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書簡》這本書,收錄了傅雷上世紀三十至六十年代致友人的書信269通,收件人包括黃賓虹、劉抗、巴金、杰維茨基(傅聰鋼琴業師)、梅紐因、宋奇(宋淇)、夏衍等名流。老一輩人寫起信來,既是日常功課,也是生活美學。每每捧讀,心生感激和感慨。傅雷一生勤于寫信,從不敷衍,留下了自己的生命痕跡,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最真實的傅雷。
書里收有22通給新加坡“國寶”畫家劉抗的信件,時間跨度從1936年7月1日到1965年9月26日。劉抗是傅雷的摯友,兩人1928年初識于巴黎。1933至1937年,劉抗在上海美專任教,這幾年,傅劉兩人來往密切。給劉的22封信中,最有價值的是寫于1961年7月31日的大約七千字長信。信里談了他對中國畫用筆(線條)和用墨的見解,更直接點名指出眾多著名畫家的不足之處。他認為吳昌碩靠的是“金石學”的功夫,把古篆籀的筆法移到畫上來,所以有古拙與素雅之美,但其流弊是干枯。認為“白石老人則是全靠天賦的色彩感與對事物的新鮮感,線條的變化并不多,但比吳昌碩多一種婀娜嫵媚的青春之美。”傅雷對吳齊兩人的總體把握實在精辟,“古拙與素雅之美”、“婀娜嫵媚的青春之美”,這樣的用詞也很到位。齊白石來自下層,接地氣,懂得世俗情趣,滿紙鮮活,與吳昌碩的“枯藤老樹”形成對照。
傅雷接下來的話,就不好聽了:“至于從未下過真功夫而但憑禿筆橫掃,以劍拔弩張為雄渾有力者,直是自欺欺人,如大師即是。還有同樣未入國畫之門而閉目亂來的,例如徐××。”傅雷給劉抗的信里多次提到劉海粟,但不用實名,均以大師替代。可以確定這里的大師就是劉海粟,徐××顯然就是徐悲鴻。
傅雷和劉海粟,兩人早期關系不錯,互為欣賞。之后漸行漸遠,最終因處理“張弦后事”問題徹底絕交。傅雷總覺得劉海粟“一輩子未懂得(真正懂得)線條之美。他與我相交數十年,從無一字一句提到他創作的苦悶或是什么理想的境界。你想他自高自大到多么可怕的地步。”可見,傅雷容不得藝術家自我滿足、沒有理想。
這封信里還批評張大千,說他“是另一路投機分子,一生最大本領是造假石濤,那卻是頂尖兒的第一流高手。”并說大千自己的創作“往往俗不可耐,趣味低級,仕女尤其如此。”說到大千,他順帶褒揚一下溥儒,稱溥的花鳥畫品位高出大千多多。
傅雷最推崇的畫家是黃賓虹,在此不贅;對白石老人他也稱贊;另一個入他法眼的是林風眠。此信未提傅抱石,不知傅雷如何評價傅抱石?有資料說傅雷書房掛了一幅傅抱石的仕女圖,若屬實,至少傅雷是喜歡傅抱石的。傅抱石才高,但學養比不上黃賓虹。才華一旦“竄出”學養的控制,就會失衡——這一類的畫家非常多。
傅雷在給劉抗的信里,推心置腹說出他的真實意見,一方面可見兩人的情誼之厚及他相信劉能理解他的看法,不至對牛彈琴;更重要的一面,劉抗身處南洋,和中國藝術圈有一定距離,使得傅雷可以無所顧忌暢所欲言。傅雷的評論與判斷,未必百分百正確,每個人都難免“偏見”,況且他也沒有看到張大千、劉海粟晚年的境界,但他至少給了我們一個毫不含糊的說法,一個有價值的參考答案。
傅雷評說現代畫家
傅雷評說現代畫家
傅雷評說現代畫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