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拍,當代水墨搶占市場的重要份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當代水墨。“當代水墨”到底為何,與傳統水墨有什么區別,學術界也爭論。從材料上界定當代水墨的藝術家依然還沿用了水墨、毛筆、宣紙、印章等,有人便認為,當代水墨是利用水墨工具來傳達一種當代的藝術形式,有人認為“當代”是一個時間概念,當下的都屬當代,非古代傳統水墨畫。綜合來說,當下正熱的“當代水墨”一方面泛指當下發生的水墨藝術形式,另一方面其在觀念上兼具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形式與特征。
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里,從香港蘇富比、佳士得到內地的保利、嘉德,各大拍賣行都開設當代水墨的專場拍賣,很多拍賣行為當代水墨藝術單獨成立部門。本次秋拍已是香港蘇富比第三次做當代水墨的專場,拍賣總成交額達2,480萬港元,超出拍前高估價近一倍,成交率高達95%。其中八成半拍品均以超越高估價成交。而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中國當代水墨夜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當代水墨夜場59件拍品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中共斬獲6450萬元的成績單。與本季秋拍其他已結束的場次相比來看,當代水墨這個近年來持續火熱的市場板塊持續“理性化”。高價位拍品遭遇市場考驗的同時,也有拍場新的推力產生。

富足圖卷設色紙本李津2007年作
今年秋拍中,當代水墨的部分出明確較為明確的風格趨向,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水墨藝術凸顯其市場價值。蘇富比、佳士得由于其海外背景,也在關注具有西方特征的水墨藝術,“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希望推廣的是當代水墨的世界性。所以我們不希望只放在一個地區或者是只賣最受歡迎的藝術家的東西。我們應該給我們的藏家呈現不同的東西,例如,劉國松--他的作品可以輕易達到幾百萬。但可能有一些也還不錯的畫家,但因為沒有太多人認識,缺少了一定的活動,他可能是在美國、在歐洲,也許在大陸等市場上還不是很有名,然而這些藝術家卻是我們真正需要去關注的。”石嘉雯說。
針對中國的當代水墨市場,很多藝術家都以逐漸進入國際視野,例如梁銓、谷文達、李津、徐雷等新水墨藝術家,在美國、歐洲都有其市場的關注度。例如保利今年舉辦的專場“延展--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當代水墨”呈獻李華弌、陳瑞獻、李津、徐累、朱偉、盧輔圣、馮鐘云等具有“國際視野”藝術家的重要作品,拍品共計11件,總成交額2918.7萬元,成交率為72.73%;“水墨SHUIMO”專場主推吳冠中、晁海、梁銓、谷文達、魏青吉等人的作品,共計34件作品,成交率為73%,拍場總成交2370.2萬元。其中一些藝術家在國外活動非常活躍,今天凸顯其市場的熱度,這些“墻外開花”的藝術家,逐漸在今年也開始在國內的藝術市場顯現出來。例如朱偉、李華弌、馮鐘云等藝術家,很早年進入國際視野。例如馮鐘云,今年北京保利秋拍馮鐘云2014年《墨》43.7萬成交,刷新其個人記錄。

墨竹四屏鏡心水墨紙本馮鐘云2014年作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實驗水墨,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并作為′85美術新潮中最激進、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分,它擺脫了傳統的束縛,所表現出來的粗暴和肆無忌憚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實驗水墨領域代表畫家作品自然在此專題中不可或缺,如張羽《指印》、魏青吉《無題》、張進《東方》、王天德《孤山》等。新工筆整體趨于理性,相對比較穩健,年輕新工筆藝術家逐漸開始嶄露頭角。新工筆的代表人物徐累市場堅挺,今年秋拍在中國嘉德秋拍《2012-2013》作品拍的1840萬高價,刷新其個人記錄。

霓石(四聯作)絹本彩墨徐累2012-2013年作
而今年當代水墨中,傳統題材水墨與書法板塊雖頻頻高價落錘,市場反饋來看更加具有選擇性,北京榮寶的“中堅力量”專場中,沈鵬2006年作《沁園春?雪》430萬落槌,最終以494.5萬元成交,創下個人拍賣新紀錄。“國際視野”專場中,陳瑞獻2013年作《八大山人畫像》1800萬落槌,最終以2070萬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水墨SHUIMO”專場中,晁海《2014系列之二》380萬落槌,最終以437萬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成交記錄。

沁園春·雪鏡心水墨紙本沈鵬2006年作
綜合來看,當代水墨部分逐漸占據更重要的市場份額,但是藏家對藝術家的甄選也越來越謹慎,并趨于國際化。由于當下國際化的趨勢,用保利當代水墨主管唐莉莉的話說:“市場也正在尋找一種傳統與當下、中西兼具的東西。”而當代水墨則恰好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它不僅結合了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視覺藝術的優勢,又兼具當下人文情感,同時當代水墨價位相對處于較低位置,被資金關注到也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