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畫家黃永玉帶著畫筆,沿著巴黎塞納河畔一路行走到翡冷翠,完成了他兩次豐盛的藝術旅程,此間感悟便有了隨筆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這本以意大利翡冷翠為主要內容的藝術游記隨筆如今有了意大利文版。日前,黃永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意大利文版推介會在意大利駐華使館舉行。
藝術游記散文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是黃永玉1991年67歲時游歷巴黎和意大利諸城后寫下的見聞、隨感,配上他當時創作的大量寫生和油畫作品編輯而成的一本“美”書。這本書的中文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校訂裝幀,于2014年4月出版發行,意大利羅馬美術出版社于2014年11月出版了意大利文版。
91歲的黃永玉先生愛講玩笑,面對“高深”的讀者提問,諸如文藝復興為何發生在佛羅倫薩,他說,“這個你應該去問意大利專家,我不清楚,我很表面。”有的問題他會直接反問,“你干嗎要知道這個?”20多年過去了,心境有哪些變化?老先生脆生生撂下一句話,“我老了,意大利沒老,還是那樣。”
從1986年在羅馬舉辦個人畫展開始,黃永玉對意大利的鐘情持續了三十年之久。他的兒子和女兒都在意大利接受藝術教育,他本人也長期在意大利生活。按照他的話說,“一輩子的三分之一都給了意大利”,去意大利就像“回家”一樣。“中國和意大利相隔千山萬水,奇怪的是,老百姓的家庭觀念、脾氣、優點和毛病有那么多的相似之處。”黃永玉表示,意大利人最吸引他的就是他們無處不在的幽默感和快樂的精神。
“段子手”黃永玉現場講了兩個小故事,“前兩個月的有一天芬奇鎮有一個市集,老百姓賣自己制作的工藝品和食品,一個攤子挨一個攤子,其中兩個攤子是本地植物學家展覽自己培養和野外挖掘的蘑菇。我從小對野蘑菇深感興趣,就跟攤主聊天,旁邊來了一位胖胖的中年意大利人,高聲問這位植物學家,請問有沒有一種讓老婆馬上死掉的蘑菇,話沒有說完,跟在后面的胖夫人狠狠地在他屁股上擰了一下,大家笑成一團。”
還有一個是,“在羅馬博物館街邊喝咖啡,遠遠看到一位胖胖的中年人,從人行道那邊走過來,一邊打手機,一邊大笑,忘記了街上所有的行人,有50米的路,顛三倒四,陶醉在他可愛的電話里。電話打完了,他一派莊嚴的神氣,理順了領帶,昂然而去。我真想在意大利狠狠地住幾年,寫寫這些快樂的意大利人,可惜來不及了,老了,還有好多事情在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