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亞忠 萬山紅遍 100×100cm
1962年至1964年間,李可染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為主題創作了七幅紅色山水題材的作品,均被美術館和個人收藏。其中一幅《萬山紅遍》在保利2012春拍近現代書畫夜場中,以2.9325億元成交,刷新李可染個人拍賣紀錄,也成為拍場所見中國近現代書畫中第4件超過2億元的作品。
由此可見,紅色山水廣受藏家追捧,且眾多藝術大師,如錢松喦、傅抱石等都鐘情于紅色山水的創作,當然這種藝術現象有著當時特有的時代背景和政治需求,但“紅色”的廣泛應用,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紅色,是一種極為熱烈的暖色,因其特別的色相,近代以前,主要用于人物與花鳥題材,在勾勒、渲染、敷色之余,有映襯、烘托之功。到清末民初,若干畫家受西畫及民間繪畫的影響,在山水畫中紅色的使用上有所突破。新中國成立后,一批優秀的山水畫家,在紅色調的運用方面大膽嘗試,既應了表達時代精神的需要,又創造了一套有表現力的造型語言。

丁亞忠 千山紅樹萬山云 100×100cm
時至今日,紅色山水畫已經褪去了政治上的象征意義,單純回歸到色彩的范疇,可謂之“新紅色山水”。當代的山水畫家仍常使用紅色作為畫面主調,且更注重畫面構成和情緒的宣泄。在新紅色山水的探索中,丁亞忠是一位承上啟下的人物,他沿襲傳統,又自出新意。
丁亞忠成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對紅色山水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因此他在創作極具個人特色的潑墨山水畫的同時,又結合自身特色,對紅色山水進行了新的研究和詮釋,從而創作出了一批“新紅色山水”系列作品。紅色當然是畫面的主旋律,或以之點樹,或以之抹石,或以之勾山,或以之寫日,所施紅色濃濃淡淡隨意出之。與李可染一樣,丁亞忠喜好大面積使用紅色,樹木山石多以朱砂染就,色彩極其熱烈。但與之不同的是,丁亞忠施色更講究層次,濃淡層次的變化與畫面中山水云霧的遠近疏密十分契合。由于其紅色調的合理使用,使較為單純的色調變得極為豐富,畫面從而也豐滿起來。如丁亞忠近年創作的《萬山紅遍》、《江山葉紅絕勝春》、《千山紅樹萬山云》等作品,是他推陳出新的代表作,紅色在其畫面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丁亞忠 江山葉紅絕勝春
《江山葉紅絕勝春》是丁亞忠2015年的新作,整幅畫面構圖飽滿,用筆靈動與堅實相呼應,色彩濃艷與淡雅相配合,山石皆為紅色,尤以山頭的紅色最為鮮艷,似秋日楓林披覆,又像擊穿白云的山巒正在接受者朝陽的洗禮,一片火紅,大面積的紅色在山山水水中活了起來,動了起來,氣勢極為磅礴。體現了一派高大、遼闊、巍峨、宏偉等壯麗景象,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畫家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贊美。
丁亞忠多年來一直研習傳統,博采眾長,又將自身的特點結合進去,師古師造化,創新出南北之間超越傳統的畫風來,他的畫面既有北方山水的厚重,又不失南方山水的秀潤。名山大川在他的畫面中猶如活躍的火山,隨時會熔巖突奔,熾流橫溢,他把激情投入作品中,讓觀者感受到他每一個情感縫隙中,溢出的是對創作的熱愛、對自然的崇拜,讓觀者不由的心潮澎湃。正是如此,丁亞忠的新紅色山水作品在眾多山水畫作品中脫穎而出,并廣受藏家喜愛。

丁亞忠 山葉紅時絕勝春 96×60cm
“我每天的時間,有百分之六十是用于作品創作的,而且以后會更多。”熟悉丁亞忠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僅是因為登門求畫的人眾多,這更是他致敬藝術的一種方式。一個畫家,只有這樣無休止的探索、研究、尋找,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丁亞忠,祖籍張家港,現定居廣州,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F為世界收藏聯合會書畫委員會理事、世界華商(北京)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簽約畫家、國際藝術品收藏拍賣有限公司(香港)簽約畫家、中國華東國畫研究院院長。在中國當代書畫家排行榜中被推薦為中國當代最具升值潛質百位畫家之一,被百余家專業書畫機構及媒體機構評為2013-2014中國美術家年度人物。
擅長巨幅大畫,作品大氣磅礴、渾厚蒼潤,出版有《丁亞忠彩墨山水》、《丁亞忠畫選》、《當代中國畫名家丁亞忠》等。近年來作品多次在北京、香港各大拍賣公司拍賣,作品成交價屢創新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