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中央拍賣(Tokyo Chuo Auction)將于2015年3月2至5日假東京圓頂飯店舉行春拍,呈獻千多件極具收藏價值之珍品,并特別搜羅一系列秘藏東瀛的珍罕畫作及御制藝術瑰寶, 當中多件更是首現于拍賣市場,稀世難求,備受矚目。
一連三天之秋季拍賣會,將隆重呈獻「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書畫」、「舊林原企業藏·銅鏡帶鉤刀劍專場」、「東瀛擷珍-關東某藏家收藏專場」、「古籍善本專場」、「一期一會.聽茶聞香」、「文房四譜」、「古玩珍藏」及「中央珠寶專場」,珍品琳瑯滿目,實在難得一見。
臺北預展: 1月31日-2月2日(上午10時-晚上7時)
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東京預展: 3月2日-3月4日(上午10時-晚上7時)
東京圓頂飯店
拍賣: 3月3-5日
東京圓頂飯店

本場拍賣最矚目之拍品為清乾隆粉青雙耳夔龍紋尊,《大清乾隆年制》款(估價: 5,000,000-8,000,000 日元/250,000-400,000人民幣),整體施粉青釉,釉色古雅沉穩,釉質堅致細膩。其頸部及足部分別繪蕉葉紋,回紋及如意紋裝飾,并以夔龍花紋裹腹,夔龍自古為吉祥神獸,是中國傳統之吉祥圖案,帝王將相以此展示其至高無上之權力。粉青釉成熟于康熙年間,經過雍正時期的發展,在乾隆時達到高峰。此器作法古樸典雅,素雅高貴,釉色均勻滋潤,是乾隆朝粉青瓷器之典范。

另一焦點為明陳淳《書連昌宮辭及阿房宮賦》手卷(估價:8,000,000-12,000,000日元/400,000-600,000人民幣)。此卷章法收放自然,節律分明,且見落筆強勁,運筆灑脫,滿卷題出隨意灑脫的韻味。筆墨間可見作者個性的執意,鋒芒畢露,才氣縱橫,且不加掩飾,顯現一片自然之美。此作品曾刊載于昭和四十九年(1974)中央公論美術出版,正木直彥編輯之《十三松堂日記.三卷》,是陳淳辭世前最后作品,可算是「絕筆」,殊為珍稀。

中國古代書畫精品尚包括恭懿王大妃(1514-1577)謹跋《金泥觀音圖》(估價:2,000,000-3,000,000日元/100,000-150,000人民幣),此畫成于仁宗榮靖大王仙駕后,恭懿王大妃為其超生發愿所作,上有大妃題跋。此幅高麗水月觀音圖,以金泥細線在絹布上描繪,竹林為背景,畫工精細,設色飽滿,竹、石、水、物線條表現恰當。觀音菩薩半跏趺坐,泉流縈映,尊儀神態靜穆,瓔珞爭輝,寶冠異常華麗,衣紗垂地,整個畫面呈高雅之氣,金碧輝煌,彌足珍貴。

王敬銘《山塢看云高宗御題》(估價:5,000,000-6,000,000日元/250,000- 300,000人民幣),乃出類拔萃的之宮廷藏品,深得乾隆皇帝欣賞,上有「乾隆御覽之寶」御印,乾隆更為其題款:「山腰膚寸吐氛霏,茅屋人家半掩扉,底事往來絕行跡,恐防濕潤早沾衣」,能得御筆親題,可見此畫乃藝術佳作,珍罕程度無出其右。

本次春拍古代書畫專場中特別呈獻「禪墨漸扶桑-魏之琰家族舊藏」專場,當中包括十四件萬福寺供養人魏氏家族舊藏珍品,甚為難得。明代隱士崇尚自由,在亂世中保留內心的一片凈土,明末黃檗東渡禪僧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不止要弘揚佛法,更將明末隱士的作品帶到東瀛。禪僧的供養人,亦是勇于面對世間百態,追隨佛法,如魏檀越等人,便是黃檗宗最主要的供養人之一。珍藏中之焦點為即非如一《松壽芝蘭》(左圖)(估價:450,000-550,000日元/22,500-27,500人民幣),筆墨之間,讓觀者細讀昔日的故事。
本次拍賣隆重呈獻高島屋珍藏之吳昌碩及王震畫作,來源顯赫。高島屋始創于1831年,是日本著名的百貨公司,其始創者飯田家族,是熱衷于收藏中國書畫的大家族,而旗下之高島屋美術部,在日本甚具聲望,亦曾為吳昌碩及王震舉辦展覽,使他們在日本聲名大噪。

吳昌碩《丁巳年作蜀錦爛斑》(估價:5,000,000-6,000,000日元/250,000-300,000人民幣),上繪幾片墨葉如云,簇擁著幾朵玲瓏小巧的素芙蓉,兩枝相倚,再就著奇石,畫出爛斑的畫面,又帶著素靈清凈之感,頓見畫家遣筆運墨之功力。

王震《辛酉年作寒園凍雀圖》(估價:600,000-800,000日元/30,000-40,000人民幣),寒枝獨指向天,一只雀鳥獨自立于枝頂鳴叫,隱約可感涼意;下有幾朵紅花點綴,帶有幾分清麗,仿佛也感受到花香。凍雀聲鳴、明花凝香,簡潔的構圖,卻帶出深遠意境。

中國近現代畫部份,精品包括吳昌碩《坐仰天都峰》(估價: 15,000,000-25,000,000日元/750,000-1,250,000人民幣),此品曾參加日本富山縣民會館展覽。

另一件精品為齊白石《五世同甘》(估價:15,000,000-25,000,000日元/750,000 -1,250,000人民幣),上款「柿內先生」,應是指元銀行家柿內常次郎。白石更取其姓氏中「柿」入畫,畫中枝葉低垂,以淡素色繪出樹葉,透出五只柿子,畫作下方繪有幾只蟹,筆法簡潔,卻帶出生機處處。
「中日友好源遠流長-藤尾昭氏舊藏」呈獻多件近現代畫大師,如吳昌碩、林散之、范曾及陳大羽之佳作。藤尾先生為大阪府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及池田市日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致力策劃中日文化交流活動。珍藏中的重點拍品包括陳大羽《大壽》(估價: 300,000-400,000日元/15,000-20,000人民幣)。
東京中央拍賣尚帶來一系列卓爾非凡之中國藝術品,重點包括:

明漆雕花鳥紋茶盤(估價:4,000,000-5,000,000日元/200,000- 250,000人民幣),材質細膩柔和,溫潤平滑,紋飾精美,做工精細。以「鳳穿牡丹」為主體紋樣,所刻鳳鳥體態舒展,姿態優美,一鳳引頸飛翔,一鳳低首相望,取鳳求凰之意,整體風格飄逸,層次分明。丹、鳳結合,象征著美好、光明和幸福。

清中期剔紅瓜瓞綿綿葫蘆瓶一對(估價: 2,500,000-2,800,000日元/125,000-140,000人民幣),造型優美,上下兩個葫蘆皆可分開,內部及瓶身均飾以瓜藤果實圖案,內用金彩描畫,外則雕琢而成,枝葉流暢,極富生命氣息,寓意「瓜瓞綿綿」,是祝愿子孫昌盛,興旺發達的吉祥語。此乃愛新覺羅·載澤贈送之物,雕工精美絕倫,凸顯宮廷氣質,令人嘆為觀止。

清中期御制嵌百寶博古圖瑪瑙圍棋(估價:8,000,000-12,000,000日元/400,000-600,000人民幣),盛放于紅木盒中,蓋面及六棱處均以百寶嵌博古圖,以玉石、珊瑚、染牙等材料鑲嵌而成,形成紅、綠、青、黃、白等多種顏色。棋盒內藏紅白兩色瑪瑙髓棋子,取瑪瑙最精華部份,顆顆難得、獨一無二,彰顯文人雅士之品位。整體圖案紋飾古樸典雅,透出古風古韻,工藝精湛,非常難得。

清中期白玉雕爐瓶三事供器(估價:3,000,000-5,000,000日元/150,000-250,000人民幣),包括香爐、箸瓶及香盒,整體線條自然流暢,玉質細致溫潤,造型古樸大氣,且配紫檀木托,鏤雕花紋精美,增添了高雅氣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臻品。爐蓋有葵瓣型鈕,蓋面上浮雕紋飾;下部爐身造型恭守規制,飾以饕餮紋和蕉葉紋作裝飾,甚具素雅高貴之氣。

清雍正白釉暗刻龍紋藍釉長頸瓶一對,《朗唫閣制》款(估價: 15,000,000-20,000,000日元/750,000-1,000,000人民幣),造型輕巧俊逸,胎質細膩,做工精細,保存完好。其中一瓶通體施天藍釉,口沿白釉,釉色均勻純凈,瑩潤堅密。另一瓶通體施白釉,瑩潤純凈,白中閃青,器身暗刻細膩龍紋,威武飄逸,乃雍正單色釉中之精品。

清雍正天藍釉漁簍罐,《大清雍正年制》款(估價: 15,000,000-20,000,000日元/750,000-1,000,000人民幣),此罐小圓口,短頸,鼓腹,圈足,整體施天藍釉,周身刻網紋作裝飾,內網紋帶兩提耳,之間以交叉結相連,給人以結實之感,底部內側亦施釉,落《大清雍正年制》款。在康熙年間,藍釉器物均屬小件文房用具,至雍正、乾隆才見瓶罐等器型。整器造型精美,圖案精致,是工藝技巧的完美體現。

清嘉慶粉彩繁花似錦筆筒,《大清嘉慶年制》款(估價:12,000,000-15,000,000日元/600,000-750,000人民幣),內部為綠松石色,外壁胎釉潤白細密,以墨線勾勒,再用粉彩上色,繪出樹枝及眾花爭艷形態。筆法細致,色彩流麗,整體造型秀雅,展示嘉慶年間制瓷工藝之精妙,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清乾隆白地套紅料江景長頸瓶,《大清乾隆年制》款(估價:2,000,000-3,000,000 日元/100,000-150,000人民幣),通體涅白地上套紅料,飾以樓臺亭閣﹑梅花山景﹑老者泛舟,素雅出塵。乾隆朝玻璃器主要供皇家享用,故必精工考究。此器壁薄體輕,在玻璃器物中十分罕見,極具收藏價值。

清乾隆黃地綠彩龍紋碗一對,《大清乾隆年制》款(估價:2,000,000-2,500,000 日元/100,000-125,000人民幣),此對碗內外施黃釉為地,用綠彩繪紋樣,飾以雙龍趕珠,近足處以如意紋一周作裝飾,碗內底部綠釉圈內配有壽字。整器型制規整,暗刻紋飾優美,且寓意美好,堪稱清乾隆年間上乘之作。

清雍正瑪瑙八棱茶碗(估價: 2,500,000-3,000,000日元/125,000-150,000人民幣),采用一整顆白瑪瑙雕刻而成,巧奪天工。白瑪瑙為瑪瑙中的珍品,尤以無色透明為上佳,晶瑩剔透,彰顯出自然天成的紋理之美。此八棱型碗質地致密,狀如水晶,雕琢流暢自然,造型典雅秀麗,別致脫俗,底有「雍正年制」款,更顯此物的珍貴稀有。

清乾隆御制仿青銅澄泥兔形硯,《乾隆御玩》銘(估價: 15,000,000-18,000,000日元/ 750,000-900,000人民幣),澄泥硯位列四大名硯之一,此拍品作臥兔之形,硯色屬最上乘的鱔魚黃,器表滿布以礦物顏料仿古銅器的青綠銹色,上以灑金點綴。硯雕簡而意豐,硯面挖月形墨池,硯底刻填金隸書「乾隆御玩」,硯盒紫檀整挖,內修黑漆,雕包袱式,上浮雕纏枝花卉、內浮雕壽桃。整體造型極為考究,線條凝練,形象畢肖,制作巧奪天工。以包袱裝飾禮物為日本傳統禮儀,用包袱式紋飾于宮中器物上源于雍正、盛于乾隆,頗具日本工藝韻味,可見乾隆對中外藝術風格之興趣。

清道光宮廷官造琉璃自用印,《行有恒堂》款(估價: 2,000,000-3,000,000日元/100,000-150,000人民幣)。《行有恒堂》為清宗室載銓的堂號,他是清道光時期的寵臣,聲名顯赫,亦是當時盛名一時的藏家,其造辦處《行有恒堂》專供親王訂制器物。此章優秀上乘,技藝嫻熟、制作精良,具宮廷御用的風格。

清林清卿田黃隨形薄意印(估價:2,000,000-3,000,000日元/100,000- 150,000人民幣),整體雕琢精美,線條流暢且構圖飽滿。其質地縝密細膩,色地沉黃,彰顯大氣古重;薄意雕刻不老樹,構思巧妙,樹干剛勁有力、樹枝隨風飄蕩,動靜相宜,極富意境。

「一期一會·聽茶聞香」茶道專場,呈獻多件美輪美奐的茶具和一系列珍貴沉香。珍品包括京鐵瓶龍文堂名人造滿工金銀香嵌山中湖景圖鐵壺(估價: 1,000,000-1,500,000日元/50,000-75,000人民幣),精巧寶袋形制,荒地紋質感,壺身上金銀象嵌山水風景圖,以精湛的技藝勾畫春天美景,花型鈕的銅質摘座,使全壺更顯高雅,貴為難求。它不只是一件器具,更是融情入景的藝術品,展現作者怡然幽靜之心,不論做工意蘊皆難得一見。

茶道專場另推出一系列珍貴青瓷茶具,包括五代越窯青瓷刻花茶具一套(估價:6,000,000-8,000,000日元/300,000-400,000人民幣)。越窯青瓷釉色青綠略帶閃黃,質地似冰如玉,淡雅清素,令歷代文人雅士趨之若鶩。是次呈獻的一套五代茶具,姿如圭璧,色如煙嵐,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佳作。

沉香系列部份,最受注目為一組極上五大名油伽羅(奇楠),包括赤油、紫油、黑油、綠油、黃油(估價: 4,000,000-5,000,000日元/ 200,000-250,000人民幣),每一種都有其獨特香氣,極為珍稀。尚有名門望族越前松平家舊藏,藏家不容錯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