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來,后人對《清明上河圖》這一千古名畫的研究,數(shù)不勝數(shù)。畫中人物的服飾、路邊的小吃糕點,甚至就連店鋪的小雜貨都被拿來一一推敲琢磨,只為還原當年汴京街頭的熱鬧,解讀當時的歷史、背景、各種故事。然而,很少有人會想到研究畫中每一個人物的身份,甚至是姓名。歷經(jīng)十年,作者冶文彪通過各種史料研究,從畫中蛛絲馬跡出發(fā),讓這824個人物有名有姓地復活了,而這么一本《清明上河圖密碼》也讓眾多網(wǎng)友稱奇。究竟畫中人的姓名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昨天記者通過出版方聯(lián)系上了作者。
解讀千古名畫只因癡迷
想要解讀這幅巨作中每個人的身世,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笑話”。但是冶文彪?yún)s為此執(zhí)念,潛心研究了十年之久。“其實就是因為癡迷。”在冶文彪看來,這就是一種興趣,也純粹是源于一次偶然,“11年前去開封游玩,偶然見到《清明上河圖》的一比一臨摹畫,瞬間石化,自此迷上了《清明上河圖》。每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閉眼就看到畫中街頭人影晃動,搖鑼叫賣。我還喜歡歷史,對歷史演進的內(nèi)在邏輯和原理感興趣。”于是,冶文彪生出了要找出這824個人物身世之謎的念頭。
在責編馬伯賢看來,冶文彪為了研究這段歷史,幾乎將自己家的書房都改成了《清明上河圖》的資料室。“《東京夢華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三朝北盟會編》《宋史》《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宋人軼事匯編》等幾千萬字的宋史典籍,冶文彪都通過各種方法從各地郵購到家中。近四百萬字的《全宋詞》也被他通讀了一遍,又細讀了六十位名家詞集。為了有更多的感受,冶文彪還曾經(jīng)多次去開封實地考察。”
書中人物故事是不是真的?
冶文彪走入畫中,從一點點蛛絲馬跡中順藤摸瓜,不但高度還原北宋時期的風土人情,還將《清明上河圖》中824個人物全部復活。在書中,這幅巨作中的每個人都有名有姓,甚至有自己的身世。然而記者好奇,究竟冶文彪筆下的這些人物,真實性有多少呢?人物的故事又有多少是可信的呢?雖然有眾多歷史考證作為依據(jù),但是這畢竟還是一本推理懸疑小說,這些人物的還原究竟是真的存在歷史依據(jù),但是僅僅是打著“還原”的噱頭呢?
“為了呈現(xiàn)盡可能真實的歷史細節(jié)和人物對白,冶文彪潛心研究宋朝的世俗風貌、貨幣物價、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同為作家,張曉丹對于這本書相當看好。而對于書中所述,那些星羅密布般出現(xiàn)在虹橋四周的賣餅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線和細作的解讀,也得到了一些歷史研究者的認同,“當時的北宋國,早已陰云密布,金國、遼國虎視眈眈,方臘又在南方造反,高麗國蠢蠢欲動,各方勢力劍拔弩張,大軍在各地集結,細作、密探、殺手早已埋伏在汴京城內(nèi)各處。因此《清明上河圖》剛剛完成,金國大軍已侵入汴京。”
備受好評影視版權被哄搶
雖然書中的人物真實性,還有待一一考察,但是這樣的解讀確實已經(jīng)引起了讀者的興趣,無論是對那段歷史感興趣的,還是對這幅巨作有所研究的,都想知道冶文彪對于這824人的解讀究竟如何。“因此這書一出版就在各大暢銷書排行榜上占了一席之地,在歷史和推理圈更是得到眾多作家的好評。”出版方讀客圖書向記者透露,甚至這樣的題材也吸引了多家影視公司。
“光線、華娛等很多在業(yè)內(nèi)都頗有名氣的影視公司蜂擁而至,希望能搶到該書的影視劇版權。”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在書出版之前他們就預測到作品應該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因為題材很新鮮啊,作者的寫作也很優(yōu)秀,為了還原當時人的說話,下了很大工夫。但沒想到影視公司反應也這么迅速。”
不過讓記者意外的是,如此多影視公司的哄搶,卻沒有打動作者,“我們并不急于出售影視版權,而是準備好好開發(fā),做好周全的準備。”
冶文彪解讀清明上河圖824個人姓名故事
冶文彪解讀清明上河圖824個人姓名故事
冶文彪解讀清明上河圖824個人姓名故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nèi)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