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曉:1960年生于南京,1978年考入江蘇省國畫院,1983年畢業并留院工作,1988年赴日本留學,先后在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和千葉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1991年回國,在江蘇省國畫院任人物畫研究所所長,藝術委員會委員,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藝術高級職稱評委,南京師范大學客坐教授,被省委宣傳部評委”五個一批“工程優秀人才。
藝術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藝術
文/蘇童
石曉性情溫和,為人低調,平時他深居簡出,只喜歡呆在自己的畫室內,可以說是一位“宅男”。他喜歡安靜,就如他畫面表現出的從容自得、清逸寧靜。“我一直認為,藝術就是要表達你自己的感想、你的日常生活、你的意趣夢想,包括你平時所有的喜怒哀樂,這些都是能在你的畫面里感受到的。其實在我看來,繪畫是很個人的東西,甚至是有點隱私的東西?,F在,我們講要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但我們總是在向外看,我覺得觀察應該是向內觀察。真實的藝術不是你眼睛看到的東西,它是你的內心、你個人的東西。”
在石曉看來,畫畫的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表達自己性格的東西。“技巧這個東西每個人只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都能擁有。技巧和表達是相輔相成的,你的技巧好,表達的東西也就很完美。但很多東西在我看來,它是單純技巧性的、沒有心靈的,也就是那種情緒的東西,它沒有表達出來。我一直在努力追求表達心靈的東西,就是人家一看到作品,就能看出你這個人的靈魂。”
現為江蘇省國畫院人物畫研究所所長的石曉,是改革開放后江蘇省國畫院招收的第一期學員班學員。“我18歲就進了國畫院,徐樂樂、常進、胡寧娜都是和我同一批的學員。我們到畫院第二年就去敦煌寫生了一個月,那時候的敦煌和現在可不一樣。當時,敦煌所有的洞都開著,我們可以在里面隨便畫。國畫院的學習都是從傳統入手的,那時我就畫了一批《高仕系列》的作品,比較偏寫實。后來也畫過其他系列,但現在一直堅持畫的是《室內系列》。”
石曉的《室內系列》作品,早已在畫壇名聲鵲起。畫面主要以花和女人為主,他筆下的女人大多含蓄優雅,如同夢境一般,呈現出最輕松、最純粹的狀態。“有人曾說我畫的女人不夠性感,其實我就是在盡量隱去這種東西,我不想通過女人表現出性感。在我的繪畫里,我是把女人作為中性的東西去表達,就如一盆花或一個景物。我實際上是想通過這些媒介去表達一種優雅、一種寧靜的氣氛,我覺得這樣的形式更能表達我的心境。包括后來畫的《秋風系列》和《浴女系列》,雖然表現內容不一樣,但主線還是一樣的,就是要表現一種美好、安逸、溫馨、優雅的情趣,這也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種情緒。”
石曉的繪畫中有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種“筆與墨會,是謂氤氳”。在他的繪畫中很少能看到濃墨與線條,同時他又參考了日本浮世繪與西方的古典主義情趣,創造出一種亦中亦外的“新水墨”。“我的畫你說傳統也不傳統,你說現代也不現代,我從不用線條。我國古代講線條,一波三折,但在我的畫中是沒有這種東西的,我盡量把它都隱去了,我想讓人看到的是一種氣氛。其實在我看來,叫什么名字無所謂,‘新’和‘舊’就是一種手段問題。你只要知道自己要表達什么,然后不管是傳統還是新水墨,只要表達出你自己內心的東西、你最本質的東西就可以了。藝術是多元的,你還是要找到你自己。”
而對于創新,石曉認為所謂的創新,就是為了尋找一種更好的方法,使題材的含義能夠更加貼近心靈。“我們現在天天都在講創新,其實哪有那么多東西能讓你每天都去創新,好的東西不一定就非得是創新出來的。如果只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到最后就會很虛。其實寫實也好、抽象也好,所有的這些東西都無關緊要。我覺得創新只是找一種更好的方法,最后還是要表現出你的心靈。
展出作品欣賞:

《室內》90X 68cm紙本水墨2014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