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瑰寶——壽山石,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顏色豐富多彩,富有光澤,硬度較低。壽山石已成為中外交往及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梁之一。

黃功耕00014號拍品 壽山芙蓉石錦鱗神游擺件
優美的壽山石藝術品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僅有助于物質文明,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精神文明事業的發展。它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益壽延年。
據悉,尚品潤博第四屆“尚品美玉”中國當代玉雕名家精品拍賣會即將在北京天安天地珠寶藝術匯舉錘。
預展時間:2015年1月7日---1月10日(10.00-18.00)
拍賣時間:2015年1月11日13:00
預展地址:北京天安天地珠寶藝術匯(北京市西城區西絨線胡同28號天安天地珠寶藝術匯)

黃功耕00015號拍品 壽山荔枝凍石天蹤靈趣擺件
本屆拍賣會較往屆有了新的突破與創新。增加了壽山石專場,匯集了林亨云、林飛、林元康、郭功森4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銓俤、黃功耕、楊慎魁、陸祥雄、陳訓平、林洪、石醉等十多位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及大師們精心雕琢的精美作品。
壽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價值連城的壽山石工藝品外,其本身的質地、紋理、顏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極具收藏的價值。比如說壽山石中的田黃石,因為有“易金十倍”的價值,收藏一塊田黃石,便是一個資產的“保險箱”,也可以說是財產數量的象征。因此從古至今不斷有“千金買田黃”或是“萬金買田黃”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為了藝術的欣賞。

林清卿00006號拍品 壽山田黃石薄意擺件海棠
一、壽山石的形成
壽山石形成于一億多年到兩億多年前之間,那時壽山一帶發生劇烈的地殼變化形成火山噴發。壽山石本身也是火山巖活動的結果,但是它這種火山巖比較特殊,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噴發,只是小規模的火山巖漿在活動,并且跟地下水、地下礦物質 進行混合,形成一種物質叫熱液,這種液體通過石頭的斷層縫隙擠壓漫漫地滲透出來,后來凝固就形成了壽山石,因此壽山石長在巖層夾縫中,不可能一座山、一整片地開采,只能從石縫里面慢慢地尋找。由于壽山石開采困難而又稀有,因此顯得特別珍貴,尤其是田黃石一般人難以得到。壽山石現在已是不可再生資源了。

石卿00040號拍品 壽山田黃石擺件 秋山行旅
二、壽山石的分類與質地
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 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經過1500年的采掘,壽山石涌現的品種達一百多種。
田坑石 又叫“田黃石”,產于壽山村總面積 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壽山溪底及溪旁水田至巖面約10余米厚的沖積泥沙層中。田黃石無根可璞,無脈可尋,極為珍奇稀有。黃田石是田石中最常見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石種。田黃的共同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剔透,且有細密清晰的蘿卜紋,材質溫潤凝膩,在軟質雕刻石中居第一品。田黃石又被尊為“石中之王”、“石帝”,是世界特有的“軟寶石”,其藝術價值及收藏價值都備受世人關注追捧,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水坑石 產于壽山溪上游坑頭占之麓的溪旁, 深邃莫測,開采困難,產量極微。因此今日市場上所見水坑石佳品,多系百千年前的舊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凍”之說。水坑石是壽山石中各種徑凍石的薈萃。水坑石多為透明 狀晶體,通靈凝膩,富有光澤。
山坑石 分布于壽山、月洋兩條山脈的巖層中,石質各具特色,多以產地命名,或以色相取號。如高山石,紅、白、黃、紫、黑、灰各色俱備, 而每色中又有濃淡深淺之分,名目繁多。都成坑石以產地命名,質堅通靈,名冠山坑之首。近年出產的善伯洞石和荔枝洞石晶瑩嫵媚,前所未見。月洋系產石僅十余種,其中最佳麗的神品,要稱芙蓉石,芙蓉石被稱為中國“印石三寶”(田黃、芙蓉、雞血)之一。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頂峰,石質極為溫潤,凝脂,細膩,雖不甚透明,然雍雅盡在其中。同時,芙蓉石亦是壽山石中一大石族,以色劃類,分為紅芙蓉、白芙蓉、黃芙蓉、芙蓉青、紅花凍芙蓉;又有以洞分類者,稱將軍洞芙蓉、上洞芙蓉等。此外,還有旗降、月尾、吊筧、柳坪、峨嵋等。

林飛00030號拍品 壽山芙蓉石擺件 綄紗女
三、壽山的歷史和現狀
由于壽山石“溫潤光澤,易于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作雕刻的材料, 1954年,從福州桃花山南朝(公元420~589 年)墓葬出土的壽山老嶺石刻制的石俑“臥豬”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壽山石雕實物。由此可見,早在1 500多年前,壽山石就已被開采利用。元明之間,以“花乳石”治 印盛行,壽山石章應運而生。同治年間的潘玉茂、林謙培繼承楊、周之 法,各自發展形成“西門”與“東門”兩支藝術流派, 影響深遠。“西門派”以刻制石章為主,造型古樸, 刀法渾化,追求傳神韻味。“東門派”以刻制圓雕為主,善于利用石形與俏色,刀法矯健,講究層次縱深;清朝宮廷收藏壽山石雕甚豐,以乾隆皇帝御用的“田黃三連章”最為珍貴,堪稱國之瑰寶。傳說乾隆皇帝祭天時,置大田黃石于供案之中, 寓意“福、壽、田”,祈求福壽連綿,江山萬代。又傳說慈禧太后的田黃石章,常藏于貼身的兜內。這個時期 田黃石身價百倍,上至皇族,下達庶民都視為珍 寶。壽山石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其它彩石類 所望塵莫及的。建國后,合作化組織使各流派藝人匯集一起, 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使壽山石雕技藝得到快速發展。當今,作為藝術的壽山石雕本身,可以說不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