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三坊七巷一個古樸的宅院里,經常有慕名而來的石友拜訪。就在上個月,浙江的藏家帶來一方血色和質地并不出眾的昌化雞血石方章,在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江秀影(石秀)的雕琢下,斑駁的血色略施薄意,勾勒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美景色,獨樹一幟的壽山石薄意雕刻讓浙江藏家驚艷萬分。這里是福建國石文化藝術館,坐落于三坊七巷文儒坊16號,不僅聚集了江秀影、謝麟、林建國、周奮天等實力派的壽山石雕藝人,更藏有各個歷史時期獨具魅力的壽山石雕珍品,大多為海外回流,價值不菲。這個各地石友聚集交流的新空間,既開放又私密,記者有幸走訪了國石文化藝術館,與大家分享它背后的故事。

福建國石文化藝術館內景
用收藏家的眼光推廣文化
以企業的方式經營藝術館
2008年,福建國石文化藝術館在五一北路的福建工藝藝術大樓里成立,2013年遷往文儒坊。國石館館長林釗先生介紹,最早成立藝術館的初衷是為了讓海外回流的壽山石珍品能夠有一個開放的公眾平臺,向國人展示壽山石文化的經典魅力。時代造就機遇,壽山石市場也趕上高速發展的“好石代”,在向業界前輩學習的過程中,國石館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用收藏家的眼光推廣文化,以企業的方式經營藝術館。館內長期陳列各個時期壽山石雕的代表作品,也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文化活動,讓壽山石進入大眾視野,讓大眾了解壽山石雕時代審美的變遷,以誠信的銷售鞏固壽山石文化的精髓。

石秀作田黃石《赤壁懷古》薄意擺件 重225g 福建國石文化藝術館收藏
林釗對記者說:“最初與港澳臺、東南亞的壽山石藏家接觸較多,在外面看到很多珍貴的壽山石,沒有想到本土文化在海外會如此熱鬧。但是當時國內對壽山石的關注度反而沒有那么高。作為一個地道的福州人,想著要讓大家都能看到本土文化精粹的珍品,就開始收藏壽山石,收藏得多了發現沒有一個展示的空間,就與幾個朋友籌劃成立了這個平臺。”從收藏到經營,林釗和他的國石館始終希望來這里參觀的人能夠認識國石、了解國石,并愛上國石。
注重壽山石的時代審美演變
期待石雕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古語有云:“無從守舊,豈敢言新?”對于壽山石收藏,林釗有他獨到的見解:“不論在審美演變還是手工技法,壽山石雕一直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拓創新,一味地創新就失去發展的脈絡了。也許以現在的審美角度去觀察,有些藏品會覺得略顯粗糙,但在當時卻已達到手工藝的頂級標準。就像很多老工藝的作品,很多藏家都把石質好,雕工卻不夠精致的作品磨掉重刻。在我看來,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風格特征,有時候看到一些被磨掉的老工藝,會感覺那個時代的傳統慢慢消失在大眾視野里。”

石秀作昌化雞血石《萬山紅遍》薄意方章
“石不能言最可人”,壽山石雕作品蘊含深厚的歷史人文價值和天然的美感,乃是山川自然之精華所集的天賜尤物。福建國石文化藝術館靜處在古代三坊七巷文人聚集的文儒坊內,將壽山石雕刻中生動的氣韻與傳統建筑廣博的胸懷相結合,兩種文化歷史在這里融合滲透,相得益彰。
福建國石文化藝術館
地址: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儒坊16號
聯系電話:0591-87228811/18144073808
官方網站:www.gswhys.com
電子郵箱:gswhys@sina.cn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