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藝術品市場備受關注的四大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翰海、匡時的秋拍相繼落幕,四大拍賣公司的總成交額達73.3億元不敵2013年秋拍的78.58億元。除了瀚海今年的秋拍成交總額有所增長之外,另外三家公司的成交總額均大幅度下降,業內人士表示這與今年整個藝術品市場有關系,一方面秋拍場中高價位精品缺少,另一方面買家購買藝術品也相對理性化。雖然今年秋拍成交總額未超過2013年,但是拍場中也有不少值得觀看的亮點,僅僅從當代油畫雕塑板塊來看,拍賣紀錄頻創,年輕藝術家的油畫雕塑作品受到市場追捧。

徐累《霓石》以1840萬元成交
在中國嘉德秋拍上,油畫雕塑專場中的當代藝術部分表現驚人,創造出多個藝術家拍賣紀錄,其中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成為藏家關注的焦點。嘉德此次秋拍對油畫部分的場次格局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之后呈現了四個專場,分別是“承載——中國學院繪畫及雕塑”、“基石——中國前輩油畫家”、“開拓——中國繪畫的多元化探索”、“靈感——藝術設計”,300多件拍品,總成交額近1.16億元。其中徐累《霓石》以1840萬元成交,朝戈《兩個人》以931.5萬元成交,沙耆《比利時同學》以471.5萬元成交,丁衍庸《橘色仕女》以345萬元成交,皆創藝術家本人作品拍賣紀錄。尚揚《董其昌計劃-5》以851萬元成交,創藝術家抽象作品拍賣紀錄。中國嘉德2014年秋拍油畫雕塑板塊五破紀錄,這種驚人的表現表明當代藝術經過調整,市場正逐漸明朗起來。

陳可《植樹》以212.75萬元成交
中國嘉德油畫雕塑板塊五破紀錄,北京匡時油畫雕塑板塊也不遜色。匡時在油畫雕塑上精心推出的“中國重要私人藏二十世紀早期油畫專場”和“現當代藝術專場”拍出了1.16億元的佳績。現當代藝術專場成交8759.09萬元,并有四位藝術家創下其個人作品拍賣紀錄。陳可《植樹》以212.75萬元成交,創造藝術家作品新紀錄;歐陽春《捕鯨船(二)》以161萬元成交,創造了藝術家作品的新紀錄;沈小彤《紅紅的那些人》獲得廣州雙年展優秀獎,以345萬元創造了藝術家作品的最新紀錄。而“中國重要私人藏二十世紀早期油畫專場”成交額為2808.3萬元,其中陳抱一《街頭》以218.5萬元創造了藝術家個人作品拍賣紀錄。雖然匡時油畫雕塑成交率并不高,早期油畫專場只有57.81%,現當代藝術專場成交率為66.81%,但是其創下多位藝術家個人作品拍賣紀錄,其中年輕藝術家板塊表現搶眼,備受市場青睞,拍品契合了當下藝術圈和市場的熱點。

艾軒《奇光異彩》以184萬元成交
北京瀚海20周年慶典拍賣會中“中國現當代美術——油畫雕塑”專場,分為6個板塊,總成交額4771.58萬元。圖錄封面的艾軒《奇光異彩》創作于1980年,以184萬元成交。學院派代表藝術家作品,曹力的《同一片藍天》以212.75萬元成交、忻東旺的《裸M》以89.7萬元成交以及賈滌非《玉米圖》69萬元成交。創作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劉小東的《少男少女》和周春芽的《無題》,分別以253萬元和207萬元成交,知名當代藝術家的早期作品很難出現于市面,因稀缺性備受藏家青睞。另外吳冠中《風景》以437萬元成交,方力鈞《2006.11.11》以322萬元成交。當代藝術、油畫雕塑體現出一貫的專業性和市場價值,年輕藝術家的經典作品能夠不受價格影響始終保持穩定的市場需求。此外,瀚海推出的“畫史津梁-孫佩蒼家族收藏”,32件油畫、書畫作品,最終由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整體收購,全部作品由國家珍藏。

劉煒《自畫像》以2070萬元成交
在北京保利秋拍中雖然沒有開辟油畫雕塑專場,但是可以從其現當代藝術中一窺油畫的市場熱度。保利秋拍中現當代藝術部分總成交額逾2億元,首次亮相的“中國新繪畫”專題表現亮眼,年輕藝術家獲得眾多藏家尤其是青年收藏群體的青睞,專場4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為此次保利秋拍第一個白手套專場。在“中國當代藝術”專題中,劉煒創作于1992年的重要代表作品布面油畫《自畫像》以2070萬元成交,拔得本次秋拍現當代藝術部分頭籌。“中國抽象繪畫”專題以及“中國經典繪畫”專題表現平穩,其中趙無極布面油畫作品《05-01-67》以977.5萬元成交,王沂東布面油畫作品《紅繡球》以908.5萬元成交。
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瀚海、匡時作為內地拍賣市場中的四大拍賣公司,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具有引領的作用,縱觀這四大巨頭的秋拍,可見當代油畫雕塑表現亮眼,青年藝術家板塊受青睞。“當代藝術經過一輪調整,目前情勢正逐漸明朗。”中國嘉德油畫部總經理李艷鋒表示,“鑒于新一代藏家的強勢入場,勢必會為這個板塊的拍品帶入新鮮血液,無論是題材、風格、材料亦或是形式上,均會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面貌。“當代油畫雕塑市場正在理性回暖,必將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新增點,在市場中將逐漸占據重要的位置。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