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百年來旗鼓息,風流今見陸天游”,這是謝稚柳對陸儼少的評價。陸儼少先生的筆下功夫,曠世罕見,游歷山水,從不苦做速寫記錄,他說:“我外出游歷……只用眼睛看……要得山川神氣,并記在胸。”他作畫無論多大尺幅,從不起草稿,提筆就來,如唐代吳道子對玄宗所言:“臣無粉本,但默記于心也。”他作畫用一枝筆,從頭到尾,中間不換筆,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對毛筆天人合一般的使用。

陸儼少山水畫筆墨淋漓,氣韻生動,其獨特的筆墨語言表現形式,不僅蘊含著筆墨特有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因此備受各界的不斷的關注。筆墨審美和書法中的筆墨審美是相似的。繪畫和書法都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它們用統一的執筆方法,但是繪畫中的用筆到靈活了許多,因書法的妙境通于繪畫的,虛空中傳出動蕩,神明理透出幽深,既有抽象美又有韻律美,自然的流露出作者的精神氣質及其學問修養。所以說陸儼少的山水畫作品中不僅筆墨表現出了個性鮮明,同時他的書法用筆也為其山水畫添色不少,使其整個的山水畫風格獨具,多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他的山水畫筆墨中可以看出用筆以書入畫的方式,用墨大膽、雄健、流暢自然給人一種力量的感覺,并以鮮明的筆墨特色開創了“陸家山水”風貌。這不僅是他的筆墨的技法的表現,更主要的是他的山水畫中所富有的筆墨神韻感染我們,所以說陸儼少的山水畫中獨特的筆墨語言抒寫著濃郁靈變的思想意韻和藝術境界。

陸儼少是一位深入傳統有大膽的從傳統中走出來并勇于創新的畫家,他在遵循傳統功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變法。秉著一種“殉道”的精神,通過不斷的探索研究,他對筆墨的認識及其掌握的程度十分的透切與準確。雖然陸儼少的筆墨創新是以傳統筆墨為基石,但是他的筆墨語言已經超越了這個基石,提升到了筆墨抽象化的境界了,用筆墨語言來變現畫家個人的人格風度及個性情感了。陸儼少先生認為傳統的筆墨語言是一套規范性的程式化的藝術語言,這是經過前人先輩們不懈的實踐,加之不斷地提煉總結才得出來。

“峽江險水圖”無疑是陸儼少先生的一幀“生命意象”之象征。“峽江險水圖”之系列是陸儼少先生以山水畫為主要藝術載體的一維代表。這有如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黃胄畫驢,周昌谷畫羊一樣;這既是他們美術圖象之“強其骨”,又是他們藝術成就之標桿,或可比作,他們這些美術品是“曾經輝煌,而復歸平淡”的、又是信手拈來的神來之筆。

文化是積累而成的,所以不能中間隔斷的,就像科學技術那樣,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創造發明,對大自然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得到新的發明創造。所以傳統的筆墨語言是不會排斥個性化的筆墨語言表達方式,但是前提是必須在遵循傳統,及其扎下結實的傳統基本功。

由于深厚的筆墨功底及其對藝術有著極大的熱愛與追求,陸儼少的許多繪畫作品在感受和體悟大自然生活中得來的靈感和素材。但不是對自然生活的完全體現,而是對其對象化的概括與提煉。因此說筆墨語言的提煉也是隨著對自然對象的表達而形成的。

所以從陸儼少的山水畫的筆墨語言中我們總能體會到一種美感,這種美感獨特而質樸。在這方面,陸儼少做了很好的榜樣,他早年一直深入傳統的筆墨語言中,陸儼少的筆墨功底大多是從“四王”而來其中以學王翚為多,王翚為“四王”中路數最廣、筆墨功力最深,又較有個人見識的一位。中期,正當社會風氣的轉變,受寫生和創新風氣的影響,陸儼少有意識的疏離早期的傳統師古筆墨畫風,轉而追求用筆的多變、輕、重,追求墨色的變化和節湊感、韻律感。陰陽對比明顯增強,追求寫意性。他在用筆的輕重緩急中,中鋒用筆、順筆、逆筆、長線、短線的交替中,在點皴擦染中,在黑白,虛實關系中,抒發著自己的情懷,表達了一種強健的力感和自由、狂放的精神境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陸儼少的筆墨是從傳統向現代的跨越中具有鮮明時代氣息的藝術。他的山水畫作品,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富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陸儼少山水畫的筆墨充實著空靈,而空靈中又蘊含著真實,正是這種境界把萬物生命中最富有深刻意蘊的絢爛展示給了我們,使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畫功之外的靈氣。他以獨特的筆墨語言及其千變萬化的筆墨表現抒寫著人生的豪邁情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