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長虹
1979年生于湖南湘陰,現居長沙。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油畫藝委會秘書長。
代表作品:
《透相系列》、《囚鳥系列》、《丑生系列》。
主要展覽:
2015年 當量——湖南油畫學會年展,力美術館(長沙)
2014年 第三屆木魚湖邀請展,湖南工程學院美術館(湘潭)
2014年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湖北省美術館(武漢)
2014年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湖南展區湖南省優秀美
術作品展,湖南省展覽館(長沙)
2014年 湖南油畫邀請展,鳳凰藝都美術館(無錫)
2014年 理想之光——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力美術館(長沙)
2013年 湖南油畫精品展,虹橋當代美術館(上海)
2013年 湖南省第一屆油畫人體藝術展,美廬美術館(長沙)
2012年 可見之詩——第二屆中國油畫寫生作品展覽,國子監油
畫藝術館(北京)
2011年 全國第四屆青年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1年 湘情閔意湖南-福建油畫聯展,中華兒女美術館(廈門)
2011年“湖南油畫作品提名展”,莞城美術館(東莞)
2010年 湖南第六屆油畫展獲“學術獎”,美廬美術館(長沙)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湖北省美術館(武漢)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湖南展區湖南省優秀美
術作品展銀獎,湖南省展覽館(長沙)
2007年《透相——熊長虹藝術作品展》,香海畫廊(上海)
2006年 回望與前瞻——湖南油畫集和展,湖南省博物館(
長沙)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汕頭市美術館(汕頭)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展——湖南展區湖南省優秀美術作品展覽銀獎,湖南省展覽館(長沙)
2003年 攜手新世紀——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北京)
2003年“駟馬杯”湖南省第五屆油畫展(長沙)
2003年 剩余者的掙扎——熊長虹藝術作品展(岳陽)
2002年 紀念毛澤東同志《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長沙)
2001年 熊長虹油畫作品展覽(岳陽)

丑生系列NO.33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丑生系列NO.34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作畫是貼近內心最大限度的自由表達
卓克:您從事油畫藝術的創作,但不像傳統的油畫那樣只依靠顏料的堆積,還不斷在繪畫材料與形式創新上進行藝術探索,使得您的作品具有一種別樣的美感,是什么吸引您進行這樣的藝術探索的?
熊長虹:如果說在我的學習與創作過程中有什么在吸引我去探索的話,那就是“效果”。是一種強烈的要創造的欲望在指引我去學習,實驗,探索,創作。創作中我從未覺得有哪次的作品就達到了自己所追求的效果。“畫畫的人”就是要用視覺效果自由言說。當詞匯少了,組詞造句受阻的時候,一定要拓展自己的視野,詞匯和手段。我也經常用單一的油畫顏料作畫,但是發現不夠,所以我會去追尋更多的可能。

丑生系列NO.35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丑生系列NO.36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卓克:您的《丑生系列》作品中,運用大面積的同色調構筑出一個相對封閉、狹小的空間,而畫中的主人公在這種空間中卻呈現出一種自由、興奮、夸張的狀態,看似矛盾的設置,您想表現的是怎樣的藝術心境?
熊長虹:《丑生系列》是個人角度思考與積累的選擇,應該說是有所指,有所隱喻的。往小里說丑生是一個角色,戲劇門類,往大里說,沒有人能逃出這樣一個概括,本人也難逃。太陽底下找陰影,對人物進行人性B面的分析。為了能透徹的剖析對象,所以構筑了一個單色、封閉,狹小的存在和發生的空間。空間與人物是有因果的聯系的,但同時又是復雜而矛盾的,人性也是這樣的復雜且矛盾的,這可能也是當下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狀態。
丑生系列NO.58 60cmx60cm 2014
丑生系列NO.59 60cmx60cm 2014
卓克:藝術家似乎天生就會進行敏感的思考、追問、剖析,然后通過畫布上的線條和顏色表現出來,您創作的很多人物畫,與其說形象不如說是虛化了肉體的靈魂形式的存在,在創作這類作品中,包含著您怎樣的藝術體驗和思考?
熊長虹:沒錯,我是一個敏感,愛追問,愛思考,喜歡剖析的畫家,這樣可能也會有健腦功效吧,畫畫不光是體力活。我的幾個系列都與人有關,《透相》《丑生》《囚鳥》,嚴格說體現的是人與社會的矛盾,似乎沒有人能脫離這種矛盾,生命結束都擺不脫的。我并不想假裝沒看見或忍著不感受,亦或麻木無知覺,這種矛盾的感受會單純的種在人物形象上。因為敏感所以更有感知力,跟著感覺走,感知并且剖析真實的內心、自我、社會。

透相系列NO.80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透相系列NO.81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卓克:油畫作為來自西方的藝術形式,置身于湖南文化沃土中,油畫藝術也在逐漸呈現出屬于湖湘文化特點的多元面貌,作為湖南的代表藝術家,將湖湘文化精神傳統自覺融入油畫藝術創作之中,促進油畫藝術有機地融入湖湘文化的創新與轉換,您有何心得體驗?
答:一方山水養一方人,那個地方都會有文化一說,如果說硬要有一個湖湘文化的說法,那也是長期以來各類,各行業湖南人所體現出來的特質共同融匯而成的,藝術家身上也會有所體現。湖南油畫在現代化進程和走向當代的過程中,很多有代表性的油畫家在不同階段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但這應該歸結為藝術家的知識份子氣質在起作用,是一種自覺。時代朝前走,也越來越多元,油畫家作為一類敏感的人在社會作用下有所感知,藝術形式呈現多元面貌其實也是相互成就的過程。容得下新生事物,并虛懷接納之,相互作用,類似于發動機原理,也是湖南油畫的原動力。不論多新,多么相互作用但仍然能理性的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每個湖南油畫家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要獨自前往的遠方。這可能就是我作為青年畫家的體驗吧!
卓克:藝術家在不同的時期他的創作方式和風格都會有所變化,那么在你的創作風格轉變歷程中,有怎樣的心靈或是創作經歷,使你的畫風出現變化呢?
熊長虹:藝術家會有風格上的變化,主要出于目的與追尋,有出于好賣的目的也有出于藝術創造的欲望與不滿足。我也有些變化,但主要出于后者,想最大限度的貼近自己的內心最大限度的自由表達。想畫什么便去畫什么,想怎樣表達便怎樣去畫,盡量直截了當,拒絕不痛不癢。
卓克:油畫藝術要發展不能缺少廣大民眾的參與和互動。因此,當代油畫需要通過什么方式更多地進入公眾視野,進而拉近油畫藝術與公眾之間的距離?
熊長虹:油畫藝術在整個社會構成中嚴格說還是小眾的,當然對畫家而言它可能生命,全部,也可能是手段。與影視明星,大事件相比就像一縷淡淡的煙,有也不奇,無也不怪,唯一有的是永存的作品。公眾的內心需求遠沒到非油畫不可的地步,所以畫家認清自己是很可貴的?,F在要進入公眾視野的途徑是很多的,也越來越多元,但是否真的進入公眾視野就不好說了,大多是進入了藝術相關人群的視野。還有待于與藝術無關人士的內心需求,也就是公眾自覺自發的想接觸油畫。出于這些,油畫對于公眾的普及與互動就顯得很重要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