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想念毛主席》是黃胄的得意之作。畫中主人公新疆維吾爾族的“庫爾班·吐魯穆”大叔在當年可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典型人物。

廣東崇正2015年拍品《日夜想念毛主席》,是畫家黃胄畫贈當時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者
庫爾班大叔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從小就成了孤兒,童年是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的。成年后,為了擺脫被剝削、被奴役的生活,庫爾班帶著妻子逃到荒漠里,靠吃野果活下來。后來妻離子散,他孤身一人度過了17年貧困交加野人般的生活。新疆和平解放后,庫爾班大叔才知道,是毛澤東主席使他翻身解放,回到人間,過上了幸福生活,便執意要到北京去見恩人毛主席。
此事傳到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處,為了滿足老人的心愿,特批他隨國慶觀禮團乘飛機至北京。1958年6月28日下午,一生歷經坎坷的庫爾班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著名攝影師侯波拍下了這個珍貴的鏡頭。著名民族音樂家王洛賓根據“庫爾班大叔故事”創作了《日夜想念毛主席》,1959年,著名歌唱家克里木演唱這首歌獲得了全軍第二屆文藝匯演表演獎,并在當年的國慶招待會被邀請到人民大會堂演唱。此后,“庫爾班大叔”的形象傳遍全國,他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騎毛驢,抱哈密瓜上北京見毛主席的彩印連環畫、年畫也隨之進入千家萬戶,而《庫爾班大叔要去哪兒啊》、《日夜想念毛主席》等歌曲也被反復傳唱。

圖二 1958年,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接見庫爾班大叔(侯波攝)
黃胄創作的《日夜想念毛主席》自然也是那個紅色年代的經典之作。從目前查到的資料看,較早的圖式是庫爾班大叔牽著毛驢以手遮額向東方張望,最后確定的圖式則創作于1976年9月,為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唱著贊歌,迎著朝陽向東方走去。從1956年到1976年,經過20年時間來構思創作的作品,在黃胄的藝術生涯里,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經典之作了。

目前可見的此一題材,最早期的作品是牽著毛驢的 1

作于1976年1月的這幅《日夜想念毛主席》中,庫爾班從牽著毛驢騎到了毛驢上

《日夜想念毛主席》著錄于《黃胄作品集》第2卷P75
在鄭聞慧所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黃胄作品集》第2卷中,曾收錄一張《日夜想念毛主席》,鄭聞慧在圖版旁詳細注明了此畫的創作過程:“黃胄1956年參加中央慰問團到新疆,碰見了一位名叫庫爾班·吐魯木的維族老人,牽了一頭毛驢,滿馱著干糧和水,要尋找給他帶來幸福的大恩人毛主席,老人說:‘幾十年來我們欠巴依(有錢人)的債像頭發一樣多,我們像山陰面的雉雞,大氣不敢出,是毛主席解放了我們,還分得了土地。’所以他要去見毛主席,把這一切告訴他,鄉親鄰居告訴他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很遠很遠,是在太陽升起的地方。他知道朝著東邊太陽升起的方向走下去,一定能找到毛主席。這位老人太可愛了。他的行為也太感人了,他代表著新疆人民的心聲。黃胄由新疆回來就反復的畫這位典型人物,幾次改稿,于1976年9月9日完成,適逢毛澤東主席逝世,全國人民悲痛之極。趙樸初先生與1976年9月11日在畫上題辭:日夜想念毛主席,主席恩情比天地。冬不拉彈不盡苦難的回憶,熱滿特唱不完貧農的心意。邊疆各族兄和弟,日夜想念毛主席。黃胄作此畫,樸初為題記。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展圖諦視淚沾臆,把筆幾度不成字。庫爾班·吐魯木啊,咱們的心在一起。日夜想念毛主席。”
即將于6月舉槌的廣東崇正2015年春季拍賣會上出現的這件拍品,是黃胄畫贈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者,與《黃胄作品集》卷2中收錄的這件作于同一時期,畫中同樣有1976年9月11日趙樸老所題寫的自書詩,詩中專門提到:“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一個紅色時代的特殊節點所完成經典之作,其非凡意義自是不言而喻。
在此,也不能不提黃胄與谷牧知交莫逆的往事。谷牧深愛黃胄的才華,在文革特殊年代里兩人惺惺相惜、肝膽相照。1974年批“黑畫”事件中,黃胄、林風眠、陳大羽、黃永玉、李可染、李苦禪、鄭乃珖等人都受到沖擊。 谷牧參觀“黑畫展覽”后,曾向黃胄等畫家表示憂慮,他說“將在歷史上留下一頁荒唐的大笑話”……在那逆流橫行的時期,能如此向被批判的畫家交心,表現了谷牧的膽識,也使許多黃胄等人得到安慰和看到希望。文革結束后,谷牧也曾大力支持黃胄先生創辦的中國畫研究院以及炎黃藝術館,1993年9月28日,更將“九藤書屋”珍藏的《百梅圖》捐贈給開館兩周年的炎黃藝術館。《百梅圖》由”九藤書屋“耗時14年邀請各大藝術家創作而成,大部分作品是在“文革”時期應谷牧的邀請而創作的,實乃谷牧與藝術家們在特殊時期的友誼見證,彌足珍貴,送贈炎黃藝術館尤屬意義非凡。
廣東崇正2015年春季拍賣會
預展:2015年6月16-18日
拍賣:2015年6月18-19日
地點:廣州市東方賓館會展中心A/B/C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