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展海報

湯志義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省文聯、福建師范大學主辦的“歲月留金”湯志義大漆藝術展將于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15:00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范迪安任學術主持,將展出包括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的獲獎作品《鳳歸來》、中國美術館收藏畫作《香遠·紅蓮》等作品在內的湯志義精品力作70余件。通過這些作品,不僅能讓人全方位領略藝術家的個人風格及其藝術探索,更能從這些極具中國文化意味的意象中感受到大漆永恒的魅力。展覽持續至5月4日。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畫展現場

畫展現場
2014年10月24日,為了弘揚中國漆畫藝術,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系統展示湯志義近二十年來在漆畫藝術上的不凡歷程,第七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分會場活動《歲月留金——湯志義漆畫展》在廈門環島路3088號的當代集團復文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由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組委會、中國美協漆畫藝術委員會、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廈門當代復文集團、福建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承辦。文化部、省市領導及社會各界人士、新聞媒體等五百余人等出席開幕式。畫展開展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各大媒體紛紛跟蹤報道,參觀者絡繹不絕,展覽取得了圓滿成功,借助海峽兩岸文博會這一平臺使更多人了解湯志義的藝術成就,了解漆畫藝術的真正魅力及其在當代藝術中的獨特地位。

《藏龍》 2011年 208cm×240cm

《香遠·紅蓮2》120CM×90CM

潮汐2012年200X240.

《金色蓮蓮》200x180 湯志義 2007年
福建漆畫藝術在當代中國漆畫蓬勃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此次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的展出必將讓更多人對福建漆畫藝術有新的認識,讓更多人了解漆畫家湯志義的藝術成就,了解漆畫藝術在當代的發展,對推動中國漆畫藝術的繼承、傳播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當代復文集團預祝畫展取得圓滿成功!

《三坊七巷》

《墨荷》180X100

《歲月留金·一》145X283 湯志義 2011年
湯志義,1971年11月出生于福建云霄。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漆藝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在讀美術學博士。擔任第三屆全國漆畫展評委和第十二屆全國美展評委,連續五屆受聘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高研班專業導師。

《弦外》120X200 湯志義 2015年

《向日葵·三》150X75 湯志義 2014年

《維吾爾族少女》60X90 湯志義 2012年
湯志義是中國現代漆畫藝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藝術道路可謂灑滿鮮花,一路走來,風光無限。但他的從不滿足和銳意求新,令這些表面的風光有了因艱辛而愈顯深沉的底色。近二十年來,他在漆畫領域里深入地探求技與藝的永恒母題,不斷追尋他眼中的動人意象,創作手法時時變換,具象抽象游刃有余,一朵蓮蓬,一個女人,一條河流都閃現各自的性靈——而到最后,只剩下一種理念,在大漆幽深的色彩中強烈地涌動。在傳統漆畫藝術向當代藝術的轉換上獨辟蹊徑,闖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

《鳳歸來》200X200 湯志義 2014年 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獲得獲獎提名參加晉京展

《蔓延》 180X180 湯志義2013年
福建作為中國現代漆畫的重鎮,可謂英才輩出、影響廣泛,青年漆畫家湯志義的貢獻在于運用裝飾藝術的造型、油畫藝術的肌理、中國水墨畫的神韻,甚至西方印象派畫家對光與色的感覺,豐富了中國傳統漆畫的表現力;在熟練掌握大漆細膩、沉穆、溫厚、神秘的美感基礎上,開掘出了中國漆畫的新境界。他不懈的努力,用成績訴說自己的汗水:其漆畫《漁舟飄至》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現有兩件漆畫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已出版數部漆畫和油畫專著,作品還被福建博物院、福建美術館、湖北美術館、廈門美術館、德國總領事館、香港漢雅軒、上海外灘中心等重要機構收藏。
湯志義對藝術真摯的熱愛和長期的研究,使他對漆畫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狀態保持足夠的敏感和清醒的自我反省的能力。相對于其他畫種,漆畫更注重技術性和形式感,但湯志義不為之所拘,他按照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不斷突破漆藝傳統審美的藩籬,表現出了心中的自我??梢赃@么說,湯志義借助漆藝這種手法,揭示了世界的另一副格局,也完成著自己的心靈構造,在古典的自由境界映照下,現代人的個性意識被升華了,這使得他的作品綻放出異于他人的奪目光彩。
展覽的作品在形式感、創作理念上都有了新的面貌,題材內容涵蓋人物、風景、花鳥、靜物等多方面,兼顧具象、意象與抽象等形態,展現了“跨媒介”、“跨媒體”的多元化藝術風格,不僅體現了湯志義對漆的原本體材質的探索,畫面表現力與視覺張力也有了新的突破,給我們展現了一片漆畫藝術的新天地,為我們呈現大漆藝術的魅力以及其在當代藝術中的獨特地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