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初的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旋風剛剛散去,蘇富比、嘉德、保利的春拍又幾乎在同一時間亮相。4月4日晚,大體平穩、偶有亮色的香港春拍季,平靜突然被打破,赫然成為被熱議的話題:當日,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過程中,藝術新聞網站雅昌網發布了這場拍賣的新聞,報道了“70后”藝術家賈藹力的《早安,世界》 的拍賣成交結果:1100萬港元(合人民幣約7400萬元)。這則新聞以及這項拍賣記錄之所以成為被廣泛關注的話題,是因為雅昌網顯示的發稿時間比作品拍賣時間提前了35分鐘。這一“未卜先知”的蹊蹺事,挑動了市場參與者的敏感神經。
“提前發布”的成交新聞
事情源于藏家劉鋼4月5日凌晨在“朋友圈”發出的一條言論,他質疑此次拍賣系“做局”,而雅昌網亦參與其中。原文如下。
“昨夜在蘇富比拍賣現場遇到一件極其滑稽的事情。東南亞板塊開拍后,我離開拍賣現場到休息廳喝茶。茶還沒喝兩口,就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他在電話中感嘆地說‘賈藹力又拍了1100萬!’我以為輪到中國當代板塊輪,趕緊起身往拍賣現場跑去。可是,到那一看,東南亞板塊還沒拍完呢!我打電話給朋友:‘兄弟,你是不是喝多了!賈藹力的那件作品還沒有上拍呢!’朋友解釋說:‘不是我編的,是雅昌網報道的!’緊接著,他將報道的網頁鏈接發微信給我。我仔細一看,果真如此,此消息上網的時間是19:20。我對朋友說:‘我把手機的擴音打開,咱倆一起看看,賈藹力的作品是不是真的1100萬落槌。’過了半個小時,賈藹力作品上拍,正如報道所言,落槌價為1100萬。我看了一眼手表,時間為20:05分。我又看了一下‘胡湖現場微信報道’,他報道的時間是20:06分。我對朋友說:‘兄弟,你幫辦兩件事。第一,查一下北京與香港之間到底有沒有時間差。第二,太陽是不是從西邊升起。’朋友問:‘太陽從西邊升起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說:‘北京比香港早了40多分鐘,這不是意味著,太陽從西邊出來嗎!’”
向來藝術圈中關于做局、假拍的傳聞就不少,此事一出,無疑被很多人認為是抓住了鐵證。于是,劉鋼的言論在社交網絡上被廣泛轉發,并有“藝術戰爭”等微信公眾號對此事作出了評論。
事情若果真如劉鋼所言,那么此作可以斷定為“假拍”無疑。而相關媒體更是有失公信,成為合謀者。
4月5日凌晨,當事方之一雅昌網對此事做了解釋,大意為:網站編輯為了現場報道能夠第一時間發布,事先做好了資料梳理工作和編輯預案,只等成交價公布,填上數字即可發表。而網頁上顯示的時間為資料上傳的時間,并非發稿時間。之后,雅昌又做了更為全面的解釋,并發布了后臺的數據截圖。
同時,蘇富比也發表聲明,表示:“劉鋼在2015年4月5日于微信朋友圈就蘇富比2015春拍晚間拍賣賈藹力《早安,世界》成交結果發放的有關文章,以及同日“藝術戰爭”微信號的有關文章,內容均完全失實及構成誹謗,并造成嚴重誤導。雅昌藝術網亦已就此事作出澄清及致歉。蘇富比就此對上述文章的作者及其他任何就此事件作出不實或誹謗性文章及言論的人仕保留所有法律追究權利。”
第一財經就此事試圖采訪劉鋼,電話接通后,他表示正在開會,不便接受采訪。記者接下來發短信給劉鋼,再次表示希望就賈藹力拍品事件進行采訪,但至截稿時他仍未回復記者。
做局?攪局?
第一財經記者就此事詢問了雅昌網采訪蘇富比當代藝術夜拍的記者。她給第一財經發來4月4日下午后臺編輯向前方記者發來的郵件,其中詳細梳理了幾位藝術家的資料,比如吳冠中、白發一雄、劉小東、趙無極等,所涉及的作品皆為那次拍賣中頗受關注且估價較高的作品,賈藹力的《早安,世界》亦包括在內。與此同時,她還發送了拍賣過程中她與編輯用手機交流拍場現場情況的具體內容,包括價格如何一步步往上走,以及報告成交價格的視頻截圖。編輯與記者的交流以一句“快發”做了結尾。之后便有了這篇被稱之為“烏龍稿”的《香港蘇富比2015春拍:賈藹力〈早安,世界〉1100萬港元落槌,刷新個人拍賣紀錄》。截圖中顯示的時間為8點04分,亦即《早安,世界》拍賣正在進行的時間。
這些信息,結合雅昌網公布的后臺數據,可以作為網站并未如劉鋼所言“提前”發稿的證據。
但另一方面,“做局”是否存在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如何讓此事進一步明晰,需要了解那位以電話委托形式拍下作品的藏家的情況。蘇富比只是稱作者為“亞洲藏家”,并向第一財經表示:拍賣行對此事的回應僅限于申明中的內容,并且因各部門主管正忙于接下去的拍賣,無暇接受更進一步的采訪。
當時,將《早安,世界》舉牌到1000萬的是即將建立個人美術館的藏家朱彤,這一報價與最終的買家僅是“一口”之差。他也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評論,說自己因為要籌建美術館而希望買下賈藹力這件重要的作品,同時也為最終放棄競拍頗感后悔。并認為關于此事的諸多負面推測是“傷害了真正(想)買這件作品的那些熱愛當代藝術的藏家和機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