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自其誕生之日起,就離不開水墨的創造,水墨創造是山水畫獨特的筆墨表現形式,可以說,正是水墨的創造給予山水畫廣闊的表現與發展空間。在山水畫創作中,山水的筆墨語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當今時代,面對新的事物、新的山川風貌,延續千年的水墨山水畫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山水畫家在借鑒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出適合表現現代人情感和審美的新的筆墨語言,實現筆墨語言和畫家個人修養的融匯統一。
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副研究員、美術理論家余洋在“素履之往:蔡勁松馬良書山水畫展”開幕式論中國山水畫傳承、創新與發展的學術研討交流會上表示,蔡勁松是用才情去畫畫,并且手法大膽,可以說膽大心細。他在筆墨上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水墨畫借鑒傳統的同時善于靈活運用,沒有條條框框。他繼承的不是傳統的筆墨,而且是傳統的優良精神,把自己對家鄉的感受融入到畫面創作中,令人感觸深刻。
馬良書的國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畫面的陽光感。很多中國畫,其實并不追求陽光感,而是追求含蓄、煙霧飄渺的感覺,但是馬良書的國畫用色明亮,突出陽光感,這非常難得。很多人用色鮮亮,但是畫面浮躁、帶有俗氣,可是馬良書的明媚色彩卻讓人看著舒服,畫面呈現出純凈的美感,這是他在用色方面的獨到之處。
北京文聯原黨組書記、藝術家朱明德在此次學術研討交流會上同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蔡勁松的繪畫創作在畫面的處理上習慣于以俯視性構成,國畫里的透視關系,常常采用從上往下的全景式繪圖方式。他在技法上同樣不拘一格,對群山的處理具有整體感和雄渾之氣,比如有的畫作運用“虎皮皴”畫得神形兼備。當代的山水國畫需要創新,創新就意味著大膽地去畫,畫得多了自然就會有新的體會,創出一條新路。蔡勁松平日的工作比較繁忙,但是,通過他的畫作能看出,他的內心充滿張力,這是一種活力和能量,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山水畫風格。
馬良書在創作中擅長用綠色,他畫的樹都有影子,非常立體。他在田園山水畫創作中使用了較多的現代構成元素,使之創作區別于其他一般作品,具有十分鮮明的藝術特色。
北京畫院研究員、美術理論家王志純在學術研討交流會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蔡勁松的畫作貴在一個“真”字,真性情、真感情、真感受。他的創作不像一般的山水畫創作,是停留在表面的復制山水。他的山水畫創作借鑒、弘揚了古今較多位山水畫家的技法,與此同時,他注意探索水墨語言新的方法和表達形態,這種執著的精神能夠看出他對筆墨的認真,反映出他對藝術的真摯情懷。創作態度真切而投入,這是非??少F的精神。
馬良書的畫在色彩結構和筆墨構成上運用舒暢,形成個人的鮮明特點。他的畫幅雖然不大,但是在創作技法的運用和生紙的使用上,方法獨特,用色成熟,呈現出獨有的繪畫風格。
色彩與水墨的寫意融合 與時俱進的水墨山水畫
色彩與水墨的寫意融合 與時俱進的水墨山水畫
色彩與水墨的寫意融合 與時俱進的水墨山水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