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匡時2015春拍新聞發布會現場(從左到右依次為:陸宗潤、龔延明、虞云國、董國強)
北京匡時2015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即將拉開帷幕。5月12日,北京匡時在京召開2015年春拍新聞發布會。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宋史專家虞云國,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學教授、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龔延明,著名旅日書畫修復裝裱專家、漢和堂修復裝裱研究所所長陸宗潤、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副總經理謝曉冬等均出席了本次活動。
北京匡時副總經理謝曉冬首先介紹了本次春拍的概況,并重磅推出三件宋代書畫巨獻:《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司馬伋告身》和《呂祖謙告身》。宋代書畫傳世罕見,大部分已被博物館收藏,能在市場上流通的精品可謂鳳毛麟角,一旦出現便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三件宋代書畫均被北京市文物局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匡時春拍。

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
絹本手卷
39.5×192cm
出版:《嘉德二十年精品錄》古代書畫卷(一)P54-57,故宮出版社,2014年。
著錄:
1.《石渠寶笈初編》卷六,《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一冊P626,上海書店,1988年。
2.《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賞溥杰書畫目》第九頁,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1934年。

宋司馬伋告身
綾本手卷 乾道二年(1166)作
鑒藏印:林朗庵鑒藏印、朗庵秘玩、寶宋室、磊齋所藏題簽:宋司馬伋誥身卷。戊辰十二月,長樂黃葆鉞題簽。鈐印:藹農備注:1.林朗庵舊藏。2.黃葆鉞題簽。3.長尾甲題盒。
司馬伋(12世紀),又名司馬九,字季思,夏縣(今屬山西)人。為司馬光族曾孫。紹興八年(1138),受詔為右承務郎。紹興十五年(1145),為添差浙東安撫司干辦公事。紹興末年(1162),通判處州。乾道二年(1166),為建康總領。乾道六年(1170),以試工部尚書使金。淳熙四年(1177),為吏部侍郎。淳熙五年(1178),以中奉大夫徽猷閣待制知鎮江。淳熙六年(1179),升寶文閣待制,改知平江,不久奉祠。淳熙九年(1182),知泉州。淳熙十一年(1184)十二月,司馬伋任泉州知州時,曾請朱熹為司馬光《資治通鑒舉要歷》作序。

宋呂祖謙告身
綾本手卷 淳熙五年(1178)作
題簽:濯滄浪館主雅屬。己未十二月二十四玉庵題。
題跋:庚申三月葉恭綽敬觀,時客沈陽。鈐印:遐盦備注:葉恭綽題跋。
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原籍壽州(治今安徽鳳臺)。乾道六年(1170),任太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淳熙二年(1175)與朱熹、陸九齡、陸九淵等會講鵝湖寺,即歷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淳熙三年(1176),因李燾推薦,升任秘書省秘書郎。呂祖謙與朱熹、張栻過從甚密,時稱“東南三賢”。曾與朱熹一同講學于浙江浦江月泉書院,論學主“明理居敬”,認為“居敬有力,則其所窮者益精;窮理浸明,則其所居者亦有地”。祖謙反對空談陰陽性命之說,開創“婺學”,開“浙東學派”先河。呂祖謙極力主張抗金,恢復失土。撰有《東萊博議》、《皇朝文鑒》、《近思錄》、《左氏傳續說》、《東萊呂太史文集》等。
《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清宮舊藏, 《石渠寶笈》第六卷著錄,在南宋末年經何夢然收藏,1922年被溥儀以賞賜溥杰名義盜運出宮,后流往國外,顛沛七十余年后重回故土,甚為可貴。另外兩卷,宋《司馬伋告身》、《呂祖謙告身》,均為難得一見的書法珍寶。中國古代的告身,是官人任官授職的公文憑證。告身在唐宋時期最為流行,宋代之后逐漸銷聲匿跡。唐宋時期的告身書法,存世頗為稀少。到了元代,統治者“下令凡收藏宋告身者 , 悉投水火 ,有妄訐者 , 坐死”。所以這些前朝文物經此一劫,存世稀如星鳳,更加上時間世事的消磨,能夠流傳至今的宋代告身就更為稀有。此次春拍所呈現的《司馬伋告身》為林朗庵舊藏,司馬伋字季思,為司馬光家族曾孫。乾道二年(1166),為建康總領。呂祖謙為宋代名臣,與朱熹、張栻齊名,同被尊為“東南三賢”,“鼎立為世師”,是南宋時期最著名的理學大家。其告身書于淳熙五年(1178),時呂祖謙四十二歲。
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致辭:今年春拍我們有幸征得三件宋代書畫作品,文物局給我們的批復是:這三件作品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四獵騎》過去曾經出現過拍場,當時老一輩古代書畫鑒定專家們的意見就比較一致,宋代無疑。市場也給出過答案,在當時都是比較高的價格成交。這次再現拍賣場,我期待能有更好的表現。而兩件南宋告身,由于缺少可供比較的資料,過去幾乎沒有見過類似的作品,所以,在接到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的批復后,我們組織了宋史專家、書法研究專家和古代書畫修復專家共同參與的研討會,一方面請他們從多方面論證,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將珍貴的文物呈現給史學界,希望能對我們的歷史文化研究有所幫助。
文書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根據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研究,同世界其它地區相比起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點,就是發達的文官制度。“以文書治天下”是中國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西方社會直到近代才有了文官制度。文書的規制不僅能夠反映政治制度,更能反映出制度運行的具體流程。現存古代中央機構的文書非常少見,此次發現的兩件宋代著名官員的官告,書儀格式保存完好,對學術界、文化界研究探討宋代官制及其運行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第一手文獻。已經引起國內外宋史學界極大重視。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宋史專家虞云國說:南宋告身我這是第一次看到實物,研討會上鄧小南說上海博物館有一件南宋《王佐告身》,她也只是見過影印件。據我的了解,還有三件告身傳世,都藏在日本。呂祖謙是宋代著名理學家,他的這件告身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學價值;司馬伋是名人之后,從書法角度,藝術造詣也非常令人驚嘆。這兩份告身也印證了宋代書法的水平。它們的面世也與2011年出土的《徐謂禮告身謄寫本》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同時也為宋代官職和任命程序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學教授、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龔延明提出四點:第一,到目前為止,南宋官員的官告,這是首次對社會公布。我專門研究宋代官制,所以看到這個告身我很激動、很興奮。這兩件官告的面世可以說是拍賣公司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第二,它的價值對于研究“命詞”制度意義重大。第三,我研究官制,過去只是從文獻上了解官員任命的程序,今天看了原件解決了研究中的很多問題。第四,這卷告身可以證明浙江省武義縣出土的《徐謂禮文書》的價值,格式和規范完全相同,出土的雖然是個抄本,不是原件,也被定為一級文物,可以說和這兩件告身互為佐證。
古代書畫修復專家陸宗潤從呂祖謙告身上找出“文思院官制綾”暗紋,他從書畫修復的角度分析、闡釋了裝裱和修復對于作品顏色的影響,并結合綾、墨、印泥等材料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南宋《呂祖謙、司馬伋告身》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南宋《呂祖謙、司馬伋告身》學術研討會 出席嘉賓5月12日上午,匡時舉辦了“南宋呂祖謙、司馬伋告身學術研討會”。本次學術會議以匡時2015年春拍新發現的兩件告身為切入點,中國宋史學會、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十余家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聚焦探討兩宋變迀之際的職官制度、書風流變與人物歷史。與會專家對均對這兩卷告身給予肯定,一致同意北京市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的意見,大家根據各自的研究一致確認為宋代的珍貴文物。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古籍研究所龔延明教授對兩件告身的格式、簽發官員的官職和一些詳細情況對比文獻記載進行了深入的論證,他認為這兩件告身的面世對于研究宋代官職任命程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佐證了2011年出土并且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渭禮文書》的真實無疑。司馬伋告身中的“淮西江東軍馬錢糧制詞”,就是總領所,相當于現在的大軍區。司馬伋被任命為“總領”,相當于軍區后勤部部長。這個告身講到乾道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確定的時間很重要。今天這個告身可以證明《徐謂禮文書》的價值,反過來《徐謂禮文書》也證明了這兩個告身,這個意義是很大的。文物的作用就是相互印證。
北京大學歷史系鄧小南教授也提出司馬伋的告身和上海博物館藏的王佐告身的簽署方式是一樣的,都是“侍中闕”,“中書令闕”。任命司馬伋的告身是乾道二年八月,這一年正好是三月份,原來的宰相被免,12月份任命了新宰相,八月正好沒有宰相,這種細節哪怕是熟悉宋代政治史的人也很難發現,絕對沒法作偽。以前我們在一些文集上也能看到一些告身制詞,但是限于篇幅,都會把簽署的部分去掉,只留下“命詞”部分。現在看到告身原件,所有的簽署都按照順序一一在目,這部分對研究當時的制度和任命程序特別重要。
宋史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包偉民教授表示:我們來判斷這個文書是不是當時的文書,主要是看跟當時的制度是不是吻合。作為一個歷史研究的資料,告身上面署名的都是哪些人,現在除了個別兩個字難以辨識,基本上都能落實。這兩卷告身對于研究宋代的政治、制度、歷史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古籍研究所教授虞云國也表示:研究宋代歷史不如唐代歷史有很多的出土文物資料可以用來研究,相比之下,宋代涉及官場文書的文物太少。在看到圖片后,我花了幾天時間把相關的文獻進行了對照和研究,把告身中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考證,得出十分肯定的結論,這兩卷告身對于我們研究整個宋代官僚制度,尤其是官場運作的程序,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這是它最重要的史學價值。
書法家、書法理論家、中央美院教授邱振中說:“書法史屬于整個藝術史,藝術史說到底還是整個宏觀史學的分支,應該有更多的聯系。《司馬伋告身》、《呂祖謙告身》兩卷官家的任命文書太重要了,所以這里面可以引出很多問題,是書法史非常重要的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魚宏亮說:“今天的會議應該說是宋史學界一次盛會,拍賣公司找到這樣一件稀有的文物,并把它的原始信息和學術價值發掘出來,對我們學界是非常重要的。”
與會的著名書畫修復裝裱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陸宗潤先生也從書畫修復、綾子、墨和印泥的角度對兩件告身做了詳細的說明和分析。
北京匡時2015春季拍賣會
預展:2015年6月3日-6月5日
拍賣:2015年6月6日-6月7日
地點: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北京匡時2015春拍日程
6月6日 星期六
A廳
09:30 近現代及當代書畫專場
16:00 “良之齋”藏近現代書畫專場
19:30 澄道——近現代繪畫夜場
20:30 澄道——古代繪畫夜場
21:00 暢懷——歷代書法夜場
B廳
09:30 推陳出新——近現代及當代瓷專場
13:30 風華絕代——明清瓷器專場
14:30 斯文草堂——古董珍玩專場
15:30 全景:現當代藝術專場
6月7日 星期日
A廳
09:30 髯心翰墨——于右任書法專場
13:30 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
16:00 “三盛堂”藏書畫專場
17:30 古代書畫專場
B廳
09:30 神工妙造——古董珍玩專場
13:00 作意——佛教藝術專場
14:00 可以清心——紫砂及茶道具專場
15:30 方寸乾坤——國石篆刻專場
16:30 集古范世——歷代印譜專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