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克倩倩
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于4月26日在長江當代美術館開展。作為國內首個影像雙年展,引發了重慶本地乃至全國多家媒體對影像藝術的充分關注。此次雙年展由中國知名當代攝影藝術家王慶松、法國阿爾勒攝影節元老Francois Hebel、西班牙著名策展人Alejando Castellote共同策展,匯集了全球36個國家、257位藝術家的上千件影像藝術作品。對此,部分媒體給出了很高的評價,甚至不惜使用“最”字來形容,如“最宏大”、“最專業”、“最純粹”等;還有的使用眾多“第一”來形容,如“中國第一個影像雙年展”、“中國第一個靜態影像與動態影像同場呈現的雙年展”、“重慶第一個雙年展”等等語句。
策展人王慶松自喻以“亂七八糟”的呈現形式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的調侃說法來定義此次展覽。這樣的策展理念也因此聚集了國內外大多數從事影像創作的專業人士與藝術屆人士的廣泛參與。一大批形式多樣、主題多元、品質上乘的影像藝術作品,參加了此次雙年展,可謂是國內外當代影像藝術的一次集中呈現。筆者仔細參觀展覽后,在眾多高水準的影像作品中藝術家傅文俊的觀念攝影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
傅文俊作為重慶籍的國際當代藝術家,其觀念攝影作品很早便為人所知,近些年來一直活躍在國際當代藝術展事活動中。在國際各大展覽中,傅文俊的作品往往受到極高評價。他的作品創作主線一直關注東西方歷史、文化和人文的脈絡與走向,對東西方文化對話與交流進行著深層次思考。此次傅文俊先生展出的三件2015年創作的觀念攝影作品《裙帶關系》、《漸行漸遠》和《神乎其神》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表現形式都與眾不同,獨樹一幟,與其他參展藝術家作品非常不一樣。

觀眾在雙年展現場觀看傅文俊作品

《神乎其神》 傅文俊 觀念攝影

《裙帶關系》 傅文俊 觀念攝影
《裙帶關系》以全新的、打破攝影傳統常規的呈現方式講述了傅文俊先生對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中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視覺傳達。畫面除了視覺美感之外,還散發出極強的吸引力:由前到后、由淺入深、逐漸地吸引著觀眾去仔細觀看圖像,探尋它背后的深意;東方傳統人物形象與西方經典雕塑虛實相應、自然和諧地共處于同一平面空間。讓人不由地嘆服藝術家知識儲備的豐富,對東西方文化的熟悉與游刃有余的對比運用,仿佛歷史已讓一切事物盡在不言中。

《漸行漸遠》 傅文俊 觀念攝影
另一幅非常引人入勝的作品那就是《漸行漸遠》了。與其他兩幅參展作品不盡相同,這幅更具抽象主義風格特征。畫面中的形象不再那么具體寫實,但模糊中依稀可分辨出些什么,給人巨大的想象空間。整體色調溫暖飽滿,有著油畫一般的厚重感,讓人不禁感嘆攝影作品也可以這樣創作。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傅文俊先生在攝影呈現方式和藝術語言表達上曾經的諸多探索和實驗,為觀念攝影注入的新能量,這是一種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全新的觀念攝影作品。迄今為止是筆者第一次看到以這樣的圖像呈現方式表現的觀念攝影作品。
隨后我認真地從網絡上了解傅文俊先生過往的藝術發展經歷,我讀到了近期意大利批評家塞爾瓦托 魯索對傅文俊先生這批觀念攝影作品所做的如下評論,我認為非常中肯,并深表贊同:
“傅文俊的藝術創作著實富有才華,他創造出一種新的觀念攝影,這種攝影并不局限于表現真實:在他的攝影作品中,那些無序的事物中又表現出了一種合理的有序感……與那些我們所熟知的繪畫表現形式不同,傅文俊作為先驅,表現了一種新的藝術,為藝術創作提出了新的方向。他堅持在這個方向上前進和探索,最后必將到達那應許之地;在那里,傅文俊就是新的國王。藝術史正在被重新書寫,它已在講述傅文俊觀念攝影的偉大新解。”(引用自東北新聞網http://xy.nen.com.cn/system/2015/02/05/015958700.shtml)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上傅文俊的三幅全新觀念攝影作品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參觀之后,通過電話我進一步到了解到傅文俊先生正在創作一系列此類觀念攝影作品,征得同意后特在此與大家分享幾幅新作,先睹為快。

《第一堂課》 傅文俊 觀念攝影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傅文俊 觀念攝影

《穹頂之下》 傅文俊 觀念攝影

《風一樣夢一樣》 傅文俊 觀念攝影

《解鎖》 傅文俊 觀念攝影

《人與人不同》 傅文俊 觀念攝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