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說李訓華先生的字是安徽書壇上最好的字,但我要說,在安徽書壇上,他的字是我最喜歡的字。
寫字講究法、講究氣、講究韻。我和古今書法家們有共識,而我 最看重的是趣與味。
我之所以喜愛李訓華先生的字,就因為他的字除了有法、有氣、有韻,還有趣、有味。
有不少古人對詩、文、字、畫都講究趣味、重視趣味的。
論詩文,明代李贄講“天下文章當以趣為第一”。袁中郎認為“情” 與“法”都得“化之為趣”。
論畫,宋代米友仁講求“真趣”。元代黃子久講求“佳趣”。明代 沈顥講求“奇趣”。高濂講求天、人、物三趣。清代戴熙講求“寫胸 中之趣^邵梅臣講“求天趣于筆墨之外”,明代趙左講“意味”。陳 繼儒講* “筆墨之味”,沈顥講“味外取味”。
論書法,講趣的有南北朝時代蕭衍講“巧趣”,唐代歐陽詢講“用 筆之趣”,虞世南講“有趣”,孫過庭講“旨趣”,張懷瑾講“幽深” 之“趣”,宋代米芾講“學書須得趣”,清代梁巇講“別趣”,錢泳講 “天趣橫溢”,包世臣講“逸取天趣”。講味的有南北朝時代袁昂講“精 味”。虞肩吾講“五味一和”。唐張懷璀講“道味”。竇蒙講“百般滋 味曰妙”。
訓華的字有法,但他懂得孟子所說的,師傅是只“能予人規矩, 不能使人巧”的,學規矩應該學到如孔子所說的地步“隨心所欲不逾 矩”,更應該做到如石濤所說的“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并達到蘇軾 所講的“天工與清新”。.
訓華的字有氣,他懂得劉熙載所說“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他毫無劉熙載所要求i棄的村氣、市氣、匠氣、江湖氣等等壞氣。
訓華的字有韻,他知道董其昌論書法“以韻為第一”。他的韻是 那種有如康有為評米友仁的字所說的“散僧入圣”、“姿態奇逸”的韻; 是那種有如董其昌評晉人書法所說的“但以風流勝”、“妙處不在法”的韻;是蘇軾論書法所說的“天真爛漫”的韻。
訓華的字更動人的是趣味,趣是蕭衍所說的“巧趣”,梁巇所說 的“別趣”,錢泳、包世臣所講的“天趣”。味是虞肩吾所講的“五味 一和”的味,竇蒙所講的“百般滋味曰妙”的味。
看訓華的字,我就會聯想到“山間明月,江上清風”;“清風出 蚰,明月入懷”;“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亂山積雪,長空片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我還會想到我在向人談到我所喜歡的一種境界時的 幾句順口溜:“一彎溪水、一輪明月、一樹梅花、一山薄雪,清絕、 高潔。”
打開《李訓華書法集》,的確是陸覺一股清逸之氣撲面而 來。一頁一頁翻去,幾乎幅幅都是佳作,我努力挑剔之后,有22幅, 我都真想全部收藏。
書法集中有一幅是訓華寫了一首自己作的用以自況的詠梅詩, 頭兩句云:“獨經風與雪,自煉色和香”。
是的,他的書法作品中充滿了像梅花一樣的色和香,_正是他“獨經風與雪”而辛辛苦苦地釀造出來的。
我愛李訓華的字,我也當然愛寫出了這些好字的李訓華這個人。
(作者為著名美學家,安徽省藝術研究院原研究員,省文史館 名譽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稱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