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昌碩銘牧牛硯
硯蓋題字:牧牛硯。
銘文:耕石田,歲有秋。棄而不耕,不如童之牧牛。石友屬銘,昌碩。
出版:
1.《沈氏硯林》P318-319,民國時期出版。
2.《沈氏硯林別冊》圖143,二玄社出版,1982年。
3.《吳昌碩硯銘》,日本紅白社,1966年。
著錄:《沈氏硯林別冊》P53,二玄社出版,1982年。
說明:配紅木天地蓋。
15.5*10.1*1.9cm

清乾隆·御銘仿漢未央磚海天初月紫砂硯
硯盒銘文:未央之磚,海天之月,泥豈異其埏埴,魄自永其圓缺,合而為研,滴露芳馞,詠希逸兮賦句,發(fā)清興以無歇。乾隆御銘。印文:比德 朗潤
銘文:仿漢未央磚海天初月硯。未央之磚,海天之月,泥豈異其埏埴,魄自永其圓缺,合而為研,滴露芳馞,詠希逸兮賦句,發(fā)清興以無歇。乾隆御銘。印文:幾暇怡情得佳趣。
16.1×11.2×2.8cm

清乾隆·御銘仿宋欹器端硯
銘文:宋欹硯。孔子觀于周太廟,有欹器焉,孔子問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對曰:蓋為右座之器。孔子曰:吾聞右座之器,滿則覆,虛則欹,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孔子喟然嘆曰:嗚呼,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髙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辨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闇,是謂之損而不極,能行此道,惟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損而益之,故損自損,而終故益。乾隆御題。 印文:乾隆
15×9.9×3.2cm

清康熙·御銘獬豸紋松花石硯
銘文:以靜為用,是以永年。印文:康熙宸翰
8.8×13.8×1.5cm

清·沈石友銘木瓜硯
銘文:投我木瓜,墨香于酒。惜無瓊琚,報三益友。石友。印文:沈
出版:《沈氏硯林》P140,民國時期出版。
著錄:《沈氏硯林別冊》P53,二玄社出版,1982年。
17.4×13×2.5cm

清·張廷濟銘素庵硯
銘文:云垞我友筆力到,詩畫直接瀛洲老,鄭子素庵能繼之,摹寫山水驅(qū)文辭,出游只攜石一片,抽妍騁秘人稱善,語我作銘書其硯,不文莫被云翁見。道光二十年庚子十二月九日,嘉興竹里七十三歲老者張廷濟叔未甫。
硯盒銘文:素庵口正口口,吳筠鐫。
出版:《廣倉研録 /下冊 清硯》,巖出貞夫編集,東京堂出版,1981。
13.5×9.2×1cm

清·李鴻章自用梅樁形端硯
硯蓋銘文:墨沁春暖飲香多。印文:一片心。
印文:小滄浪亭
刊載:《中國收藏》2014年第九期,P49。
11.5×14.3×3.3cm

清·阮元藏雷塘葊圖硯
銘文:雷塘葊圖
24.3×21.6×6.5cm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