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書畫秋季拍賣即將落下帷幕,從目前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今年春秋兩季書畫行情很不樂觀,整體表現明顯不如往年,成交總額和成交價顯著下降,連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名家作品也鮮有出色表現,僅部分拍成交尚可。現將一些較有特色,且成交價稍高的品種整理出來,也算為今年的疲弱的書畫行情留下一鱗半爪。
在保利香港春拍中,美籍華人畫家崔如琢2006年創作的《丹楓白雪》手卷驚艷亮相,以1.84億港元的超高價拍出,刷新本人成交紀錄,成為今年春拍唯一超億元的中國畫拍品;在中國嘉德春拍中,黃賓虹的《南高峰小景》以6267.5萬元成交,創畫家本人作品成交新紀錄、“清四僧”之一的弘仁畫作《西園坐雨圖》以5347.5萬元成交、張大千的《趙大年湖山清夏圖》以4600萬元成交、齊白石的《花蟲人物冊》和《紅鶴》分別以4197.5萬元和3680萬元成交;在北京保利春拍中,齊白石的《花鳥四屏》以5577.5萬元的高價拍出、文同、蘇軾(傳)的《墨竹卷》上有從宋末到晚清的十八位名家題跋,以4255萬元成交。

張大千的《驚才絕艷》
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張大千的《驚才絕艷》以2500港元起拍,最終以6620萬港元高價成交;在中國嘉德秋拍中,黃胄于20世紀60年代創作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主題性作品《高原子弟兵》以3887萬元成交、賴少其《夢游黃山西海門》以3910萬元成交;在北京匡時秋拍中,黃賓虹的《江山臥游圖》成交價達到4830萬元、徐悲鴻的《十二生肖冊》也以4600萬元成交、何海霞的《岸巖千壁立》以2300萬元拍出;在北京保利秋拍中,經《石渠寶笈》著錄的乾隆帝御筆《白塔山記》表現最為出色,以1.1615億元的天價成交,也成為今年秋拍中國書畫成交價唯一過億元的拍品、吳昌碩的《花卉屏風十二扇》以3852.5萬成交、李可染的《千巖萬壑》以3795萬元成交。此外,遞藏脈絡清晰,流傳有序的明末清初畫家王翚的《太行山色》手卷,以3220萬元成交。
縱觀2014年中國書畫市場拍賣行情,正處在不斷的回落調整中,投資者的觀望情緒較為濃厚,加之經前一輪牛市的起伏后,投資者普遍回歸理性,拍賣行即便征集到好的書畫作品,也未必能在拍場上吸引到真正的買家,這就決定了整個藝術市場回歸正常和理性還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預示著書畫市場的調整仍將持續二到三年。今年的書畫行情雖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有兩大特征值得人們關注:一是在書畫精品資源十分稀缺的情況下,一些拍賣行開始挖掘、開發新的熱點,特色專場在今年秋拍受到重視,如中國嘉德今年秋拍率先推出首個王鐸精品書畫專場,受到買家的青睞。二是中國當代水墨畫異軍突起,年輕藝術家作品備受追捧,如保利秋拍首次亮相的“中國新繪畫”專題表現搶眼,專場4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為今年秋拍第一個白手套專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