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業藝術》觀念攝影80x100cm 140x175cm 2014
當工業時代來臨,藝術家依舊固守手工時代價值,反對排斥聲不絕于耳。因此,整個現代主義,藝術家一方面承受工業時代到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堅持以關于手的最高形式對抗生活當下。一百年后,工業時代沒落了,后工業時代終于來臨。但這一時期,人類文明又處處可見對工業時代的懷念之情。
這樣說來,藝術家仿佛總是念舊的。
往昔丑陋的紅瓦磚墻與青灰色混凝土建筑再不是不合時宜的刺目之物,少了冰冷,多了柔情。那些殘存排放廢氣高聳于城市的煙囪,反被追認為工業時代供人憑吊的紀念碑。到今一代,人們對工業時代的印記已大為改觀。尤其藝術家,他們更是專門找尋廢舊廠房“棲居”,名“后工業loft”,一時竟成潮流。人們昨日所反對竟成今日所懷念,此中錯位令人愕然。
Part 1 從“畫室”到“工廠”
就情感來說,人們是與時代錯位著的。其實不止于此,對藝術創作之手法來說亦是如此:現代主義時期正是工業化如火如荼之際,藝術家卻秉持并堅守手工創造的“獨創性”,并將其作為主要部分,以其對抗工業時代帶給人的“異化”;但在后現代來臨之后,藝術隨之發生改變,“獨創性”和“手工業”價值被顛覆,其首先在語言上的改變就是采用到工業時代的“量產”而為“選擇”、“復制”等手法,并將其作為當代藝術創作的主要手法。
當代藝術再往前走,正是借鑒發展了工業時代“分工—協作”的作業方式。如今時代,當代藝術家已經可以制作體量巨大、耗時耗力的作品,而這對于現代主義時期靠“單打獨斗”起家的藝術家是不可想象的。但反過來說,藝術中關于“手”的部分卻也愈發邊緣,在群體集合的藝術創作中“觀念”愈發凸顯出來。對藝術家來說,這是一種解放,但更是對“藝術家”身份的“重構”。這時代藝術家更像是導演、策劃人,他們以“觀念”來指導藝術的實施。于是乎,這時代藝術家搖身一變做了“工廠主”、“經理人”。也正因從“畫室”到“工廠”的轉變,藝術家有更多閑暇時間來從事藝術交往、藝術傳播,他們之中許多人也真實成為了“藝術明星”。
不得不說,正是工業時代之精神催生出當代藝術和新一代的藝術家。
Part 2 “拆”與“建”的對峙
黃桷坪,這個藝術與工業共同構筑的地方。而因為四川美術學院,它在整個中國顯得不一般。提到此地,兩尊大煙囪已成地標建筑,即使在山城重慶也極為顯眼。不知從何時起,它入了畫,成為藝術家膜拜”之物。就在今年,兩只大煙囪停掉了,并極有可能要在城市改造中拆除。它的去留,贊成拆除者有之,反對拆除者亦有之。而對它的保留,更本質乃是對于人們既往記憶之保存。
存在或消失,仿佛都有其必然性,在現實中也都說得通。而從另一方面也正折射出另一問題,即:現代性與傳統性共存之矛盾和艱難——我們整個民族何曾不是淪陷于“拆”和“建”的循環怪圈之中呢。而當許多消失許久之物,又作為城市文化被“復興”出來,這樣的事例其實不在少數。對于二者之折衷,一種兼具新與舊的共存,正在現實中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
后記:
拆除黃桷坪兩尊煙囪,我心中也還不免有些傷感。我知道一定有些東西已經植入到了我的內心,它們之于我,已非身外之物。出于種種感慨與思索,我創作這件《后工業藝術》作品。作為逝去時代、消失景觀,無論現實是否得以存留,它終是以藝術的方式延續下來了。
文/傅文俊
傅文俊
1955年生于重慶,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現為自由藝術家。中國攝影家協會及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PPA)成員,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攝影師,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組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副會長。曾在法國巴黎大皇宮、盧浮宮博物館、美國紐約JACOB K. JAVITS 展覽館、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術周、日本東京美術館、橫濱美術館、香港大會堂、阿聯酋迪拜文化藝術中心、泰國曼谷藝術中心、中國軍事博物館、北京今日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云南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藝術展。
2009年獲日本AJAC國際藝術家邀請展國際金獎,2011年《他心通》系列作品獲第14屆香港大型藝術作品展國際金獎,2012年《幻化》系列作品獲第15屆香港大型藝術作品展國際金獎,油畫作品獲得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迪拜呈現“國際金帆船獎”。2012年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獲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稱號等國際獎項,2013年獲第35屆美國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國際金獎,獲第19屆法國巴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大展國際金獎,《游戲》系列作品獲第16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作品展國際金獎。2014年《圖騰II》系列作品獲第36屆美國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杰出藝術成就獎”;第二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金獎。2013年《萬國園記》系列作品在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現的聲音》中展出。
作品曾被今日美術館、中國三峽博物館、中國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中國華亞藝術基金會、上海非藝術中心、《新周刊》、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美國職業攝影家協會、世界藝術家協會、阿聯酋迪拜文化藝術中心、美國阿爾多?卡斯蒂略畫廊(Aldo Castillo Gallery)、美國肯尼迪家族、第二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等知名機構和藏家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