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平凹在開幕式上致辭。
作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在文壇頗具盛名,其作品《廢都》、《秦腔》等可謂家喻戶曉。但大多數人卻不知道,賈平凹的書法作品在國內書法界也頗有名氣。
“我覺得書法與文學創作一樣,要有故事、有情感、有渾厚感。從審美上來說,二者是相通的。”對于書法,賈平凹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看法,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寫作是他的“正事”,書法只是“余事”。而正是因為這種沒有功利性的“業余愛好”,讓他的書法作品更為本真和樸實。
“我是第一次來濱州,山東是第二次了。”采訪一開始,賈平凹就毫不吝嗇地贊美山東和濱州。他說自己不愛出門,平常都在陜西活動,中國很多地方都沒有去過,這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來山東是我向往的,這塊土地上有眾多杰出的藝術家,很多陜西的作家、書法家都來過。”賈平凹說,濱州給他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開闊,跟陜西一樣是大平原,“我去過黃河的源頭,生活在黃河的中游,作為黃河邊上的人,應該早到黃河下游、黃河入海口去看看。”
說起這次展覽的作品,賈平凹有些謙虛,“從展覽的角度來說,書法家的作品應該是各式各樣的,但我的作品比較單一,基本都一個樣,畢竟不是這個行業的人。說展覽是獻丑了,更主要的是借這個機會與各位書畫、文學愛好者交流,跟大家交朋友。”
身為作家,賈平凹寫得一手好字,這與他不用電腦寫小說有很大關系。與大多數“成名后開始練習書法”的名人不同,賈平凹自幼就開始練習書法,基本功非常扎實,其書法作品頗有藝術性。他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寫毛筆字,在他看來,字的間隔結構都差不多,自己一直用鋼筆手寫文章,寫了那么多小說,還修改謄抄了很多遍,字早就爛熟于心了,因此寫起來得心應手。同時,他強調自己喜歡側鋒用筆,這樣能讓字顯得更有力量。
“你可以把書法說成是抽象藝術,但它最基本的屬性還是實用性的,來源于象形。能把握住它的間架結構,能領會它認知世界的智慧和趣味,以你的心性和感覺去寫,寫出來的字就不會差到什么地方去。”賈平凹說。
賈平凹平時既寫小說又練書法,對他來說兩者是平衡的。“農村有句土語說‘會推磨子就會推碾子’,反正都是轉圈。“賈平凹認為,不管從事哪種藝術,最高的境界是一回事情。要想把書法寫好,實際上也是表達,和文學表達是一樣的東西,也是創造一種格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