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拍賣現場
2015年4月5日14時,香港蘇富比2015春拍“當代亞洲藝術”拍賣專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舉槌。本次日場拍賣共上拍了103位藝術家的200件拍品,歷經四個半小時的激烈角逐,拍件成交率為79.5%,最終總成交額為82.608.750港元。其中,曾梵志2005年作品《肖像》以488萬港元拔得頭籌,韓國藝術家鄭相和作品《無題91-8-26》以464萬港元位居第二,70后藝術家劉韡2007年作品《紫氣系列》以368萬港元排在第三位。
TOP1

曾梵志《肖像》180x150cm 油畫畫布 2005年作
來源:美國私人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4月6日,拍品編號659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曾梵志所創作的《面具》系列對中國當代藝術界造成巨大的影響,但他自千禧年便已邁向新的領域、開拓新的技巧,逐步“卸下”人物的面具,讓他們露面。此次拍賣的《肖像》繪于二〇〇五年,是他風格轉型的最佳見證。畫中的人物目不轉睛地望著觀眾;眼神雖然專注,身體語言卻是相反的,臉上掛著一副令人看不透的表情,近乎困惑和冷漠。曾梵志曾說道:“我畫的人物是一面鏡子,是內在自我的反映,投射自身對事物的感受。” 曾梵志所創作的《面具》系列對中國當代藝術界造成巨大的影響,但他自千禧年便已邁向新的領域、開拓新的技巧,逐步“卸下”人物的面具,讓他們露面。此次拍賣的《肖像》繪于二〇〇五年,是他風格轉型的最佳見證。畫中的人物目不轉睛地望著觀眾;眼神雖然專注,身體語言卻是相反的,臉上掛著一副令人看不透的表情,近乎困惑和冷漠。曾梵志曾說道:“我畫的人物是一面鏡子,是內在自我的反映,投射自身對事物的感受。”
TOP2

鄭相和《無題91-8-26》壓克力畫布 畫框
來源:私人收藏
首爾,首爾拍賣,2009年9月15日,拍品編號55
亞洲私人收藏
作為韓國當代藝術史上先驅性的代表人物,鄭相和的《無題91-8-26》,畫面被分割成無數的小塊每個不規則的方形相互交集,邊界雖不整齊劃一,但是筆跡分明,看得出畫家在使用精進的方法,將強迫癥化為一種日常的勞作,沒有焦慮和不安,反而呈現某種靜寂的安然,是那種快到六十歲人,用寬容的視角回望人生,退了火氣,更消融了時間。
TOP3

劉韡《紫氣系列》油畫畫布 160 x 270cm
2007年作
來源: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
“中國古代說,你看一個地方有紫氣,就是灰蒙蒙的樣子,實際上是生機勃勃的意思。存在很多問題,但也是有活力的。”《紫氣系列》是劉韡作品系統中最受歡迎的繪畫系列,簡潔平面化的圖像,讓人感受到城市的動感,有序而充滿生機。展現了藝術家對色彩關系、結構邏輯梳理的掌控力。作品也在置疑在我們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城市與自然,人性的關系。

競拍草間彌生作品
日韓藝術家作品表現強勁 引藏家激烈角逐
值得一提的是,本專場日韓藝術家作品表現強勁,引起了各界藏家的激烈角逐。從2011年,在受到金融危機沖擊下的日韓當代藝術市場開始變得封閉,近兩年,又逐漸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本場中,鄭相和的組品《無題91-8-26》以90萬港元起拍,經過幾輪角逐之后,有藏家從150萬港幣直接從下一口喊到300萬港幣;7位日本青年藝術家安田悠、笠井麻衣子、小澤沙加耶、蓮輪友子、小西紀行、樫木知子、塩保朋子的作品全部成交,其中蓮輪友子的作品《超級英雄》估價3.5萬-5.5萬港元,最終以37.5萬港元成交,是最高估價的近7倍;草間彌生上拍的12件作品也悉數成交。整體91%的成交率也為日韓藝術家在國際市場的拓展有了很好的鋪墊。
影像版塊表現平平 市場有待開拓
近年,蘇富比對影像一直飽有關注度,繼去年春拍呈獻一系列重要當代中國攝影及錄像作品之后,今年“重要當代中國攝影及錄像作品”版塊繼續完整呈現當代中國攝影由行為記錄到概念攝影的發展,從90年代開始重新發掘當代中國攝影史,見證中國這20年來的社會變化。呈現了中國早期當代錄像及攝影作品,涵蓋邱志杰、汪建偉、楊福東、徐坦、馮夢波及陳劭雄等重要藝術家之作,34件上拍作品成交29件,成交率85%,總金額達3.036.250港元。所成交拍品成交價大都在估價范圍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