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c Spiegler

黃雅君黃雅君
導言:新近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做出兩項決定:首先,自2015年開始將舉辦時間調整至3月13日到17日。由于藝術盛事日程提前,使得日歷剛翻到2015年,就給人一種腳步匆匆逼近的緊迫感。其次,巴塞爾宣布,委任黃雅君擔任巴塞爾藝博會亞洲總監,履職自2015年1月起。消息發布一周后,巴塞爾全球總監馬克-斯皮革勒(Marc Spiegler Spiegler)便攜新上任的亞洲總監黃雅君來華做市場考察。近年來巴塞爾對亞洲和中國市場格外關注,在2014整個一年時間里,Marc Spiegler曾幾度訪華。這次行程一樣鋪得很滿,白天見媒體,晚上見藏家,第二天還要去拜訪畫廊,令Marc Spiegler先生和黃雅君女士十分繁忙,此番接受雅昌記者采訪便在撥冗后匆忙展開……
王歌
香港巴塞爾:新總監履職
雅昌藝術網:作為巴塞爾全球的總監,您是處于何種考慮讓黃雅君女士接任香港巴塞爾的總監?
Marc Spiegler:作為香港巴塞爾總監的人選,有兩點是必須慎重考慮的:首先她必須熟悉整個藝術圈,其次要熟悉香港乃至整個亞洲藝術市場。如果你不熟悉這兩個領域,到了工作中再去學習,那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基于此,我們就放眼全球去找。可以說搜尋了藝術領域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地區的藝術圈都沒有放過,我們最終選擇了黃雅君女士。我認為,首先她熟悉巴塞爾博覽會需要打交道的所有藝術領域--包括畫廊、藝術家、藏家等等。她曾經運營過畫廊,知道畫廊需求是什么;她也做過策展人,也知道策展人想要什么,藝術家想要什么。她之前就曾與巴塞爾有過合作,作為我們東南亞地區的VIP經理,幫助我們開發東南亞地區的資源,因此和許多國家的藏家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因此,這也讓她知道藏家的需求是什么。作為巴塞爾總監,需要去理解與我們打交道的藝術圈內所有環節人群的需求,而不僅僅是單一人群的需求。
另一方面,還是強調地域性。盡管巴塞爾是老牌博覽會,但是在香港畢竟還很年輕,嚴格說來只有3年,所以還處在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從市場角度來說,我們招攬畫廊來參展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事實上大家都很熱情,我們每年收到大量的申請。然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發展并且抓準亞洲市場的脈搏,知道亞洲想要什么,并且在全球其他地區推廣和發展亞洲藝術。黃雅君女士在這方面很有經驗,我覺得她是最能勝任此工作的。當然了,巴塞爾博覽會本身的世界網絡資源就非常豐富和可以利用,但我相信,黃雅君女士能夠更好地理清亞洲藝術市場成長的脈絡。
雅昌藝術網:那么黃雅君女士,巴塞爾博覽會憑借著對您的無比信任向您伸出了橄欖枝,您是否覺得驚訝?加入巴塞爾對您來說的意義是什么? 黃雅君:是啊,當我接到Marc Spiegler打來的電話談及此事時,心中確實是十分驚訝,因之前從未想過!我考慮了一陣子,Marc Spiegler也很有耐心,一直在跟我講解,幫助我適應新職位。能夠成為巴塞爾亞洲區的新總監我覺得十分榮幸,同時也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去學習。這是一份既讓人興奮又非常富有挑戰的工作。同時讓我覺得欣喜的是,巴塞爾是一個非常棒的團隊!每個人都十分擅長自己的工作,所以能夠融入這個團隊之中讓我覺得十分榮幸。
雅昌藝術網:我從您的簡歷中獲知,您已經和巴塞爾有過兩年時間的合作,那么之前您主要為巴塞爾做的是什么?此次加入巴塞爾并擔任亞洲區的總監,您覺得自己能為香港巴塞爾帶來什么?
黃雅君:我以前是巴塞爾東南亞地區的VIP經理,主要為巴塞爾在東南亞各國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發掘一些客戶資源,維護客戶關系。所以,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接任亞洲區的總監,也不算“空降”。當然了,VIP經理并不參與巴塞爾博覽會的運作,所以整個巴塞爾博覽會的運作我還是有幾分陌生的。對我來說,早就知道巴塞爾博覽會意味著什么,我們的身份、目標、下一步往哪里走?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等等。但是,既然身為巴塞爾亞洲區的總監,我需要更進一步地去學習巴塞爾博覽會的整體是如何運作的,去參與香港巴塞爾博覽會的發展。至于我將來想要做什么?首先,當然是要保持香港巴塞爾本身的高質量。剛剛Marc Spiegler也說到今年是香港巴塞爾的第三年,僅僅從這兩年畫廊申請的數量以及越來越多的參觀者和VIP客戶,我們就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并且要繼續往好的方向發展。另外,從過去兩三年的時間來看,香港畫廊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在不斷壯大。看看博覽會展位每年展出的情況,你都會有以外的驚喜!你認為已經看到最好的情況了,但每年你都能發現更好的!對于西方畫廊來說,他們也見識到了亞洲畫廊的實力。很多人會說,亞洲畫廊大多比較年輕,但是一起展出時就會發現,亞洲畫廊和西方畫廊也是齊頭并進的。藏家也同樣看到了這一點。同時,以前很多西方畫廊都認為亞洲的藏家可能對西方藝術品的興趣一般般。但是來到這里,他們會發現亞洲有很多非常好的藏家,他們不僅對西方藝術感興趣,對一切藝術形式都感興趣。對于我來說,我想做一個國際化的平臺,促進東西藝術的交流。這是我特別想做的,既是我的切入點,也是我的目標。今年也是如此。你也知道我們將日期提前到了3月,所以準備的時間要縮短,但并不影響這次將有大批的西方藏家和畫廊過來。
評審機制:“畫廊選畫廊”
雅昌藝術網:Marc Spiegler剛剛也提有非常多的畫廊想要加入巴塞爾,對畫廊來說最關切的就是:巴塞爾究竟是如何審核這些畫廊的?
Marc Spiegler:我們的評審機制在巴塞爾、邁阿密以及香港都是一樣的。我們在瑞士已經有45年之久,邁阿密是12年,香港今年是第三年。參展畫廊主要由評審委員會來篩選,我們會跟主要的評審委員坐在一起開會并且給出建議,但是我們并不投票,畫廊選擇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在評委會。這個評審委員會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廊負責人組成的,這個評審團的成員都是公認的最有公信力和學術基礎的畫廊負責人,所以是“畫廊選畫廊”。同時我們也會考慮地域性,評選委員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廊,每個藝術領域都會考慮到。這個評審委員會分為好幾個組,其中一組是主評審委員會,另外有兩個專家評審年輕畫廊,還有一個專家評審近代作品。每個地區的評委會是不一樣的,在巴塞爾我們有六位專家,邁阿密有9位。而且每一年多多少少也都有些調整。
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遴選委員會來自世界知名畫廊,其中包括新加坡泰勒版畫院的余惠美(Emi Eu)、孟買Chemould Prescott Road的Shireen Gandhy、首爾Kukje Gallery的Suzie Kim、東京Scai The Bathhouse的Maho Kubota、紐約及香港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的慕德偉(David Maupin)、北京及琉森的麥勒畫廊(Galerie Urs Meil??e)的Urs Meil??e、米蘭及倫敦Massimo De Carlo的Massimo De Carlo、廣州及北京維他命藝術空間的張巍。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的評選委員為東京Take Ninagawa的Atsuko Ninagawa、都柏林mother's tankstation的Finola Jones。至于蘇黎世Galerie Gmurzynska的Mathias Rastorfer則為現代藝術擔任評選。
我們會保證各個地區的藝術、藝術家都有所體現,但是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的是,在香港畫廊的錄取率大概是40%、邁阿密大概是35%、 而瑞士大概是30%。雖然三地的博覽會舉辦時間和長短有所區別,但是在畫廊競爭度上是差不多的。香港博覽會今年大概有260家畫廊,數量較去年減少,因為我們決定少做一些小的展位,而多做幾個大的展位。瑞士也是一樣,瑞士巴塞爾畫廊數以前一直是305家左右,但今年將減少到285家。所以我們并不想招攬更多的畫廊,我們想要減少數量,但是展位的質量有所提高。這樣會加強競爭,加強競爭有助于畫廊提高質量,畫廊想要一直留在巴塞爾中,就必須在每一年展出高質量的作品。如果你今年做得不好,明年就可能會被排除在名單之外。
雅昌藝術網:巴塞爾如今在三地都設有博覽會,那么在打造這三地博覽會的時候,有什么區別么? Marc Spiegler:
我們每個博覽會的個性特征還是有區別的,我們的目標也是不一樣的。在香港,我們要求委員會篩選上來的畫廊至少要有一半是來自亞洲或者說在亞洲有分支。在邁阿密和巴塞爾我們并沒有明確要求過,很自然,在邁阿密就有一半以上的畫廊來自北美及拉美;在巴塞爾,我們有超過半數的畫廊來自歐洲。當我們決定拿下香港的博覽會,我們便開始梳理巴塞爾及邁阿密的成功經驗,我們發現盡管這些都是重要和成功的國際性展會,但是對當地區域的展示還是需要特別強調的。如果你有大量來自本地區的畫廊,那么不用你召喚,你自然就會吸引很多來自當地的藏家。如果我們在香港地區展示75%以上的西方畫廊,那我們必定不會得到太多來自當地的支持,我們來到這里也不會那么受歡迎。我們需要讓當地的畫廊認為香港巴塞爾是他們自己的展覽會,是亞洲的藝術盛會,這樣這些當地的畫廊就會盡心盡力。
同時,剛剛說到我們的評審機制,在組建評審委員會的時候,我們也會考慮引進更多的亞洲各個區域的畫廊。這也是我們組建評委會的基本原則。各個地區、各種藝術類型都要有專家。我們不僅僅需要畫廊專注于西方藝術或者中國藝術,我們也需要畫廊了解中東甚至是非洲藝術。
巴塞爾的未來:不一定局限于博覽會本身
雅昌藝術網:黃雅君女士,博覽會作為一個為畫廊提供的平臺,您是怎么看待巴塞爾博覽會的平臺價值?
黃雅君:亞洲領域是個非常大的范圍,從地理上來說,從土耳其以東一直到新西蘭。這里包括了遠東、近東、中東,文化差別也都很大。從我之前作為一個香港巴塞爾的參與者,到與巴塞爾合作成為他們的VIP經理,再到今天成為亞洲區的總監,我認為這個平臺的最大價值是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吸引來了亞洲所有或者說幾乎所有與藝術相關的人士。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平時,如果你生活在中國,你就很難了解到中東地區正在發生著什么。而在香港巴塞爾我們展現了亞洲藝術的方方面面,它讓你知道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的藝術圈正在發生些什么。盡管每年所展示的畫廊是不同的,畫廊所展示的藝術家和作品也是不同的,但無論哪一屆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亞洲藝術的方方面面。你可以知道其他地區的畫廊在做什么,你同樣可以知道其他地區的藝術家在做什么。這是大家了解彼此的絕佳機會。如果你是一個西方藏家,剛剛介入亞洲藝術圈,試圖理解亞洲藝術是什么樣的,那么香港巴塞爾就給你提供了最好的學習機會。巴塞爾博覽會其實是拉近了各地區藝術圈的距離。
Marc Spiegler: 我想補充幾句。人們通常對博覽會的理解是:這里是畫廊集中起來展示或出售藝術品的地方。這是實話,但是更具體一點來說,或者更理想的說法是,畫廊來博覽會是為了出售藝術品給之前所不認識的藏家、買家。如果博覽會的工作做對了,那么畫廊來此的收獲更多的是自己的通訊錄里又多了很多有用的名單;再好一些,你已經和這些新名單上的人做成了生意。我認為用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去解讀香港巴塞爾--它是一個搭建中西交流的橋梁。正如黃雅君剛剛所說,亞洲是個非常大的地區,與其說是搭建中西方的橋梁,可能更多的搭建亞洲內部交流的橋梁。舉個例子:日韓和西方一直有比較好的聯系紐帶,所以如果西方發生什么,他們會很快知道。但中亞發生什么,他們卻不一定知道。他們了解英國遠比了解印度要多得多!同樣的道理,一些中國的藏家如今想要擴展收藏面,他們可能會去了解美國、歐洲,而不是去看澳大利亞!所以將亞洲地區都集中到了一起,你會不經意間發現一些你之前忽略的。如果不是香港巴塞爾,可能他們之間很難有交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我們經常問自己,我們到底能為畫廊做什么?我們希望能夠最大程度上予以畫廊來自各個地區的曝光及支持。 雅昌藝術網:巴塞爾博覽會如今已經成功在巴塞爾、邁阿密、香港三個地方搭建了博覽會的交流平臺,不知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還會去開拓其他地區么?
Marc Spiegler:其實是這樣,我們的擴張是有局限的。我們之前一直在關注亞洲藝術圈正在發生什么,非常近距離地觀察。但是進駐香港,卻需要等到一切條件具備。我們確信我們在這里可以找到足夠優質的藝術資源,并且足夠多的來支持我們的博覽會。因為以巴塞爾的品牌絕對不是什么質量的藝術都可以代替的,必須是最好的。所以暫時我們還沒有找到其他地區有足夠數量的藝術精品來支持巴塞爾博覽會。當然,我們不排除跟其他博覽會的一些合作。但是除了博覽會之外,其實我們也在嘗試做些其他的,我們將會舉辦一些講座、基金會等等活動。我和黃雅君很快就會去香港給新藏家做一個講座,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做這種嘗試。所以以后的機會會越來越多,所能做的事情的可能性也是越來越大。網絡時代也發展得特別迅速,使得很多東西都成為可能。所以圍繞巴塞爾博覽會或者說是打造藝術市場,我們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將來不一定局限于博覽會本身,而是致力于打造一個更好的全球藝術市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