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人物畫作品專家點評
杜大愷:
舉辦個展,從籌備伊始到作品展出,其過程無疑于經歷一場煉獄。因此,我首先對徐豪的膽識表示敬意。舉辦個展準備工作時,免不了瞻前顧后,左右顧盼,這期間,無論面對自己,還是面對世界,都是頗費周折的,但也因此得以認識自己抑或世界的方方面面,進而對自己抑或世界有新的識別。
看自己要看出長短,因而有取舍;看世界要看出清濁,因而貼近時勢。藝術一方面十分的個人化,另一方面又十分的世俗化,對于藝術,所謂成功即意味著在這兩方面獲得平衡,但這些說說容易,真正踐履且臻于完美者,誠亦寥寥,這對于藝術家,近于宿命。
這幾年,徐豪極刻苦,孜孜于蚌埠與北京之間,畫得多,想得亦多,日益精進,朋友間說起來都是嘖嘖稱贊的。我曾說名字或有隱喻,徐豪的畫就如他的名字,豪壯曠達,有力量,充滿張力,與時下習見的柔靡單薄、近于病態的畫中形象不同。其作品用筆用色大氣,構成感、形式感強,繪畫語言獨特,國內用水墨直接寫生有此表現的不多。
目前,我們看到中國畫家對中國畫的發展,在資源拓展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過去我們常常把設計和繪畫對立起來,把它們之間劃清界限。今天徐豪的畫展,我們可以看到,21世紀面對一個城市環境以及使用各種各樣的物品,他們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影響力,這樣的互動的關系,今天有這么大的成就,他們常常對設計有很好的研究。
我覺得徐豪獲得這樣的成績主要來源于他的勤奮,大家今天看到的只是他近幾年內完成作品的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能從他的總量和這個展覽作一個比較,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展覽背后有多大的勞動量。就是說,中國人物畫進入21世紀以后,特別是對繪畫語言的突破,像徐豪這樣中青年畫家都在做卓有成效的探索。從徐豪的作品,看到他探索的軌跡,中國人物畫不是一個不可超越的狀態、一個巔峰的狀態,非常期待徐豪包括像徐豪這樣的中青年畫家,在今后的創作中間,為中國人物畫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每位藝術家在他的一生中,題材都有傾向性,特別是在一個人一生中某個時期,特別關注某一方面,徐豪在這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中國畫以人物論,近代以來,徐悲鴻、蔣兆和之后似乎一直處于步履蹣跚的狀態,近幾年始有極個別年富力強者銳意突圍,令人刮目相看。但就一個時代的祈望言之,仍不免急促之感,亦如中國文化其整體地轉型仍處于破局之中,這幾乎已成為共識。中國畫亦為這一格局所囿,徐豪身在其中,希望能“只緣身在此山中”,得“識廬山真面目”。屆徐豪個展開幕之際,呈上這幾句話,以與徐豪共勉。
徐豪的努力是很自覺的,我贊賞他的選擇,倘若他能堅持他的勤勉,他的未來會有奇跡。
祝展覽成功。
張江舟:
今天看徐豪先生個展,我有兩點感言。首先,在他的作品中,一是顯示了年青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再一點是文化責任感。從他的繪畫體裁上看,他的涉獵面很寬,可以看到他對社會各個層面的關注。說他的文化責任感,主要從他的作品中看出他有深厚的傳統功底,看出他的筆墨樣式的多樣性,有對傳統人物畫的文脈關切,但他又不像有的青年畫家那樣停留在傳統的筆墨上,而對現實漠視。
在語言建構上,他的語言是自覺的,他有自己的思考,他對文化責任感表現出對中國人物畫進步的責任。中國畫有非常好的傳統,中國人物畫一代代傳承下來,是靠一代代人的努力,這也是中國人物畫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從徐豪先生的畫作中,可以看出他有不同于他人、不同于前人、不同于當代人的樣式。徐豪先生教過設計,教過攝影、花鳥畫,從藝經歷對他而言是一筆非常好的財富,他一定能創造出不同于前人、他人和當代人的樣式。
首先徐豪先生的繪畫語言是自覺的。他的語言探索是為傳達他的主題、表現人的精神需要。筆墨方式具有當代感,雖然還不是很成熟,但是他自覺地運用于繪畫創作中。中國畫的筆墨有幾千年的歷史,語言的表達方式符合于表現形態的需要。徐豪的都市人物、西藏題材等創作,能自覺運用多樣的繪畫語言,傳達他的藝術精神。他的都市人物,有較強的當代感,在語言的運用上很自覺,找到了適合當代人審美需要的方式。
徐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畫家,他的中國畫人物作品不僅展現出深厚的傳統功力,而且有深刻的當代性。我們從徐豪的畫中感受到徐豪是一個非常有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畫家。他的繪畫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融入了大量具有當代人的文人化的審美情感。目前在一些青年畫家中,出現一種萎靡、退縮、不健康的人物形象,而從徐豪畫展來看,整體體現了人的精神積極、健康、向上的狀態,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弘揚。在普通人看來,中國傳統繪畫是非常高貴的,我們從徐豪的畫展上可以看到這一點,祝徐豪畫展成功!
郭曉川:
借徐豪畫展機會,與大家探討中國畫創作,談幾點想法。
首先對徐豪畫展表示誠摯的祝賀!
中國畫的發展前景非常大,用杜先生和江舟的話來講,中國畫的發展面臨的是一個創新問題。首先是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撞擊,從近現代來看,中國思想界、文化界面臨著挑戰和機遇這樣的一個境況,中國畫創作的發展與創新主要從這個方面來進行的。
從中國畫的先軀徐悲鴻、蔣兆和來看,他們走的是在傳統的精神、傳統的思想基礎上,對西方外來文化進行大膽地吸收和融合的道路,為我國今天的中國畫發展奠定了基礎。當前,中國畫的發展是一個大的課題,在這樣一個大格局中,像徐豪這樣有成就的藝術家,都是這方面探索的成功者。
其次,從徐豪畫作的作品中,創作也好,發揮也好,有幾件作品,可以看到這一點,體現了這種情結。
再次,他的學習能力很強。人類之所以進步,主要能力是學習,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提高,人類才有發展。徐豪在學習中,吸納了杜先生優秀的藝術成果,他有自己的領悟,透露出一種精神,并加入自己特色的、獨到的筆墨表現,在這方面徐豪有較強的自覺意識和覺醒,這也是他可貴的品質。
另外一點,就是江舟先生談到他對現實體裁的把握,對當代人的生活、當代人的境況的體會,并用自己的筆墨表現性做了些探索。比如在現實境況的感覺方面,他將自己的體會融入筆墨之中,做了自己的表述。
最后,他在現實性、風格的多樣性方面做了很有意義的開拓,包括江舟先生談到的,他對抗震救災體裁的反映,還有一些對都市人精神層面的反映。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到他是很積極的,認真思考的主動表現。他的筆墨不像有的畫家那樣一直在畫,而是他善于動腦筋,有新的思想,表達了他所處的時代,所處的環境。我認為徐豪是位能積極思考,能積極地反映、提煉、總結的優秀藝術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