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是用印制度化的開端,脫胎于“和氏璧”的秦始皇傳國玉璽造就了玉印的輝煌。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為國之重器。
籠統意義上的玉印,是以玉為材質雕制成的印章。中國用玉制印,則始自春秋戰國而盛于漢。玉類印材其實是中國古代印章中除青銅之外,影響最大、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這小小的方寸之印,背負了千萬梟雄政客的重望,如今雖為文玩,足顯富貴;方寸之料,氣象萬千。

12583葛洪 和田玉籽料四靈印章
和田玉籽料大方印一鈕,體量碩大,厚重飽滿,古樸莊嚴。印身造型規整,通體素白,唯有下方微有灑金皮色,讓人眼前一亮。印身所飾紋飾為布幣紋、刀幣紋、瓦當紋、五銖紋等仿秦漢風古飾,印首之中飾螭龍紋,給人以古樸沉穩的氣息。
戰國古璽無論官璽、私璽,質地大都是銅質,間或有銀和玉,印材選用并無定制。而到了秦代就有了嚴格規定,只有帝王用自稱“璽”,以玉作印材。臣民用印稱“印”,不能用玉。
據史料所記;漢代“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皇后玉璽,文與帝同”。

12427錢建鋒 和田玉籽料蒼龍出海章
尺寸:8.0×4.4×3.0cm 239g
參考價:RMB:230,000-300,000
作品展現端莊宏偉的氣勢,保留一面燦金皮色,以立體雕刻瑞獸為鈕,瑞獸五官鮮明,面部刻劃栩栩如生,如虎形的身軀,壯碩飽滿,顯得孔武有力、雍容大度,一如其傳說之神性,可想而知,邪魔歪道亦都遠遁避之。獸身之身段亦甚自然生動,顯現落落大方的神態。尾部沿章體順勢而下,給方正的章體增添了不少靈動之氣。線條流麗且直挺有力,有厚重大氣之風。
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嚴謹、筆勢圓轉,粗看筆劃平方正直,卻全無板滯之意。由于玉質堅硬,不易受刀,也就產生了特殊的技法,即所謂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
文玩印章的美學價值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印章的藝術美和印章的材質美。印藝之美則可分化成四個部分:印文、印款、印譜以及印飾。
劉禹錫有“美人首飾侯王印”之句,在今年北京博觀秋季當代玉雕精品拍賣會中,“小酌”(無底價)、“清雋”、“夜宴”三個專場交相輝映,將于2014年12月18日-21日在北京環球貿易中心精彩綻放,每一場都有風格不同的文玩印章,或莊重典雅,或凝煉穩妥,或高古秀麗,值得關注。

12546倪展勇 青玉獸鈕章
尺寸:4.7×3.8×3.8cm 150g
參考價:無底價
此章為青玉材質,有金質斑點,金黃色在青色的映襯下,益增富貴之氣。章鈕的立體雕瑞獸形態圓潤,神情飽滿威嚴,惟妙惟肖,瑞獸身體回轉,頭微昂,口微張,具威猛之勢。章為方形,并飾勾形回紋一周,具方正大氣之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