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2014秋季十周年慶典拍賣會
預展:12月10日至12月12日
地點: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廳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拍賣:12月13日至12月15日
地點:杭州黃龍飯店 (杭州市曙光路120號)
網上預展:www.xlysauc.com
12月15日 A廳
近現代名人手跡專場(上午九時三十分)
馬恩列斯毛——共產主義先驅手跡專場(下午二時)
外國名人手跡專場(下午二時十分)

01 周作人

02 徐志摩

03 張學良
通過對拍品的嚴格甄選,歷時一年精心籌備,西泠拍賣十周年慶典中外名人手跡四大專場齊亮相。他們是思想的巨匠,文明之引導者,跨越世紀的文化標桿,如此大批珍貴手稿集結亮相,無疑牽動著幾代人的歷史情愫和文學記憶。
國內部分,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當年的日記原稿首次露面發表,既有戀人間浪漫絮語,也提及梁啓超被西醫誤診、胡適的造訪、梁漱溟的隱居、回憶泰戈爾來華訪問等等重要文化事件,是市場中已知最爲重要的新文學手稿之一;此外,上世紀30年代我國發行編目最多、出版古籍最多和搜羅珍貴古籍最多的舊書店——杭州抱經堂書局,與當時名流如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張元濟、版本目錄學家傅增湘、書畫家葉恭綽、藏書家徐乃昌、著名詩人劉大白、頗有爭議的學者周越然等往還信件集結而成線裝四大冊,其中包括周作人寫給書店主人朱遂翔信札四十通;另有張學良1987年與居住在美國的原配妻子于鳳至二人往來的最后一封信件。

04 蔣介石

05 鄭振鐸

06 高劍父
馬、恩、列、斯四位共產主義先驅手稿齊現西泠。馬克思手稿作于1881年,為其晚年極為重要的親筆信。該信自 1934 年俄文版《馬克思年表》著錄以來,在最早的中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內全文出版,是今天中國市場中最為重要的馬克思手稿。此原稿的出現又可校正中文版翻譯中的誤解。該信提及恩格斯、探討十九世紀進步思想的著作、提及妻子燕妮等等,可謂是在馬克思工作、思想、生活,以及流傳有序方面都無可挑剔的佳品。馬克思晚年的手稿及書信驟然減少,貧病交加幾乎使其不能進行長時間的寫作,故其思想只能通過與友人之間的少量通信得以窺見。他的每一封信都彌足珍貴。恩格斯于1893年五一勞動節前夕致信捷克工人運動領袖的親筆信中,同樣深情回憶了馬克思。兩封重要信件,最早收錄于1934年前蘇聯中央黨出版社出版的俄文《馬克思年表》及1955年蘇共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編譯的《馬恩全集》,并見于上世紀70年代中國最早編譯的《馬克思年表》、《馬恩全集》中。列寧、斯大林親的筆信件均作于戰時,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珍貴史料。同時,早期共產主義先驅克魯泡特金、李普科內西、貝貝爾·伯萊、克拉拉·蔡特金珍貴手稿也將同時與國人見面。

07 梁啟超

09 馬克思

10 恩格斯 斯大林 列寧 等
除四大共產主義領袖,西泠外國名人手跡專場120余件拍品,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電影明星等多個專題,全方位展現了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彪炳史冊重要人物的珍貴遺墨。貴為難得的是,在西泠拍賣及多方努力下,為首次同時在中國展出,重要專題最為著名的人物齊現,這樣杰出代表的群像展示,為千載難逢的收藏機緣。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總統專題,即人們熟知的“美國總統山”四位政治家手稿,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致斯多恩侯爵(1st Marquis of Lansdowne)親筆,為其任英國首相期間,大英帝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為英美兩國帶來的和平表示謝意,極具歷史文獻價值,并見著錄;撰寫美國《獨立宣言》成為美國歷史不朽驕傲的杰弗遜,信中展現了他作為一位著名藏書家,熱心公共事務和高校建設的一面;“偉大的解放者”林肯早年親筆信,為1837年7月間書錄的一份法律檔案,在此期間,林肯及其最早的律師伙伴John Todd Stuart合作處理了八個互有聯系的案件。是研究此間美國經濟形態的重要資料之一;羅斯福致紐約薩加莫爾山(Sagamore Hill, NY)《北美》(North American)編輯E.A. Van Valkenburg一封親筆信清晰而堅定地表明他政治思想和立場的重要信件,是其本人對1912年第二次競選總統期間重大歷史事件的權威解釋,因此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11 美國“總統山”四大總統

12 拜倫 雪萊 勃朗寧夫人 司湯達 福樓拜 波德萊爾 普魯斯特

13 托爾斯泰 狄更斯 等
17~18世紀啟蒙運動,以光明驅逐“黑暗的中世紀”,興起于西歐,很快波及歐洲大多數國家,并影響到全世界。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一批啟蒙學者嚴復等介紹的歐洲啟蒙思想,至今仍然對中國的思想界、學術界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此次“啟蒙三杰”的手稿亮相,也是思想史重要文獻。伏爾泰致當時教皇親信,著錄于《伏爾泰書信集》;盧梭親筆信代表了其在英國流亡的最后時光;狄德羅作于1763年9月29日的親筆信,與《百科全書》的誕生歷史有著密切聯系。

14 牛頓 愛因斯坦 雷諾阿 克里克

15 柴可夫斯基 勃拉姆斯 肖斯塔科維奇 李小龍
啟蒙時代后期,約18世紀末前后,浪漫主義接續并取代啟蒙運動思維成為19世紀的主流。拜倫、雪萊手跡,帶領我們回到那個詩性的時代。拜倫書信寫于他在英倫故土流連的最后一年,向壓迫者揮舞火一般的雙拳的斗士,在書信中卻顯現出一派澹泊與輕松。雪萊罕見的手稿,是寫給一位書商的親筆信,對我們了解雪萊閱讀古代經典的范圍與方式多有裨益。
此外,音樂家專題中有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維奇手稿亮相,科學家專題中,牛頓珍貴數學演算手稿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愛因斯坦早年親筆信無論是從存世數量、市場流通數量、以及在愛因斯坦生平與思想的研究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功夫巨星”李小龍的親筆信,寫于其美國ABC電視劇《青蜂俠》熒屏首秀后,信中為粉絲介紹其在作品中展現的中國“功夫”與空手道的差異和延傳關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