缺錢的市場。同時,張大千專題超過80%的成交率和書法部分的高成交額成交率現象也側面釋放出市場局部回調的信號。

潘天壽《鷹石山花圖》
億元拍品:“不缺錢”or“市場已探底,缺錢,速來”?
2012年春拍開始的“市場腰斬”普遍被認為是以投資投機為目的的熱錢撤離市場。這筆資金的離場讓很多人沮喪甚至懷疑留下的資金是否足以撐起日漸龐大的市場容量,這“一撤離”和“一懷疑”讓市場深陷調整危機,市場是否缺錢成了其中最深的謎團,這個看法幾乎持續到本場2件億元作品的誕生。當晚,潘天壽博物館級別巨制《鷹石山花圖》和李可染大尺幅紅色題材作品《井岡山》分別以2.7945億元和1.265億元成交,均超過起拍價4倍,吸睛無數。無論是兩件億元作品在同一專場成交還是同一拍賣會兩件拍品總額超過4億的現象都堪比此前的“億元時代”,也讓市場在4年之后首次承認這的確不是一個缺錢的市場。
而同時釋放的信號似乎不僅僅是市場的不缺錢。
雖然近幾年身臨市場一線的專家一直在強調市場最缺的不是錢,而是可供大筆資金選擇的拍品,但億元時代制造的泡沫始終未能讓買家在近年一展身手,雖然偶有精品上拍,但多數以底價成交,甚至遭遇流拍。拍賣行以“要是這件作品放在2011年,一定是一件億元作品”來表達遺憾,卻依舊沒有買家正面買賬。
“腰斬”向來不是市場調整的目的,最大力度擠走泡沫才是市場需要的最終結果,因為什么時候擠走泡沫,什么時候市場才可能真正回調,可對市場什么時候“探底”卻沒有人有完全把握。即便數天前“預言帝”陳東升表示今年春拍或將是市場最低谷,可沒有人帶頭高估價購買精品,市場或許也會一直陷入一種“缺錢缺貨”的死循環。本場2件億元拍品的成交無疑是重振市場的“興奮劑”,嘉德書畫部負責人郭彤在拍后連連表示“這個成績完全超出預期”。連拍賣行都沒能預料到的結果是在明示“市場不缺錢”還是在暗示“市場已探底,缺錢,速來”?

張大千 《羲之換鵝圖》
張大千作品高價:市場緣分or回暖信號?
上個月香港拍賣中,幾件張大千的高成交價側面釋放張大千市場“小年”信號。嘉德本季拍賣也特別策劃“遠師古代·1949之前的張大千”專題,15件拍品總成交9137萬元,其中9件拍品超過最高估價成交,成交率高達80%,“羲之換鵝圖”,“陶圃松菊圖”,“茶花蝴蝶”和“持蓮仕女”成交價均超過千萬。人物題材作品悉數成交,僅3件山水作品未成功易手其中,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舊藏的張大千《羲之換鵝圖》以1955萬元成交,成為本專場成交價最高的作品。
郭彤在拍后對張大千在本季拍賣中的表現給予肯定,并認為“一個好的切入點可能把藝術家帶出一個波動的期間并且引領他的市場,使他重新回到一個好的階段。”而對于本季拍賣中張大千的突出表現,郭彤一方面認為可能出于一種緣分,使拍賣行在一季拍賣中碰到一批好的作品,但同時也未正面否定張大千作品市場回調已初現端倪的說法。但是,同作為市場“龍頭股”的齊白石,在大觀夜場中表現平淡,張大千作品高價拍出會是市場釋放的回暖信號還是只是一個個例?

金農 隸書《華山廟碑》 冊頁 (五十四開一○九頁)
書法高成交額成交率:持續走高or力推精品?
延續上季書法市場好成績,大觀書法部分依舊奪人眼球。僅有的兩件近現代書法作品:啟功的《行書論詩絕句》和弘一的《朱砂警言》分別以1782.5萬元和701.5萬元成交,均超過最高估價。
古代書法部分,王鐸作為上一季書法部分的“拍王”,本場共推出5件作品,雖然有2件作品遭遇流拍,但其“行書詩文稿”冊頁以1748萬元成交,緊跟個人拍賣紀錄,另兩件拍品“行書與傅伯濟詩和“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也均在千萬元左右高價成交,分別以1150萬元和897萬元成交額落入買家囊中。而作為本場的“拍王”金農,其“隸書《華山廟碑》冊頁”不僅奪得本場書法部分頭籌,還以4025萬元成交價打破個人世界拍賣紀錄。
此外,古代書畫中高端拍品逐漸獲得市場認可,本場3件估價千萬元作品成交額均達預期之外,再添吳門名士手柬和楊慎行書《禹碑考證》卷2件。其中,吳門名士手柬成交價超過最高估價4倍,以3737.5萬元易手,有石渠寶集著錄的楊慎行書《禹碑考證》卷也以2012.5萬元成交。不過此前備受關注的錢俶《草書手簡》在競價至9900萬元時遺憾流拍。
而首現作為畫家被認可的禹之鼎和朱耷的書法作品卻在本場遭遇流拍,坊間分析書法市場或將逐漸成熟,市場精品將更被認可。郭彤也在拍后表示,本場成交或許能看到未來的市場取向:市場無論怎么調整,精品永遠是市場追逐的對象,中高端的作品和其余作品的價格面臨的距離可能越來越大。
書法作品本季拍賣延續走高的趨勢似乎已經坐實,但是否同時釋放出市場精品才獲認可的信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