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漢白玉西蕃蓮紋花臺
說明:清乾隆帝修圓明園為“萬園之園”,集萃世界園林之精華于內,該時期也是明清皇家造園之鼎盛時期。此件漢白玉皇家西洋蕃蓮紋花臺,四面雕有西洋式蕃花圖案,工藝精美絕倫,取法西洋而留存東方之韻味,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在歷經百年的風雨劫難之后,仍舊保持著完美的品相,其具有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更是彌足珍貴。
尺寸:80×42×38cm

清·漢白玉刻卷草紋石座連太湖石立峰
說明:該須彌座上下枋飾有高浮雕天蓋及法輪紋飾,在北京雍和宮的寶物說明上記錄著天蓋和法輪是佛教器物,他們各代表一個佛教之義。此須彌座從種種細節之處可判定應為宮廷御用賞石須彌座,與故宮須彌座同出一轍。存世量極少,雖歷經百年滄桑卻保存完好,大氣風范溢于言表,再配上蒼古嶙峋的太湖石,所謂佳器難尋,此為一例。
尺寸:110×110×288cm

明或更早·白石蓮瓣紋石盆帶束腰底座
說明:此石盆體型碩大,直徑九十二公分,周身附三層仰蓮紋,每一層塑仰蓮十八瓣,蓮瓣肥寬,中脊顯明挺拔,瓣面自中脊坡向兩側,大小相間,造型豐滿渾厚,穩重大方,是南宋時期典型的蓮瓣紋樣式。
尺寸:93×92×92cm

明以前·漢白玉滿工高浮雕石盆
說明:唐寅曾說“水養靈苗盆養根,根苗都在小池盆。”說的就是盆的魅力和韻味。盆是大雅之物,是文化和藝術的集大成者。此盆以海水為地,周身雕刻五子登科、喜上眉梢、一路清廉等喜慶紋飾,盆沿錯落有致,俯視如同荷葉一般。此盆深淺浮雕并用,雕工繁復卻不失典雅,刀法寬闊有力,線條粗放,是北宋后期至元代的典型裝飾技法。
尺寸:68×68×44cm

清·漢白玉皇家六角形雕鋪首滿工石鼓墩一對
說明:這對漢白玉鼓墩,呈六角形,滿工,獸頭栩栩如生,堪稱點睛之筆。周身刻有百結紋,線條妙曼,韻味飄逸雅致,具有“長壽安康”、“團圓美滿”、“富貴吉祥”的寓意。造型瘦而秀雅,雕刻繁復又不失儒雅,從精湛的雕刻技藝和風格來看,屬于清代早期皇家御用之物。
尺寸:32×32×46cm

明·青白石石獅一對
說明:此拍品白石官獅一對,兩個座子后背分別落款:萬歷四十三年三月。
尺寸:174×62×32cm

清·青石八面開光刻高浮雕人物紋石盆一對
說明:明清由于文人加入雕刻領域,他們將雕刻與繪畫相融合,在雕刻中溶入畫風,將畫筆所不及的地方,用雕刻表現出來,使得這一時期雕刻風格具有濃重的書卷氣息。每個石盆有八面高浮雕,題材多是以文人隱逸生活為主題。以景抒懷,表現個性,雕刻手法干練,注重情節和構圖,浮雕層次層層遞進。是典型的清代雕刻工藝。在清代,能擁有如此規格的一對石盆必定是官宦之家,它是一件存世量極少,且可遇而不可求的庭園藝術精品,是收藏者尊貴身份和高雅審美的集大成者。
尺寸:112×110×64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