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2月8日下午3點至晚上10點,北京亞洲大酒店上演了三場秋拍大戲,在長達七個小時的緊張爭奪中,藝融國際2014“中國油畫雕塑、珠寶、文房雅集”秋季拍賣會圓滿收官。
在當前藝術品交易形勢總體趨緩的情況下,此次藝融秋拍總體表現令人滿意,成交額呈穩步上升態勢,最終以1.75億收槌,總成交率56%。優異成績的背后,體現了藝融拍賣一貫堅守的以服務求發展、以信譽為生命的經營理念,以及對市場風向與收藏熱點的準確把握能力。

中國油畫雕塑成績斐然
此次以“自然之聲、毛澤東詩詞意境、寫實新經典、當代藝術、中國新攝影、寫實新經典”組成的“中國油畫雕塑”專場呈拍作品,整體藝術價值和藝術水平較高,尤其是第053拍品,趙無極的當代油畫《01.05.92》,最終以950萬元的成交價榮登榜首。這幅創作于1992年的油畫作品是趙無極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畫面僅以藍、黑、白三種高純度的色彩間隔鋪滿,至簡至純,有如塞尚的靜物,寧靜、沉著,結構單純而穩重。藍黑交接之間的抽象線條有借鑒于書法藝術的符號表征意義;它超越了筆墨情致上的變化,轉為對藝術本源的抽象表達,上升至在宏觀境界中對“道”的觀照。艾軒的《有風從兩肩掠過》則以460萬元的落槌價位列第二。該畫創作于1987年,被視為艾軒藝術風格轉型的見證,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這件作品有著濃重的懷斯風格,有別于艾軒的女孩系列,旨在體現只有通過時光的瞬間去感悟無線的空間。徐芒耀的《巷子里的阿娟》創作于2012年,它大量吸收了西方十八、十九世紀法國學院派的技法,將人物形態與性格表現的恰到好處,從預展到競拍,一路十分搶眼,最終以145萬元成交。冷軍的作品歷來是買家重點關注的對象,此次的《香風》作品輕而易舉地拍出了150萬元價格。張利的《搖經輪的信徒》以150萬落槌,龐茂琨的《巧合之六》》則拍出120萬元的價格。

在“自然之聲”板塊中,譚滌夫的《通惠河之夏》以69萬元成交,龐均的《花兒的寫生》和王路的《冬天的夢》分別以40萬和30萬元緊隨其后;此外韓欣潮、金一得、張文新、姜慧、周偉等人的拍品也相繼成交。該板塊13件拍品中一共成交12件作品,可見人們的風景油畫的喜愛程度,收藏前景相當看好。
而在“毛澤東詩詞意境”版塊中,侯一民的《臨江仙·給丁玲同志·今日武將軍》以110萬元位列榜首;張祖英的《昨天文小姐》和楊飛云的《七絕o為女民兵題照》分別以68萬元和48萬元成交。此外王輝、宋惠民、李鶴、瞿廣慈等人的拍品也同時拍出。
“寫實新經典”板塊,李文濤的《女子的脊背》以30萬元成交;任志忠的《升起的視頻線》以22萬元成交;尹平的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獎作品《化蝶》,此以23萬元成交。這幅《化蝶》是畫架、調色板畫筆等平常的創作工具和材料而畫面中間兩只待飛的蝴蝶預示著所有人都有破繭成蝶的一天。
在以名為“當代水墨對傳統水墨的反撥”大旗的號召下,當代水墨全線飄紅。谷文達《虛構的文字》和劉慶和的《草綠》分別以35萬元和17萬元成交。作為此次秋拍的新嘗試,觀念攝影版塊卻獲得了百分之百的成交率。以郎靜山的《秋池夕照》領銜,同時上拍洪磊、鄭國谷、繆曉春、翁奮、王勁松、劉錚、曹斐等具有時尚先鋒性的作品。

珠寶板塊熱力持續
珠寶專場可謂光彩奪目,亮點頻頻。如琢如磨-翠羽明珠板塊是藝融拍賣特色之一,無論拍品質量和數量上都處于國內拍賣行的領先地位。在此次專場中,一款名為老坑種滿綠翡翠雕花手鐲拍出3800萬元的價格,成為當晚珠寶專場最貴的一件拍品。緊隨其后的是冰種滿綠翡翠鑲鉆項鏈四件套和絕代風華-冰種滿綠翡翠鑲鉆項鏈三件套,雙雙以650萬元的價格成交。另外荷塘月色-冰種翡翠掛件拍出450萬元的價格,金枝玉葉-冰種滿綠翡翠掛件以220萬元價格成交。一款直徑超過21.5毫米,總重量約56克拉的特大珍珠“海洋公主”號則以79萬元的價格拍出。


文房雅集亮點頻出
文房雅集板塊是藝融拍賣的重要著力點之一。本次匯集的玉器文玩、紫砂、家具、竹木牙角等共計185件拍品中,可謂亮點頻出。一款為明黃花梨素工大圓角柜拍出本場最高價,以280萬元成交。顧景舟的矮僧帽壺和井欄壺分別以200萬元和120萬元成交,這兩把代表紫砂壺最高工藝水平的經典名作,堪稱實至名歸。一尊渾身長滿盤龍云紋的“清乾隆紫檀雕云龍紋托泥寶座”,圖案繁復,氣象威嚴,在此次競拍中以170萬元成交。玉雕版塊黃振國、范同生、趙顯志、瞿利軍等名家作品均有不俗表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