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2014秋季十周年慶典拍賣會
預展:12月10日至12月12日
地點: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廳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拍賣:12月13日至12月15日
地點:杭州黃龍飯店 (杭州市曙光路120號)
網上預展:www.xlysauc.com <http://www.xlysauc.com>
12月15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B廳
中國歷代紫砂器物專場

近代鑒藏大家錢鏡塘
上個世紀海上鑒家翹楚,不但具備雅人深致,亦是一位文物的守護者。
西泠拍賣成立十周年,蒙“研樸堂”割愛支持,友情委拍“清嘉慶·楊彭年制陳曼生作銘紫泥扁石壺”。此曼生扁壺曾是上個世紀海上鑒家翹楚錢鏡塘先生舊藏。撫摸觀賞這把壺,制作工整,包漿濃郁,且神韻十足;壺身圓周壁上鐫銘文:“有扁斯石,砭我之渴,丙子冬月曼生作銘。”銘文書法橫連通順,制工精準爽利,堪稱陳曼生自銘自刻紫砂壺的真跡珍品。

陳鴻壽(曼生)畫像
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
歷史上,文人在紫砂器上題銘始于明末清初。至清代嘉慶朝,真正將文學融入壺銘以詠物、記事、抒懷者,陳曼生是承前啟后創作文人壺并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一代宗師。曼生壺銘至少有四十條之多,這些因壺型配置的銘文無不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佛思禪意和深厚的文學修養,從而使紫砂壺升華為名符其實的藝術珍品。
陳曼生在世時,他和楊彭年合作制成的曼生壺已遐邇聞名,需求收藏者眾。從他的親朋好友、文人雅士到社會名流,爭相以能擁有一把曼生壺并用之泡茶或自飲或待客而引為榮尚。故有清末文人錢泳嘆曰:“曼生司馬,書畫,篆刻無所不精,不意竟傳于壺也”。當代紫砂學者黃振輝贊曰:“從嘉慶朝至今二百年矣,銘壺者有誰能與之抗衡!”實可譽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惜陳曼生身后不到百年之間,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連年兵爨慘毒,禍及民生。及至甲午戰爭爆發,曼生壺幸存者已寥寥可數,連時任湖廣巡撫的大收藏家吳大澂也以曼壺難求引為憾事!
坐落在西湖畔的“唐云藝術館”珍藏著唐云捐獻給國家的八把曼生壺。受家風熏陶,唐云兒時便做夢收藏曼生壺,他窮畢生精力,苦苦尋覓,僅得此八把曼生壺真跡。其中也有一把曼生扁壺,銘文也是“有扁斯石,砭我之渴”。如此,同樣銘文的曼生扁壺就有兩把。雖是“雙胞胎”,但均為真跡無疑。查史料(文字、拓片、照片)和幸存實物,目前尚無發現“第三胎”存世。唐云和上世紀50、60年代時任上海市委財貿部副部長、市委常委的李研吾是世交,他們生前過從甚密。1970年代,唐云曾借去李研吾的曼生扁壺在家中欣賞,把玩,也泡茶品茗。1978年,李研吾調去天津工作,在書信往來中,唐云特別叮嚀:“曼生扁壺,我一把,你一把,都是真的,你要好好寶之。”
這兩把同樣銘文的曼生扁壺也有不同之處,即唐云的扁壺僅有名款:“曼公作扁壺名”;李研吾的扁壺多了紀年款:“丙子冬月曼生作銘”。陳曼生在嘉慶朝元年初涉足壺藝,到他去世(1822),究竟陳曼生自銘自刻的“本尊”原創有多少,至今是謎,無準確定數。然而,可以準確的是,曼生壺原創真跡中,銘有紀年款的極少。近幾年,有數把有紀年款的曼生壺現世,多為“分身”或清末民初仿制的贗品。查史料《陽羨砂壺圖考》著錄有“碧山壺館”藏曼生方壺一把,壺身銘:“方山子玉川子,君子之交淡如此,曼生銘,嘉慶丙子秋七月,楊彭年造”。丙子(1816)這一年,陳曼生為官溧陽縣令行將六年期滿,去職前,特銘記年款壺,贈予摯友近親留念。目前也無發現有第三把銘“丙子”紀年款的曼生壺真跡存世,故此,曾經錢鏡塘和李研吾收藏的銘“丙子冬月”曼生扁壺更顯的彌足珍貴!
1964年,錢鏡塘先生因所謂交易文物“偷稅漏稅”被有關部門施以重罰,課“稅”1.9萬元,這在當時是天文數字。幸有錢鏡塘好友時任江蘇省副省長劉國鈞(紅色資本家)出面保釋,代交罰金,助其渡此“劫難”。雖說錢鏡塘是滬上與吳湖帆齊名的大收藏家,卻屬于工薪收入一類。出獄后的錢鏡塘已身無分文,無奈中只得將家中收藏的一些文玩雜件攜去廣東路“石玩市場”(今上海文物商店)換取些許小錢以維持家計。
這一年,“研樸堂”(研樸堂故主即李研吾)續藏錢鏡塘出售的文玩中不僅有“丙子冬月”曼生扁壺,還有一尊高鳳翰篆銘“小方壺”的觀賞石,配底座,吳湖帆寫銘文:“錢鏡塘道兄珍藏,宋坑小方壺”。根據錢鏡塘后人、西泠拍賣上海辦事處主任錢道明先生回憶,這兩件文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都不是藏家所重的“小玩意兒”。吳湖帆也藏有一把曼生壺,“文革”初造反派抄家時碎于地,錢氏收藏的這類“小玩意兒”被造反派砸毀的不下數百件,而吳、錢兩家被抄走珍貴字畫共計竟有幾萬件之多……。所以,“研樸堂”續藏曼生扁壺和高鳳翰“小方壺”,即是緣分,也是幸事,免遭“劫難”被毀厄運!“小方壺”后由李研吾贈予原上海市委書記王一平,2000年再捐贈上海博物館。時過境遷,當年的“小玩意兒”現如今已是身價百倍,“小方壺”屢屢巡展歐美,上個月又現身澳門,成為享譽海內外的雅玩重器。今次,在“研樸堂”收藏整整五十個春秋后,“丙子冬月”曼生扁壺回到陳曼生的故鄉參加西泠十周年慶典秋拍,斯人已去,扁壺尤存,帶出一段傳奇故事。

清嘉慶·楊彭年制陳曼生作銘紫泥扁石壺
估價(RMB): 3,200,000-3,80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