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兩漢拍賣有限公司
2015迎新春中國書畫拍賣會
精品導覽

延安楊家嶺下毛主席種過的地 鏡心 設色紙本
作者:錢松巖
尺寸:33cm X 54cm
創作年代:1960年
款識:一九六〇年十月錢松巖作
鈐印:松巖(白)松巖(朱)蕭平鑒定(朱)
拍賣時間:2015年元月11日
拍賣地點: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江蘇省南京市中央路329號)

局部圖
黃土地上吹來的紅色風——錢松巖紅色經典畫《延安楊家嶺下毛主席種過的地》賞析
作為新金陵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錢松巖,上個世紀60年代,以中國畫《紅巖》,奠定了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紅巖》的誕生,是一個時代的標記,標志著傳統文人畫被改造成“新中國畫”,這類畫也稱之為紅色經典。
作為一個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熟悉傳統筆墨技法的畫家,錢松巖早年以石田(沈周)、石溪、石濤為本,對傳統山水畫的筆墨頗有心得。上世紀50年代,他投入到火熱的時代生活中去,以傳統技巧融入新觀念去表現新的生活,開拓新境,形成了樸厚、明快、蒼潤的風格特點。
1960年9月15日開始,錢松巖與繪畫大師傅抱石等13位畫家進行“二萬三千里”寫生活動,途經河南、陜西、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廣東等地。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了他創作熱情,他創作出了一些優秀的革命圣地作品,烙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繪畫風格也為之大變,氣勢壯闊宏偉,色彩大膽獨特。
錢松巖的代表作《紅巖》創作于1962年,以“紅”為突破點。用朱砂的紅來表現巖石,渲染革命圣地的紅色氛圍,是錢松巖的創造,也因此成為紅色經典畫的經典筆墨。《紅巖》的誕生絕非偶然,而是錢先生多次嘗試,反復實踐的結果。在“二萬三千里”寫生初期,錢先生就嘗試用朱砂表現革命圣地,《延安楊家嶺下毛主席種過的地》就是一例。這幅《延安楊家嶺下毛主席種過的地》創作于1960年10月,也就是“三萬二千里”寫生開始的第二個月。右邊巨大巖石用了紅色的朱砂,盡管面積沒有《紅巖》那么大,色彩沒有那么艷,但是在此之前,中國畫中尚未見以朱砂表現巖石的筆墨,錢先生大膽創新。前景的墨色玉米與紅色巖石形成對比,由此將觀眾的視線引導到當年毛澤東等領導人居住的窯洞,這里是紅色中國的中心,革命的搖籃,精神的圣地,激發觀眾無限的向往。
可以說如果沒有《延安楊家嶺下毛主席種過的地》就沒有《紅巖》,因為《延安楊家嶺下毛主席種過的地》是《紅巖》的奠基之作。對于此畫,錢先生非常滿意。一段時間后,錢先生重溫此畫,補寫了一段題跋“1938年至1940年,毛澤東居楊家嶺,其所著《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及《新民主主義論》四書即在此窯房中寫成,并于窯前親自耕種。松巖又記。”題跋點出了錢松巖對革命圣地、紅色經典的新認識,錢先生外師造化,在傳統畫法的基礎上,以時代筆墨寫時代生活,朱砂的渲染,將畫作主題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楊家嶺的巖石、莊稼、樹木、房屋成了“人”的化身,精神的寄托,迸發出生命的活力,畫作感情熾熱而飽滿,意境深沉而廣闊,藝術創造中的楊家嶺具有了凝重、莊嚴、神圣的意象。
錢松巖先生曾教誨后人“人可老,畫不可老,要日日新”,在他的創作中貫穿了這樣的藝術思想,從1960年的《延安楊家嶺下毛主席種過的地》,到1962年的《紅巖》,以及后來的《常熟田》,都體現了這樣的創新意識。錢松巖的紅色經典繪畫也因此成為與李可染紅色經典畫作比肩的精品,備受社會青睞。
新金陵畫派四家錢松巖、亞明、魏紫熙、宋文治,是近年來書畫拍賣中的中堅力量,從拍賣成績看,四家的基本走勢良好。錢松巖曾經擔任過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是新金陵畫派的領軍人物,在新金陵畫派30家作品價格漲幅中,錢松巖跟在傅抱石之后,排在第二位,但是錢松巖作品的價格尚未達到傅抱石作品千萬元的價格,也因為價位不是太高,錢松巖作品仍然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黃強(文化史學者、文藝評論家)

江蘇兩漢拍賣公司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虎踞路175-1號江蘇省國畫院內
郵編:210013
電話:025-85467890 025-85233666(傳真)
手機:17702515656
網址:www.jslhpm.com
郵箱:contact@jslhpm.co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