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兩周的水墨印象——女畫家龐佳麗教授山水畫展,日前在保定市德鋆堂落下帷幕,眾多收藏家、企業家業、內同行和數不盡的書畫愛好者共同享受了一場全新的視覺盛晏。
龐佳麗現為中國老子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北方畫院副秘書長、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先后師從藝術大師石虎、美術大師劉耕濤、劉運君等。其作品發表于《大眾文藝》、《鑒寶》、《藝術家風采》等多家知名報刊,作品多次參加各級畫展,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熱捧。

龐佳麗教授山水畫展共分兩個展廳,集中展出龐佳麗近年來的部分代表作。展廳內多為山水水墨畫,《春山溪雨》、《太行之秋》、《春雨漓江》等作品都為觀展者留下深刻的印像。用保定燕南書畫院院長鄭二發的話說:“龐佳麗的作品筆觸細膩、素雅,有一種沁人心脾、牽動心靈的美麗,形式、意境、氣韻能夠有機融合,畫風別具一格,很值得人學習”。

作為一名才女畫家,龐佳麗對繪畫藝術有著不一樣的感悟,不一樣的解讀,不一樣的表現。她初學歷史,后攻文學、美學,最終由抽象的理論跨出,走上繪畫創作道路。她的畫風既有女性的嫵美靈性,顧盼生姿,清新飄逸;更有個人感情的張揚,情緒的宣泄,哲學的思考。隨著水墨滲化,平實之中個性盡顯,雖不嘩眾邀寵,不喧囂奢華,但卻揮灑自如,輕盈流暢,唯美可人,外行看得懂、有韻味,內行有思考、有特點。這也正應了那句老話:“畫如其人”。只有當畫家自身的修行和造詣達到了某種境界的時候,這種超凡脫俗的意境才能在畫里畫外隨意的彰顯。
正如《藝術與價值》雜志主編石智勇所言:看龐佳麗的山水畫,我們無不為她那別具一格的畫風所吸引,她的山水作品用筆空靈灑脫,穩重而大氣,一筆一劃無不滲透著畫家的靈氣。形成了動與靜、輕與重、剛與柔獨特的語言。龐佳麗的山水與別的山水畫家不一樣,在潛形象中寫意立命、求神氣、求禪味。初看她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細細品味會越來越有味道,無論一山一石一屋一樹都各有其靈性,各有其神韻,親切而自然,觸手可及,呼之欲出,為畫面帶來了生氣和深意。

著名美術評論家、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校長王春元教授提起龐佳麗更是贊不絕囗:龐佳麗的山水畫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是她不畫名山大川而是把平時常見的最熟悉的一草、一樹、一石等很隨意地組織在一起,不刻意構圖,卻無意中透露出天趣與稚拙。沒有傳統功力的束縛,恰恰更能發揮作者的天性。用筆空靈、松動,用墨隨性自然,這也正是她的畫能引人入勝的地方。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袁道之教授還專門寫評論推薦龐佳麗的山水:稱她的畫所透露出的天趣在于,追求“不似之似”,其畫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就生動活潑地體現出她的繪畫稟賦和獨到的繪畫視角。她那別具一格的畫風,用筆空靈,揮灑自如,用墨隨性,委實是引人入勝,甚至可以說是大氣磅礴,在輝煌壯麗的山河景色之中,畫家的靈氣躍然畫卷,里面所蘊涵的神韻形成了剛柔相濟的巨大魅力。探求佳麗女士山水中的深刻寫意,那種神氣盎然的大意境,那種意存高遠的深禪味,的確讓人耳目一新,畫中的一山,一石,一屋,一樹,無不具有靈性,蘊藏神韻,你簡直觸手可及,甚至于呼之欲出,那時,你只能屏住呼吸,靜靜地領略這種天人合一的奇妙畫境。

更有評論家稱:龐佳麗的山水,雖然沒有氣勢恢宏的蕩氣回腸和劍拔弩張,卻象一闋闋的宋元小令,有一種沁人心脾、牽動心靈的美麗,在小中見大的追求中體現著高貴的雅致和淡淡的情思。就像一曲曲來自心底的絲竹在紅塵滾滾的某個片刻悠悠地浮上心來。那不是高昂的呼號,而是夕陽下的一片遙遠的戀情,朦朧的讓人心醉。

龐佳麗教授此次山水畫展,得到了河北大學、河北美術家協會、保定市委宣傳部等領導的一致好評。藝術界、收藏家、企業家、媒體對梁彩媚的作品給予了充分肯定。網易、長城、中國網等眾多主流媒體對畫展龐佳麗教授山水畫展都進行了重點報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