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專場作品由“豐草堂”主人李雪菱友情提供,李雪菱系李研吾長孫女。李效樸,乳名小滸,李雪菱父親。秦菊芬系李雪菱生母。
李研吾先生(1916—1987)山東萊西人,原名李樹田。193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後,歷任上海市委黨校秘書長、上海市委紀委檢查處處長、上海市政府檢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政建設工委副書記、上海市委財貿部部長、市委常委、上海市紀檢紀籌備組主任等職。1978年調任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臨時紀委書記。1982年離休,任天津市書法協會名譽會長。李研吾先生為官正直,卓有聲譽,公暇亦雅好收藏書畫。時代雖異,而其對于藝術家的尊重愛護,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由衷熱愛,卻無異于古人。故而與眾多藝術家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相與切磋論藝,書畫酬和數十年之久。
李研吾先生生活的那個時代迥異今日,藝術家主要為政治和社會服務,極少受到利益的驅使和紛擾,而藝術作品亦尚無市場化。基于這種社會環境之下,更能體現出地方領導與藝術家之間交往的平等和真誠。這與古代以及當今似乎都有所不同。這種真摯交往的深厚情誼更多的體現在畫家所贈送的作品上。而本專場拍品——名震畫壇的五位藝術大師贈與李研吾先生及其家屬的精品更是此種交往的歷史見證和延續。其中有陸儼少、謝稚柳、陳佩秋、程十發、唐云各兩件,計十件佳作。陸儼少云水奔騰,山色壯美;謝稚柳山水清暉,花卉雅潔;陳佩秋妙造自然,醇和深厚;程十發別開生面,人物煥彩;唐云筆酣墨暢,生機勃發。幅幅件件造詣精深,皆為代表藝術家成就的精品力作。
“豐草堂”主為李研吾先生孫女,幼承雅訓,沿襲家風,而與書畫自有淵源。本專場中唐云所作《豐草圖》題跋,真實的道明其中原委:研吾、菊珍同志新生孫女雪菱,愛若掌上明珠。小滸、菊芬伉儷因其女於一九七九年一月卅一日,明春將及一周紀歲,年庚屬羊,乃作《豐草圖》,待其長大與之,以誌吾人三代交好,相處無間也,并為研吾、菊珍得孫女之慶。畫里風光,畫外故事。上海嘉禾通過本專場與您一同領略海上大師的風采,回味畫家與藏家昔日的情誼!
上海嘉禾2015春季拍賣會將于5月8日在浦西洲際酒店舉槌,5月6-7日預展。目前電子圖錄已全部上線,敬請關注公司網站、新浪微博“上海嘉禾拍賣”或搜索微信公共賬號“嘉禾拍賣”了解最新資訊。

唐云 紅梅報春
設色紙本 立軸 1975年作
出版:《唐云全集》第二集P424,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年4月。
說明:上款人為李研吾、方菊珍。方菊珍為李研吾夫人。
178×39cm 約6.2平尺
RMB: 80,000-120,000
賞析:此幅作品畫面構圖飽滿,大氣磅礴;虛實相生,疏密相用。一貫筆墨蒼古、凝煉老辣,雄渾奇崛,散發攝人心魄的力量。梅枝以力透紙背的筆法寫出,以濃淡區分前后層次,遒勁有力,顯示出一種鑄鐵般的效果。梅花直接以洋紅寫之,花瓣以沒骨法畫出,以一筆色度的深淺表現出花瓣的飽滿嬌嫩,花蕊則以墨筆點之。花蕊清勁細秀,花枝遒勁疏朗,率意散淡中透出深厚筆力。整幅以書法筆意將梅花的枝干與花瓣串聯起來,筆力雄勁,色彩鮮艷,尤其彰顯了梅花的一身傲骨,令觀者的精神也受到鼓舞,誠是唐云畫梅精品。

唐云 三羊開泰
設色紙本 鏡片 1980年作
96×44cm 約3.8平尺
RMB: 80,000-120,000
賞析:《三羊開泰》是唐云晚年佳作,畫中寫憨態可掬小羊一只,正閑庭信步俯首覓食。一陣春風拂過,地上片片青草好似在唱春的贊歌,右上掛一斜枝,清新中透出蒼老靈動的筆意,既有拙趣,又充滿了朝氣與生機。畫家用筆輕松準確,可謂成竹在胸,筆無妄下。
由題款可知,這幅作品作于1980年12月15日,是唐云為祝李研吾和方菊珍的孫女、李效樸和菊芬的女兒李雪菱周歲紀念而作,因雪菱生于1979年1月31日,生肖屬羊。作者作此圖時是別具匠心,畫春風中一只小羊閑庭信步,寓意吉祥,同時這也是作者和上款人一家三代友情篤厚的見證之一,可珍可寶。

程十髮(1921-2007) 洛浦之神
設色紙本 鏡片 丙辰 1976年作
說明:上款人李效樸為李雪菱父親。
出版:《程十髮書畫》之五歷史人物P72,西泠印社,1980年6月。
43.5×67.5cm 約2.6平尺
RMB: 120,000-180,000
賞析:程十髮此作《洛浦之神》,典故出自曹植《洛神賦》,畫面將“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的河洛之神宓妃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畫中洛浦之神神情專注,靈巧的十指捧著盛開的水仙,在微波粼粼的江面上,洛浦之神薄霧般的裙裾隨風飄曳,整幅畫面線條極為流動,饒有韻致,色彩柔和,在美妙的仙界氣氛中塑造了一個可親可愛而又美麗圣潔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畫洛神臉部所用的減筆、畫纖纖十指所用的勾勒,還是畫服飾的線條,都統一在完整的詩意形象中,觀者的心也仿佛隨著她一起飛到另一個單純天真的神話世界去了。

程十髮(1921-2007) 屈原橘頌圖
設色紙本 立軸
說明:李研吾上款。
95.5×67cm 約5.8平尺
RMB: 380,000-580,000
賞析:屈原是程十髮鐘愛的一個歷史人物,程十髮同時很喜歡屈原《九章》中的《橘頌》篇,這首詩不但寫出了橘子漂亮的外形,而且寫盡了橘子內在的美,這一切又都是屈原自身崇高情操的象征。
程十髮筆下屈原的形象是“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畫面中屈原佩著長劍,戴著高冠,眼神深邃,髭須飄拂,袍袖舒展,手執鮮橘,贊美橘子的優秀品質。身後則是他忠誠的女弟子嬋娟,雙手端著一盤鮮橘。整幅畫線條蒼勁、潑辣,特別是人物的髮髻和衫袖,筆筆都覺鋒芒畢露。在畫面上方,作者滿滿題了一首《橘頌》,書法龍蛇馳騁,渾然天成,使整幅作品統一在完美的詩畫意境中。

陳佩秋(1923- ) 菊竹雙清
設色紙本 鏡片 1978年作
說明:上款人李效樸為李雪菱父親。
54.5×132cm 約6.5平尺
RMB: 180,000-250,000
賞析:詩家有論曰“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又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私意以為,以此語論畫家的創作也極為妥帖。無論今古,惟有傾注了真感情的作品才足以打動觀者,而這種真感情則來源于畫家對自然物象的真眷戀、真關懷。陳佩秋正是以一種廣博兼愛的情懷去體察山川明晦、鳥語鶯啼。所以她筆下的諸多物象,如竹林幽鳥、蕉底棲鴨、山花爛漫、蘭若蝶影,無不呈現一股從畫家心間流淌而出的興旺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脫脫,呼之欲出!誠如稼軒所言“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正如這幅《菊竹雙清》,布局繁而不亂,朵朵菊花清晰可見,色彩醒目。遠遠望去,與莫奈的睡蓮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這一切自然也得力于陳老高超的技巧。所謂技巧,就是駕馭筆墨能力的“難”。這種技巧的錘煉,一則得自于長期寫生的探索,一則來自于傳統法度的浸淫。
陳佩秋對色彩的巧妙運用使得此幅繪畫作品富有靈動性。她并不以峰巒起伏、山勢變化來造成畫面的奇崛、險峻,而是以鋪陳之法,力求畫境的深邃厚重。再以傳統筆墨點線為骨骼,大膽采用西方點彩派與印象派用色之法,在色墨交融的極大對比之下,在色彩斑斕、光影迷離之間,為觀者洞開了一個新奇優雅,同時又靜謐深邃的審美境界,凸現出無窮的生機活力。

陳佩秋(1923- ) 富貴足食
設色紙本 鏡框 1978年作
說明:上款人秦菊芬為李雪菱生母。
54×132cm 約6.4平尺
RMB: 180,000-250,000
賞析:陳佩秋此作《富貴足食》氣韻超然,用筆蒼莽老辣,暢肆淋漓,率意自然。此畫還映射了其落墨之法,墨上加色,以水墨畫筆法為基礎,色彩依托于筆觸,借落墨之法將色彩融入水墨之中,以重墨加重色,臻于墨不礙色,色不礙墨,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色墨渾融境地,巨眼藏家可寶之。

謝稚柳(1910-1997) 黃山松云
設色紙本 鏡片 1978年作
說明:上款人李效樸為李雪菱父親。
54×132.5cm 約6.4平尺
RMB: 250,000-380,000

謝稚柳(1910-1997) 紅荷
設色紙本 鏡框 1978年作
說明:上款人秦菊芬為李雪菱生母。
54.5×132cm 約6.5平尺
RMB: 250,000-380,000
賞析: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此楨紅荷,稚柳先生以楊萬里詩意為之。以贈李效樸、菊芬夫婦六月六日新婚大喜之作。稚柳先生時年六十八歲是藝術創作之巔峰時期,筆力雄健,收放有致,章法嚴謹,疏密有度,重造型與筆墨通融,尚色彩與水墨天成,文質彬彬,氣息清新,生動自然,躍然紙上。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此作似有禪意,自古以來,畫家多以蓮荷以喻清白、高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此作紅荷採用小寫意工細手法,立體感極強與荷葉潑墨重彩形成鮮明對比,乃謝稚柳先生爐火純青之作。

陸儼少(1909-1993)唐人詩意圖
設色紙本鏡片1978年作
說明:上款人李效樸為李雪菱父親。
95×58cm 約5.0平尺
RMB: 500,000-800,000

陸儼少(1909-1993) 黃山煙云
設色紙本 鏡框 1978年作
說明:上款人秦菊芬為李雪菱生母。
55×132cm 約6.5平尺
RMB: 1,200,000-1,80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