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香,在中國漫長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頁,我國用香文化課追溯至2500年前。先秦時期,內地以香草為主,如蘭椒、芷、桂等植物;到了西漢,漢武帝執(zhí)政,擊潰了匈奴并統(tǒng)一了西南,盛產沉香的邊陲地區(qū)進入了西漢版圖,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暢通,大量的沉香開始流入內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普及和興盛,由于香品對諸佛菩薩的重要供養(yǎng),香文化也普及到了社會各階層;來至唐宋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穩(wěn)定,造就了中國文采鼎盛時期,沉香成為了當時風雅的時尚;元代發(fā)明線香以后,品香的制作更加多元化;明清以沉檀香為材料制作的香品更是宮廷朝堂,貴胄之家不可或缺的用品。再者歷史中因香而創(chuàng)造的各類香爐各為后人所喜愛與珍藏。
自西漢沉香進入中原開始,以其特有的香味和氣質,得到了王公貴族的賞識,與琴棋書畫得結合,尤為文人雅士所鐘愛,品味著熏香沐浴的氤氳和焚香撫琴吟詩的雅致,古人認為香氣有養(yǎng)性、凈心、養(yǎng)德之用,故常用于祭祀。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中,沉香橫亙在這條長河中,洋溢著華夏文化耀眼的光華。
幾千年來,沉香的形成一直蒙上神秘的面紗,沉香木是一般的瑞香科喬木樹,野生或栽培于亞熱帶地區(qū),我國廣東、廣西、臺灣均有栽培。國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區(qū)。沉香樹因病變開始結香后,會經歷漫長的生長期,至少需要幾年至十幾年的時間,但一塊優(yōu)質的沉香形成需要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沉香的產量極少,市場需求卻非常的大,可見沉香非常的珍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中華香文化浩如煙海,珍若珠璣。香能集天地之靈氣,可祭祀先祖先父,可供奉圣人賢達,可怡情養(yǎng)性,可調和情態(tài),常溫下的沉香香氣淡雅,熏燒時則濃郁、清涼、醇厚,且歷久不散,加之沉香成香時間漫長,稀少難得,故自古為世人推重。
沉香除了能怡人性情,熏陶情操,在對人體溫養(yǎng)方面也有喜人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沉香木具有強烈的抗菌效能、香氣入脾、清神理氣、補五臟、止咳化痰、暖胃溫脾、通氣定痛、能入藥,是上等藥材極品。
此件沉香木,表面平滑光亮潤澤,深色內斂,明滅可見,其材堅實沉重,難以折斷,斷面刺狀,劈開破面呈灰褐色,質地軟、香味好、油脂多、水分少、雜質少;具有平復煩躁心情的作用,同時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
由于沉香木珍貴,自古因其稀有顯得玄奇而神秘,如今它又成為拍場之上的新寵。還用以制作各種工藝品、佛像串珠等等。從目前市場行情看其價逐年攀升,推測沉香木件的收藏、專家認為現(xiàn)在市場價格并沒有飽和,依舊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從2003年開始,明清兩代的沉香木雕更是屢屢創(chuàng)下拍賣高價。作為明清兩代的御用木料,沉香木非常適合制作工藝精細的各類雕刻物件和文房器具。其物件多是珠串或是筆筒等。本身名貴的沉香,再加上歷史文化的積淀,市場價值也水漲船高,收藏價值自然不容小覷。
從2009年開始,國內市場天然沉香的價格漲勢驚人,連續(xù)兩年以超過30%的幅度增長,目前頂級奇楠每克多在萬元以上。在2011年中國嘉德秋拍“雅玩清賞專場”中,一盒清代的沉香木,內裝小塊沉香木計重約1265克,以713萬元成交,每克單價為1671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克值千金。刷新了內地沉香原料的拍賣紀錄。2012年春拍,北京保利春拍推出的沉香雕仙山樓閣嵌西洋鏡座屏,以520萬元起拍,經過激烈競爭,最終以2070萬元的成交價打破中國沉香藝術品拍賣記錄。
百鴻藝術市場部郭經理品鑒此件沉香木時說道:“沉香木可謂是“沉”得驚世,“香”得駭俗,千百年來為世人所鐘愛。此沉香木油脂含量很高,香味淡雅清新,性價比高,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與收藏價值!”更多關于廣州百鴻藝術品展覽有限公司活動可關注百鴻官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