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王室中從不缺乏那些傾國傾城的紅顏,她們所擁有的財富、地位、權(quán)力本已讓人向往,當加上獨有的王族氣質(zhì)和美貌,“白”“富”“美”三字的定義瞬間不言而喻。
俄國公主
1843 弗朗茲·夏維爾·溫特哈特 Portrait of Leonilla, Princess of Sayn-Wittgenstein-Sayn
俄國公主李奧妮拉1816年出生于莫斯科,后來嫁給了Sayn-Wittgenstein-Sayn王子。由于她出眾的美貌和智慧,李奧妮拉公主的形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 溫德爾?哈爾特的肖像畫中。
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皇后
德格瑪公主頭銜為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皇后,她是丹麥國王King Christian IX 的女兒,也是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三世的皇后。
符騰堡皇后
弗朗茲·夏維爾·溫特哈特繪制
奧莉加·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Grand Duchess Olga Nikolaevna of Russia 1822年-1892年)稱符騰堡皇后;是俄羅斯帝國沙皇尼古拉一世與亞歷山德拉皇后之女。奧爾加本是黑森-卡塞爾伯爵弗里德里希——丹麥王位繼承人的準新娘,但她很大度地把準新郎讓給了年幼的妹妹亞歷山德拉。1846年嫁給了卡爾一世(Karl Friedrich Alexander 1823-1891)第三任符騰堡國王,王儲夫婦沒有子女,原因或許是卡爾的同性戀傾向,奧爾佳收養(yǎng)了弟弟康斯坦丁大公的女兒為養(yǎng)女。
西西公主
1865年 由弗朗茲·夏維爾·溫特哈特 伊麗莎白畫像
奧地利皇后伊麗莎白也是眾所周知的西西公主(1837.12.24.– 1898.9.10.),約瑟夫一世之妻。這幅名畫作于1864年,畫面中的西西公主身著華貴的紗制白色長裙,頭戴星型鉆石,以一種側(cè)身回望的優(yōu)雅姿態(tài)顯現(xiàn)在畫面中。
威爾士王妃
1864 弗朗茲·夏維爾·溫特哈特繪制 威爾士王妃肖像
威爾士王妃亞歷山德拉·卡洛琳·瑪麗·夏綠蒂·露意絲·茱莉亞(1844年-1925年)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之女,嫁給愛德華七世,成為大英帝國皇后。由于維多利亞女王不喜歡長子,亞歷山德拉嫁到英國后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丈夫生性風流,亞歷山德拉即位之后也不加干涉,將全部心思放在子女身上。
愛麗絲公主
愛麗絲公主全名愛麗絲·莫德·瑪麗(Alice Maud Mary,1843年4月25日-1878年12月14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二女兒,黑森和萊茵大公路易四世的夫人。
黑森-卡塞爾王妃
克里斯蒂安那·羅伯特森繪制 黑森-卡塞爾王妃
亞歷山德拉·尼古拉耶夫娜女大公(1825年-1844年)稱黑森-卡塞爾王妃;是俄羅斯帝國沙皇尼古拉一世與亞歷山德拉皇后之女,奧莉加·尼古拉耶芙娜的妹妹,1844年黑森-卡塞爾伯爵弗里德里希,后死于難產(chǎn)。
比利時公主
比利時的夏洛特公主的父親是比利時里奧彼德一世,母親是法國公主路易斯-瑪利亞(第二個妻子),后來嫁給奧地利王子馬克西米里安,然后隨他成為墨西哥皇帝。
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皇后
克里斯蒂安那·羅伯特森繪制 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
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Maria Alexandrovna 1824-1880)是俄羅斯帝國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妻子。婚前是德國黑森-萊茵的瑪克西米利安娜·威廉明娜·奧古斯塔·瑪麗郡主(Princess Marie of Hesse and by Rhine)。瑪麗生育了六子二女,過度生育影響了她的身體,外加長子長女相繼夭折也摧垮了她的精神。丈夫亞歷山大二世情婦不斷,中年以后更是與年齡差不多是他女兒的多爾格魯卡婭公爵小姐公開同居更是讓瑪麗的生活雪上加霜,1880年瑪麗皇后去世一個月后,丈夫就按照貴庶通婚法,娶已經(jīng)為他生了三個孩子的多爾格魯卡婭公爵小姐為庶妻。
維多利亞女王
1842 夏維爾·溫特哈特繪制 維多利亞女王像
維多利亞女王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鼎盛、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zhuǎn)變時期,經(jīng)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制得到充分發(fā)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