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軍超寫實油畫作品《小唐》


冷軍畫室一角

冷軍的油畫筆與玻璃調色板
坊間對冷軍如何創作出那么多超寫實的作品有著多種說法,有的說“他的畫筆只有一根毛,每一筆都細細地畫”,有的說“他拿著可以放大1000倍的放大鏡畫畫”,也有的說他畫畫從不被人干擾,甚至吃飯都是用繩子從樓上往下吊的。日前,記者走進了工作室,終于看清了一切。冷軍說:“其實沒那么神,我用的都是普通油畫布,普通的筆。超寫實油畫關鍵在色彩感知力與造型能力。”
我越來越舍不得賣我的作品
要留到日后自己的美術館用
在武漢合美術館的負一層展廳里,有兩張作品,總吸引著觀眾來回踱步地看,側著看,靠近看,退后看,觀眾似乎總在求證著某樣東西,但幾乎每個駐足觀看的觀眾到最后都得震驚得有些“失望”而去。廣州美院教授齊喆說:“即使視距只有30厘米,我的眼睛仍然會情不自禁地誤導大腦,以為畫中的造像不是畫出來的,而是一件觸手可及的裝置藝術。”這就是坊間流傳、被譽為中國當代超寫實油畫領軍人物冷軍創造的“視覺陷阱”。
這兩幅超寫實油畫《天光》和《小唐》是冷軍近年的新作,近段時間,正參加一個在合美術館展出,名為“切片——湖北當代藝術邀請展”的展覽。收藏周刊記者與冷軍暢談兩小時后,提出要觀看其超寫實油畫作品。冷軍回答:“目前只有那里能看到。”他似乎意識到了作品不在身邊的尷尬,最后強調:“我越來越舍不得賣我的作品。要留到日后自己的美術館用。”
從最初的《大柿子》等靜物創作,到1999年的《五角星》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金獎,冷軍成為了當代最受矚目的油畫家之一。2010年一幅超寫實作品《小羅》拍出3136萬元成交價,更是刷新其個人拍賣紀錄。
“沒那么神,我用的都是普通油畫布,普通的筆”
武漢洞庭街一棟紅色的歐式建筑里,100年前,這里是李凡洛夫公館,而現在,則是冷軍的工作室。20年來,每逢春節,他都會以寫生會友的方式,與郭潤文、朱曉果等油畫家一同在這里度過,今年也不例外。在收藏周刊記者到達時,他們正各自忙著對一個著裝女孩進行寫生,歐式的室內設計,女孩著裝也參照十八九世紀歐洲貴族女孩的形象打扮了一番,走在里面,儼然感覺回到了那個時候歐洲畫家的沙龍場景。
木地板總在提醒著人們的走動,嗝咯嗝咯的聲音成為了畫室里另一種配樂。前來探訪的人們絡繹不絕,有藏家,有媒體記者,也有朋友。但如此熱鬧的氣氛絲毫打擾不了現場的畫家,冷軍戴著鴨舌帽與900度超高度數的近視眼鏡,不時用筆測量著描繪對象的比例,一筆筆地塑造著畫布里的空間。從他寫生作品中準確的造型與恰如其分的顏色調配,似乎是對外界流傳他用投影儀造型的說法最好的回應。
坊間對冷軍如何創作出如此超寫實的作品有著多種說法,有的說“他的畫筆只有一根毛,每一筆都細細地畫”,有的說“他拿著可以放大1000倍的放大鏡畫畫”,也有的說他畫畫從不被人干擾,甚至吃飯都是用繩子從樓上往下吊的……冷軍聽到這些來自外界的描述,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沒那么神,我用的都是普通油畫布,普通的筆。”冷軍一邊畫一邊說,但他的調色板則確實“與別不同”,用的是玻璃,說是容易清潔。只要畫完一部分,他就會把調色板清理干凈,再重新調色畫另一部分。他的動作、節奏甚至狀態似乎跟畫面利索、肯定的筆觸有著密切的呼應。
我也并非科班出身,我讀的是體育藝術系
有人這樣評價冷軍——“他是中國油畫界的異數——并非八大美院的名門出身,也不居住在北京這個文化中心……但他卻用超寫實的畫風,引來了國內藝術家的注目。”
冷軍對這樣的評價從不介懷,在接受收藏周刊記者采訪時,他更是大方地表示:“我也并非科班出身,我讀的是體育藝術系。”打小沒有接受過正規美術教育的他,當年是靠著臨摹連環畫和電影院海報打下來的基礎,才走進了美術殿堂。
即使是這樣熱愛美術,當年的冷軍并沒有得到理科出身父親的支持。直到冷軍擱下畫筆多年,參加高考失敗后,為了能考上大學,他才重拾畫筆,進入了武漢師大漢口分院體育藝術系。
簡介
冷軍,油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1963年生于四川。曾任武漢畫院院長,現為湖北省美協副主席、武漢市美協主席、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油畫藝委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語錄
沒有任何一個畫種能夠像油畫這樣完美地表現色彩!
“我是按照感覺去畫畫”
看著冷軍寫生,不由得讓收藏周刊記者目瞪口呆,他調配的顏色總是那么到位,而且每個物象的形狀并不需要提前起稿,直接用色塊互相交接而就。他說:“打草稿是按照步驟去畫畫,我是按照感覺去畫畫。”他強調畫畫最重要的是感知力,“一個是造型能力,一個就是感知能力,很多人顏色畫不準是因為他們吸收的顏色都是雜亂無章的,缺乏敏銳的感知力。但我對色彩的感知力絕對是后天的。”
冷軍在讀書時期,造型能力已經是同學中的佼佼者,然而,色彩卻一直并不被認可,“經常被同學說我畫的只是素描,沒有色彩。”冷軍當時很懊惱,什么才算色彩這個問題一直纏繞著他,直到某一天上班,“我搭車正在過長江的時候,看江的遠處,突然之間,怎么會這么多色彩?瞬間發現顏色不一樣,色彩非常豐富。這我才發現,印象派的顏色根本就不是他們夸張出來的,他們是寫實的,這就是事實。”
名家點評
冷軍的作品之所以得到如此高度的認同,主要也是基于他的純形式語言的境界,而不是他深入地描繪了自然。而他后來的一些相對書寫的作品更能夠印證他處理自然與形式的精良能力,場景寫生的那一部分作品尤其是,因為這一部分作品與超寫實在表象上有所不同,在語言方式上強化了色彩、肌理等純形式的部分。
——中國油畫院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常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