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時油畫雕塑部經過精心籌備,將于2015年春季拍賣為藏家呈現“現當代藝術”專場,數件稀缺、珍貴、精美,在美術史上擁有重要地位和極高藝術價值的精彩作品將重裝登場。其中踏浪彼岸:中國二十世紀早期油畫,古典傳承:學院與寫實經典,關鍵詞:中國當代藝術中堅,YCA+:中國青年藝術家,歷史暗涌:無名、星星、89大展,無界:多樣化的國際當代藝術,對焦:鏡頭中的當代全景以及萬象繪新:當代水墨等專題模塊都將有重要作品釋出。
隨著“西學東漸”新潮的涌動,中國油畫史上的先驅者們遠涉重洋,負笈歐美,探知藝術新學,成為對時代呼喚的最早回應,也從此開始了歷時百年光輝悲壯的藝術求索歷程。此次中國二十世紀早期油畫板塊將推出這一時期方君璧,周碧初、呂斯百、孫宗慰、王肇民,胡善馀,滑田友等前輩藝術大家的精彩之作。

方君璧 櫻花 1950年代 布面油畫 53.3×73.7cm 展覽:方君璧回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2015年 出版:《方君璧》,保利藝術博物館,2015年 附家屬證書 RMB 380,000-480,000
1924年,方君璧首次參加法國春季沙龍,成為第一位參加此沙龍的中國女性,被譽為“東方杰出的女畫家”。1950年代,方君璧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并游歷日本各地,因而誕生了一批佳作。《櫻花》即創作于這個時期,畫家選取了象征著日本文化的寺廟和櫻花作為描繪對象,古寺隱現于生意盎然的櫻花叢中,其背景平靜而柔美,昭示任時間的流逝。藝術家在寫實主義與印象主義相結合的基礎上,“為我所用”地加入了中國式的詩意與表現力,豐富了印象主義的內涵與外延。

周碧初 西山礦區 1975年 布面油畫 88×130cm 出版:1.《周碧初作品文獻集》,索卡國際藝術有限公司,1998年,封面及內文,第97頁 2.《嘉德二十年精品錄》(油畫·雕塑·裝置卷),故宮出版社,2014年,第80頁 RMB 1,500,000-1,800,000
周碧初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留學法國,受印象派影響,注重對景寫生,善于捕捉自然光景中瞬息萬變的感覺,作品中既有西畫情趣又有東方韻味,是中國早期油畫家探索西方藝術同中國精神相結合的范例。《西山礦區》創作于1975年,曾作為周碧初重要發表物《周碧初作品及文獻集》封面作品出版,從側面反映出了此畫極高的藝術價值。

呂斯百 蘭州梨樹 1952年 木板油畫 20×29.4cm 得自藝術家家屬 RMB 80,000-120,000
1950年,呂斯百只身去西北創辦西北師范大學藝術系,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到藝術實踐中。這件得自藝術家家屬的《蘭州梨樹》創作于1952年,即是這一時期的作品。樸實渾厚筆調描繪出的遠山、梨樹、人物,呈現金色的光輝,改變了過去那種“冷而靜”的小情小趣,在方寸之間描繪出一種高昂、宏偉的情調,是其田園風情作品系列的代表之作。此外,作品背面是反映藝術家創作此件作品思路的素描稿,使得此件作品更加珍貴。

胡善馀 西湖桃花 1976年 布面油畫 54×44.5cm 附臺灣索卡藝術中心保真證書 RMB 200,000-250,000
胡善馀經營色彩十分講究,《西湖桃花》中,紅色與藍色并置,是非常強烈的,注重人們對春天的直觀感受。將桃花的色彩塊面,輕松隨意的放置在畫面重要處。以柳條的翠綠為線,穿插其間。游人駕舟為點,嵌綴其間。營造了天水不分,遠山如黛的整體氛圍。

孫宗慰 夢藏人物冊(八開) 紙本彩墨 25.5×38cm×8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 伊藤清司舊藏 經藝術家家屬鑒定為真跡 RMB 50,000-100,000
久居偏遠西部的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對于內陸藝術家來說屬于極為新鮮、獨特的題材。不少藝術家紛紛選擇“西行寫生”,探尋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態,并用藝術語言加以再現。在中國畫家中,用油畫、國畫反映少數民族人民生活的先驅之一便是孫宗慰。此次呈現的孫宗慰八開《蒙藏人物》即為他最具代表性的蒙藏風情系列作品。

孫宗慰 北平蘋果 1943年 布面油畫 48×64cm 出版:1.《孫宗慰畫集》,雅逸藝術中心,2000年,第84-85頁 2.《孫宗慰百年繪畫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第107頁 RMB 380,000-58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