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蚌埠市書畫院院長徐豪速寫
鄭國沁
盛世文化興,才子顯風流。在當今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目不暇接的藝術園地里,知名畫家、農工黨蚌埠市書畫院院長徐豪無疑是一朵光彩奪目的奇葩。
徐豪,1963年出生,山東泰安人。長期潛心于中國畫寫意人物創作。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研修于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杜大愷工作室;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研修于中國國家畫院首屆課題創研班劉大為工作室。現為安徽財經大學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文化部青聯藝術委員會委員,蚌埠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農工黨蚌埠市委副主委,蚌埠市政協常委。
徐豪的寫意人物畫獨具個性,體現了他真正的學術成就和藝術水平。他的作品變化豐富,有時從傳統入手而不拘泥于傳統形式,有時從民族文化的情調出發而不局限于民族文化的故有形態。他善于水墨與色彩共舞,亦善于將西方現代技法與觀念不露痕跡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更立足于中國人那種詩情畫意般的感受與海納百川的精神,具有強烈的書寫性、表現性、構成性 。因此,他的作品恣意酣暢,有氣勢、蓄情趣、富靈感、出新意,瀟灑精致而又具飄逸之風,大氣磅礴而又意蘊豐富。
縱觀其畫作,徐豪的人物畫還具有鮮明而突出的風韻。“鮮明”表現在其筆下的人物形象和景襯布勢,可謂獨出心裁;與當下不少人物畫家相對照,不雷同、不相近,藝術樣態昭昭。“突出”則表現在畫家選擇的表達對象和生活情節,獨樹一幟。作者收縮了丹青的廣角鏡頭,而聚焦于民間文人風情,筆凝閑情逸致,墨結妙趣諧趣。
徐豪的繪畫體裁涉獵面很寬,有表現農家生活的畫面,有表現女學生軍訓的場面,還有大量表現少數民族風情和現代都市的作品。如作品《立》,取材于抗震救災的場面。該作品選擇典型系列群體人物集中表現,既關心群體的共性塑造,又重視畫中人物個性的刻畫,表現了人民子弟兵不畏艱難、奮力拼搏的精神氣質,場面大氣磅礴、震撼心靈。同時作品人物形象還具有一定的變形特征,顯示出畫家的才氣和創造力。畫面人物既有內在精神聯系又有各自獨立意義。可見作者善于根據不同的題材運用不同的藝術語言塑造具有不同美感的藝術形象,使之賦予不同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境界,給人以不同思想影響和審美享受。
徐豪不僅是一位豁達灑脫的藝術家,而且還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智者,涵養其浩然之氣,把筆墨化作人格,把人格化作筆墨,以現代人的精神去創造中國寫意人物畫的高致與境界。
徐豪是一位有著很高藝術天賦和巨大潛能的畫家,誠如我國著名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杜大愷所言——“他的未來會有奇跡。”
徐豪,人如其名,為人真誠豪爽、豁達曠放,乃一恃才傲物之人,個性使然,底氣充沛。總而言之,好人一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