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海報

活動海報
自2013年4月起,OCAT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開始為期兩年的籌備建館工作,至2015年6月開館。作為OCAT館群計劃中的北京分館,OCAT研究中心從籌備開始即正式定位為一個藝術研究中心,以藝術史的研究出版、圖書文獻和展覽交流為主要職能,同時也作為OCAT館群在北京的展示窗口。OCAT研究中心由北京世紀華僑城提供資助。
從2005年至今的十年中,OCAT從一個獨立的藝術中心,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現為OCAT深圳館)為起點,發展成為一個在國內擁有五家分館的大型藝術機構,包括OCAT深圳館、華·美術館(深圳)、OCAT上海館、OCAT西安館和OCAT研究中心。館群總部設于深圳。
OCAT研究中心的發起與創立,一方面是應OCAT館群整體計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將過去OCAT十年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出版和展覽項目做了進一步的深化與延展,主要研究對象包括自上世紀以來中國現當代藝術的視覺藝術實踐,也包括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流派、藝術展覽、藝術思潮、藝術機構、藝術著述及其它藝術生態,它還兼顧與這一研究相關的圖書館、檔案庫的建設和海外的學術交流。
OCAT研究中心分為行政部、研究出版部、公共項目部、圖書文獻部和展覽部五個工作部門。
一,行政部,負責OCAT研究中心運營的行政事務與后勤保障;
二,研究出版部,負責收集研究情報、拓展研究網絡、制定OCAT研究中心的年度研究、出版、展覽計劃;
三,公共項目部,負責“OCAT年度講座”、學術研討班、機構推廣與專業教育等活動;
四,圖書文獻部,負責建設和管理OCAT研究中心的公共圖書室、文獻庫和與其相關的公共教育活動;
五,展覽部,負責策劃和執行OCAT研究中心的展覽項目。
OCAT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有:
一,“年度講座”,每年度邀請一位具國際影響和相當專業成就的專家和學者做一系列關于其最新研究成果的公開演講報告,2015年度演講人為法國哲學家和藝術史學家、現任教于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的喬治·迪迪-于貝爾曼(Georges Didi-Huberman),演講主題為“共振:圖像、情感與共同體”(COMMOTIONS : Images, emotions, and communities)。
作為一個致力促進藝術史研究的開放性項目,“年度講座”旨在為探索當代思想境遇、重審當代藝術實踐潛在歷史的研究提供一個交流與對話的平臺,推動國內思想界和藝術界直接接觸到國際前沿的學術動態,并借以建立和深化二者間的交流與溝通;
喬治·迪迪-于貝爾曼(1953-)
法國藝術史學家、哲學家, 現任教于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作為一名藝術史學家,于貝爾曼的研究范圍包括古代、中世紀和現當代的視覺藝術;以及藝術編年史、精神分析學、人文科學和哲學。
迪迪·于貝爾曼著有50多本哲學、影像理論著作,主要包括《直面圖像》、《影像藐視一切》、《歇斯底里癥的發明》、《幸存的影像》(L’image survivante)(商務印書館即出,2016)、《蛾子》(Phalenes-Essais sur L’Apparition,2)(商務印書館即出,
2016)等。迪迪·于貝爾曼重在將古典藝術概念,尤其是文藝復興以來的繪畫概念、影像構成概念的現代化,進行細節的再解讀,試圖建立一種有別于文字閱讀的影像閱讀的一般性規則。但他又與那些純粹的藝術史學家有所區別,偏向于哲學意涵的闡釋。
迪迪·于貝爾曼還是一位活躍的藝術策展人,他策劃的重要展覽包括“印記”(蓬皮杜中心,1997)、“一地寓言”(法國Fresnoy-Studio當代藝術中心,2001)、“阿特拉斯:如何肩負世界”(馬德里索菲亞皇后藝術中心,卡爾斯魯厄ZKM媒體中心,2011)、“成人的鬼故事”(巴黎東京宮,2014)等。
二,“學術研討班”,每年度舉辦4-6場的主題學術半公開研討班,旨在藝術史學史與思想史的脈絡中重新審視藝術史的對象與經典方法。2014至2015年計劃舉辦的研討班有“喬治·迪迪-于貝爾曼”系列和“OCAT十年(2005-2015)”系列;2014年已舉辦“喬治·迪迪-于貝爾曼研討版第一期:瓦爾堡的遺產”(2014年10月12日)和“OCAT十年(2005-2015)研討版第一期:文獻熱”(2014年12月14日);
三,“展覽項目”,計劃每年度舉辦3個學術研究展。2015年的展覽計劃為喬治·迪迪-于貝爾曼策展的“記憶的灼痛”(la memoire brule,2015年6月27日至9月27日)和“OCAT十年(2005-2015)學術回顧展”(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
四,“中國當代藝術家文獻研究計劃”,2014至2015年度的文獻研究和整理計劃為藝術家隋建國;
五,“出版計劃”。OCAT研究中心的出版計劃主要分為“OCAT藝術與思想叢書”(與商務印書館合作出版)、“《世界3》藝術史理論叢書”(與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合作出版)與“年度展覽”圖錄共三種。“OCAT藝術與思想叢書”2015至2016年度計劃為喬治·迪迪-于貝爾曼系列,計劃出版《幸存的影像》(L'image survivante: histoire de l'art et temps des fant?mes selon Aby Warburg)、《夜蛾:幻象隨筆II》(Phalenes-Essais sur L’Apparition,2)、《喬治·迪迪-于貝爾曼中國演講錄》三種;“《世界3》藝術史理論叢書”2014年度的出版計劃為《世界3:作為觀念的藝術史》(2014年12月出版),2015年度出版計劃為《世界3:開放的圖像學》(2015年12月出版)。
OCAT 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在北京設立的非盈利性、獨立的民間學術研究機構,是OCAT館群的有機部分。它以藝術史的研究丶出版、圖書文獻和展覽交流為主要功能,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自上世紀以來中國現當代藝術的視覺藝術實踐,包括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流派、藝術展覽、藝術思潮、藝術機構、藝術著述及其它藝術生態,它還兼顧與這一研究相關的圖書館、檔案庫的建設和海外學術交流。它也是OCAT館群在北京的展示平臺。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種關于中國現當代藝術的“歷史研究”的價值模式、學術機制和獨特方法,它的學術主旨是:知識、思想與研究,它提倡當代藝術史與人類精神史、觀念史、思想史和視覺文化史整體結合的學術研究傳統和開放的學術研究精神,關注經典藝術史著作的翻譯出版與現當代藝術史與古典藝術史研究的學術貫通。
OCAT研究中心將于2015年6月正式向公眾開放。
活動信息
OCAT研究中心發布會暨《世界3》叢書座談會
時間:2014年1月29日(星期四)下午2點-5點
地點: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文化大廈(人民大學東門以北)
嘉賓:尹吉男,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世界3》編委
沈語冰,浙江大學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世界3》編委
黃專,OCT當代藝術中心&OCAT研究中心執行館長,《世界3》主編
主持:董冰峰,OCAT研究中心學術總監,研究出版部主任
主辦:OCAT 研究中心
支持:北京世紀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