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歷史中書法的生成及發展,有一條明確的主線,這就是它生長于傳統文人之中,依靠傳統學問來滋養。所謂國學或者說傳統學問,造就了中國傳統文人獨特的精神氣象及人格魅力。傳統的學術成果和學術思想,是探知中國人文精神的通衢,書法恰恰是在這些學問的蘊含之中,才滋長出那份雋永蘊藉的內涵,擁有了那份“高尚意趣”的“文人氣”。
文人書法其要素在于學人的人格理想、學識積淀、才華稟賦、精神境界的綜合與升華。民國時期的一流學人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胡適、辜鴻銘、周作人、郁達夫等舉畢生心力沉潛為學,養就了書法之中那一重“文人之性質”、“文人之趣味”,以及書法之外那一重“文人之感想”的可貴品質。迎春拍之際特推出“舊時明月:二十世紀文人墨跡專題”,以期步踵前賢,勉力躬行。

15迎春0933康有為(1858-1927) 行書五言詩 絹本鏡心D:25cm

15迎春1549康有為(1858-1927) 行書七言詩卷 紙本手卷 1921年作31×301cm


15迎春0565胡適(1891-1962) 致周作人信札一通 紙本鏡心22×7.5cm備注:附實寄信封。
胡適與周作人的交誼,始于“五·四”運動,終于“七·七”事變。在此期間,兩人詩文往還,留下許多詩篇。1937年“七七事變”后,北京大學撤離北平,周作人沒有同行,成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七月八日,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的胡適離開北平,隨后被聘為國民政府“國防參政會”參議員。當年九月至十二月就去了美國,作非正式的外交工作。至此,胡、周二人天海兩隔,通訊中斷。1939年元旦,“抗日鋤奸團”的刺殺行動使周作人險些喪命。1月12日,周作人接受汪偽勢力控制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職務聘書,這是所謂其“偽職”生涯的開端。他寫了兩首頗能體現遇刺后的心境打油詩和他遇刺后硬硬朗朗地站在八道灣居所前拍攝的照片,一并寄給了胡適。這封信是寄到華盛頓的中國使館,轉交“胡安定”先生。因為誰也不認識這位“胡安定”,都先后被丟在了一邊,無從投遞。直到1939年12月13日,中國駐美大使胡適在美國各地巡回演講之后,再次回到華盛頓大使館,才收到華美協進社孟治先生轉來的周作人兩次寄來的詩和照片。為此,胡適又寫了一首《無人認得胡安定》感懷,詩云:兩張照片詩三首,今日開封一惘然。無人認得胡安定,扔在空箱過一年。這通信后來也輾轉寄到了周作人手中,擱在周氏舊篋中,恍恍二十余年過去。直到香港友人鮑耀明提及胡適逝世,他才又將這一頁小詩清理出來,睹物思人一番之后,索性又轉贈給了鮑氏。他特別在信箋空白處加注“胡適之君詩”,再鈐上一枚“豈明經手”的印章,以示鄭重說明。這首小詩,即是胡、周二人最后的詩文酬唱。此封胡、周二人的最后通信或可作為舊日情誼的剪影,亦可作他們在時代生存境遇中的一冊存照。

15迎春0580周作人(1885-1967) 行書陶詩 紙本鏡心64×28cm

15迎春0932辜鴻銘(1857-1928) 行書“虛靜” 紙本立軸42×17cm
辜鴻銘所書“虛靜”二字源出于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為:“致虛極,守靜篤。”辜鴻銘學貫中西,對中西文化均有深刻的理解,他是東方文化的捍衛者,同時也是西方文化的傳播者。在辜鴻銘看來,中國古人所提出的“虛靜”的概念,正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華之一。

15迎春0549郁達夫(1896-1945) 行書七言聯 紙本鏡心1931年作161×32cm×2
文人書法中,郁達夫的字大概是最具個人色彩的。借用柯文輝的話說“郁達夫是一個才氣縱橫的人,他對社會黑暗的揭露和自我解剖的勇氣都曾經搖撼過讀者的心靈,這就注定了他的作品以及書法不會拘于常格。郁達夫書法的結體,很像他文學作品的結構,即在小說中滲透著散文之美,在散文中散發著濃厚的書卷香味,以及清遠悠遠的詩人氣質。”此幅對聯,用筆自然,結構隨意,氣息文雅,有獨特的個性,文人書法清秀飄逸,不斤斤計較于筆墨點畫,從外形上看,其書取勢欹側、造型瘦削,著墨雖不厚重,但線條卻頗為勁挺、剛毅,如錐劃沙。這一點其實和他的性格最為契合。郁達夫的舊詩創作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相當地位,深得同人的贊賞。劉大杰曾稱,五四以來舊體詩寫得最好的,當推魯迅和郁達夫。同樣這個問題,有人問知堂老人,知堂則答是“郁達夫和沈尹默”。由此看來,郁達夫的舊詩,在當時那班文人中如果不是第一、也應是第二了。

15迎春0724溥儒(1896-1963) 行書“黃鶴” 紙本鏡心51×31cm


15迎春1650于右任、溥儒 行書王灣詩、行書自作回文詩 紙本鏡心84×24cm;70×23cm

15迎春0581 袁克文 (1889-1931) 楷書西苑雜詩 紙本鏡心28.5×54cm
備注:沈秋雄題裱邊。沈秋雄(b.1941),字伯時,臺灣省臺中縣人,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任師大國文系副教授。、作者簡介:袁克文(1889- 1931),字豹岑,號寒云,河南項城人,袁世凱次子。工書法,精鑒賞,民國年間,袁克文、張學良、張伯駒、溥侗人稱“四大公子”。
北京匡時2015迎春拍賣會
預展:3月28-29日
拍賣:3月30-31日
地點:北京好苑建國酒店(建國門內大街17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