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這個詞一出來,大家的腦內是否映出了一幅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景象?瘦長的身影在枯黃的油燈下顫顫巍巍地拿著一只畫筆,四面白墻間只有凌亂的畫具與畫作...停止!一定是梵高傳之類的藝術史書給的錯覺!當然,藝術創作的花銷并不小,而且隨著創作材料的多樣化,藝術品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有一群這樣的藝(土)術(豪)家,他們的創作,可謂是絕對的“燒錢”大制作,在觀眾目瞪口呆的同時,他們用任性的方式,表達了對整個資本時代的不屑。

對于毀壞蘋果感到不夠過癮的,可以來看看這組拼貼畫,Mark Wagner用一元美鈔拼出這些畫面,鈔票上所有的圖案都化身可供藝術家使用的元素,描繪出一幅幅荒誕的畫面。



有重口味的玩兒法,當然也有小清新的,這些精致的折紙全都是藝術家Kristi Malakoff用錢幣折出來的。


藝術家Scott Campbell表示用折紙的方式做立體的藝術品實在太節儉,他是如此地視金錢如糞土,把一 大 堆錢摞在一起,用激光雕刻成作品。其中的一個頭骨雕塑用了超過6萬美金,可謂是極度燒錢。









什么叫燒錢?,Alejandro Monge和Atelier Amarist搬出了一張桌子,好吧,這才叫燒錢!桌面下透明的大盒子里是一摞一摞的紙幣,桌面上燃燒著熊熊大火。




好吧,靠近一看就露陷了,這些并不是真的紙幣,而是藝術家手繪的超仿真錢,他們將畫好的錢幣整理好,在頂部做上逼真的燒焦效果,并接上燃氣管,看起來就是一張燒錢的桌子。

雖然很多時候藝術只是在表達藝術家自身的感受與思考,但藝術與商業卻從來沒有分開過。金錢,這些讓我們又愛又恨的紙張,愛它給我們帶來的,恨它取走屬于我們的。似乎有錢就可以很任性,但其實每個人,都在按著自己的方式,任性地活著,握住那個屬于你的,奮力地向前奔跑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