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看我的網路作品導覽吧,它是我簡單的經紀代理人。”廖繼英拿出宣傳單,指著上面的幾個網絡地址告訴記者。
廖繼英是個會“自我營銷”的畫家,他的作品除了上傳臉書之外,還很貼心地開辟微博、百度空間進行展示、推廣,因為兒子讓他做“全方位的畫家”,不止是臺灣,也要讓大陸人知道。
這次來廈門參加文博會的活動,廖繼英隨身帶了4幅畫,這是他的近作,將在他明年于臺灣“國父紀念館”和臺灣藝術教育館的兩次個展上展出,此行順帶來宣傳。
創作:畫最熟悉的臺灣
廖繼英屬于學院派畫家,大學念美術系,畢業后教畫畫,現為專業畫家。
翻開廖繼英的作品年表,可以看到他這兩年來作品非常多。對此,他有個非常浪漫的解釋:“2013、2014,諧音‘愛你一生一世’,所以我這兩年創作力特別豐富,因為這是一生一世的事。”
我們看他這兩年的創作,畫基隆港,畫淡水紅毛城,畫八斗子漁港,畫烏來吊橋……走遍臺灣各地,留下創作印跡。
“一個畫家的敏感度是透過眼睛所看、心里所想,把想要表達的東西透過畫筆,透過形、色、線表現出來。”廖繼英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時說,他立足臺灣,耕耘臺灣,因為這是他最熟悉的土地。
愿景:能到大陸來辦展
這次是廖繼英第一次來廈門,雖然是初次見面,但他對這個城市“很有想法”,因為讓他感覺很親切。
而到周邊游覽土樓時,廖繼英“更有想法了”。他說,“那種直接看到的感動是沒有辦法用言語表現出來的”。所以,他畫了幾張小品,抽象而藝術。
這次的廈門行更加深了他將來出圖冊的想法,書名他都想好了,就叫《一個畫家眼中的中國》。“我已經到過海南、江蘇、上海等地,大陸每個城市都不一樣,我想把每個城市的風景,通過我的畫筆畫下來,看我們腳踏的這片土地是怎樣的。”廖繼英說。
這件事他自己說會“鋪陳比較久”,因為想走的地方太多了,新疆、內蒙古、云南等等,“走個十年總應該可以畫完吧”。
除了畫大陸外,廖繼英也希望有天能到大陸來辦展,這也是他長期的計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