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作 林
“不管是翠綠色中泱映的涅白色的桐子花,還是那花開花落背后的風情;不管是陽光灑下樹影婆娑起舞的湖畔,還是一只小船盛滿鮮花從溪水中掠過,我都會在境隨心生中去拾回人生,在光景里成為詩意,成為哀嘆,成為歡歌,成為美麗的瞬間。”
黃作林是中國政府這兩年公派出國的一批學習藝術的留學生,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新時期”的唯一批留俄學習藝術的留學生。

《洱海之夏》 (布面油畫) 50x60CM

橘子紅了 (布面油畫) 50x60CM
去過俄羅斯留學的黃作林,更能用一個中國畫家的眼光,從東方異質文化的角度冷靜地去審視這一切。亦如他說,“我自己認為這次來俄羅斯學習繪畫藝術,主要的目的不是來訓練基本功的,更不是來原封不動地抄襲他們的藝術,而是來學習他們先進的科學的藝術思想,從他們的傳統藝術中解脫出來,觀察和分析當代俄羅斯繪畫的精神現狀,從中去獲取那部分有助于我們繪畫發展的營養部分,這才是我們重新定位和思考的問題”。
—— 林 木《用中國人的心靈感受世界──讀黃作林的留俄油畫》
回國后的黃作林一邊教學,一邊畫畫,在風景寫生中,確有可能見不到俄羅斯應有的痕跡,甚至我有意放棄光和色塑造,因為在他的畫里,的確是在經營自己的內心家園,沒有時髦的圖式和語景,沒有按照油畫程序施工,可以說更沒有純粹的油畫技法。

《古劍云霧》布面油畫 40x60CM

《李花芳菲》 120x120CM 黃作林
作為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現任院長黃作林教授,一直注重從平凡的小事入手,“在生活中觀照藝術的真諦”,是藝術家從傳統文化中悟出來的影響其一生的座右銘。

《天朗氣清》 50x60CM

《玉龍雪山下的農舍》 布面油畫 50x60CM

《潤物細無聲》 布面油畫 120x120CM
中國傳統的意象藝術在黃作林的眼中是某種精神境界的升華,在審美取向上追求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造型,特別強調自由情感的表達,在把握體悟自然的基礎上表達主觀對客觀的認識和感悟,傳達出藝術家的情感與理念。

黃作林 《夢里花落》 70x70cm
在看到《夢里花落》的第一眼時,便會想到秦觀《如夢令•春恨》的感慨:“樓外殘陽紅滿,春入柳條將半,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腸斷,腸斷,人共楚天俱遠。”在古人那里,我們能夠得到很多今天沒有的精神內容,當我們讀到古人那些超然的絕對句時,為什么可以產生共鳴?殘陽本身并不能說明什么,但此種那種超越物我的境界與夢里的花落卻有同工異曲之妙。徜徉在黃作林的繪畫作品中,我們似乎也達到了“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閑適境界。
黃 作 林
男,1963年出生重慶梁平。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際美術教育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歐美同學會留俄(蘇)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重慶留俄美術家同學會會長,重慶人口文化促進會副會長,重慶市高等學校藝術學科高評委,重慶市社會科學通訊評委,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重慶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沙坪壩區美術家協會主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