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作為宋代時期非常重要的一個民間窯口,至今被收藏愛好者所追捧。磁州窯文化可以說是中國陶瓷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從隋代開始一直到今天,傳承千年,期間沒有斷代,沒有終止。每一個朝代和重要的歷史時期,都留下了豐富的陶瓷燒造的遺跡。磁州窯文化源遠流長,其源頭可以追溯到距今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作為宋代時期北方最大的民窯磁州窯,一直到了20世紀初才有了自己的正式名稱。千百年來,磁州窯的民間身份,一直不為官方所重視,難以登上大雅之堂。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藝術價值才逐漸被人們所認知,并且也隨之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研究課題。

金代磁州窯鐵銹花梅瓶(圖片由商家提供)
磁州窯的發現是在1918年,位于河北省南部的巨鹿鎮,當時遭遇了旱災,烈日炎炎,久旱無雨,酷熱難挨。很多的人背井離鄉,尋求生路,面對眼前的景象,一些不愿意坐以待斃的農民,紛紛動手打井。在打井的同時,發現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出土了非常多的瓷器,根據瓷器上的銘文判斷,為宋代時期。這樣才使得深藏在地下八百年之久的大批磁州窯文物重見天日。
磁州窯的獨特的裝飾手法和藝術魅力,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磁州窯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品種繁多,因而許多窯廠爭相模仿,使得磁州窯逐漸由一個地方窯廠想成了遍布南北的磁州窯系。燒造的品種多樣,有白釉,黑釉,綠釉,醬色釉?;ㄓ缘鹊龋奉愗S富多彩。

金代磁州窯鐵銹花梅瓶(圖片由商家提供)
磁州窯所燒造的瓷器大多數供民間使用,而且造型實用,紋飾生動,品種繁多。面向大眾,深受北方地區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件磁州窯作品,是宋金時期的黑釉鐵銹花梅瓶。這種梅瓶在當時的燒造是比較普遍的。在宋代時期做為酒器。小口,深腹,從肩部向下收。整體呈黑釉。器身布滿鐵銹花紋飾,作為點綴使得這件藏品熠熠生輝。
磁州窯在宋代中期達到了頂峰。在宋代中晚期形成了龐大的體系,在宋代商品經濟的沖擊下,磁州窯系各個窯口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吸收,融為一體。這些工藝和藝術的巧妙結合,為磁州窯系的發展與壯大增添了新的光輝。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