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聾啞孕婦生小孩,不會手語不好溝通怎么辦?湖南一醫院的一名男麻醉師選擇用漫畫的形式和她進行溝通,手術成功了。這名男麻醉師的漫畫在網上傳開后,他火了。一幫妹子在微博上喊著要嫁給這樣的暖男,我的一些醫生朋友開始琢磨,是不是也應該去學畫漫畫什么的,說不定哪天也能享受到這樣眾星矚目的厚待,而不是整天忍受他人的冷嘲熱諷和白眼。
其實漫畫的“威力”早已得到驗證,君不見電視網絡上交通法規、文明禮儀等諸多生澀內容早已用漫畫的形式來普及和宣傳,效果甚佳。就連政務部門也知道漫畫的好處,此前中紀委征集廉政漫畫,銀川組織部用漫畫宣傳換屆政策都引來不少好評。
但小小漫畫真有如此“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相信明天開始各大小城市的漫畫培訓班都會一下爆紅,而報名培訓漫畫的不只會有醫務工作者,可能還會有城管之類平時頗不受人待見的角色。
但,醫患關系如此緊張的當下,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小麻醉師居然能收獲那么多的贊,難道僅僅是因為一個帥哥會畫漫畫嗎?
仔細看該麻醉師的漫畫,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生產過程中麻醉手術前后的一些告知和溫馨提示。但因為針對的對象是一個聾啞孕婦,這就讓人感覺很溫馨了。聾啞人的看病問題在全國很多城市都還是一個難題,因為溝通困難,手語不普及且很多醫院并未配備專業的手語翻譯人員,導致聾啞人在醫院往往遭遇比普通人更難堪的困境。
而這個男麻醉師,在他的漫畫中,能夠讓人感受到不僅是來自醫生專業的告知,更能感受到的是醫生的溫情和體貼,這正是醫患關系中讓人吐槽不少的“稀缺品”。而對弱者的尊重和關愛則更打動人心。由此可見,漫畫只是一個道具,重要的是它背后承載的是什么。醫生對病人心中有愛,才能有充滿愛的作品,無論這作品是一幅漫畫還是一聲問候。
有的漫畫如劍,針砭時事,刀刀見血;有的漫畫卻如火,驅趕嚴寒,帶來溫暖。有的漫畫能夠挑起一場戰爭,有的漫畫能夠成就一位政治家,有的漫畫能夠成就一個國度,有的漫畫能夠圓滿一個愛情,有的漫畫能夠讓人看清世間百態,有的漫畫亦能夠讓人認識一個醫療界的“暖男”。
眾所周知,把“萌萌噠”的漫畫用得最好的是日本人,在日本,無論是政界還是民間,隨處可見用得恰到好處的漫畫。但在日本,聾啞孕婦進醫院卻不需要麻醉師臨時畫出如此有愛的“聾啞人剖腹產術”。
因為并非人人都能畫漫畫,也并非所有的聾啞人都識字,他們需要的不只是愛,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全面覆蓋的殘障人士社會保障系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