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代中國文人畫的重鎮,海上畫派所產生的影響,可謂波及百年余音不散。海派繪畫積淀出來的人文價值與市場價值,一直被學界與收藏界所關注。《海派五家》專場拍賣,是此次三江秋拍專場中的重點,將全面展示趙之謙,虛谷、任伯年、蒲華、吳昌碩,這五位海派巨匠在詩詞、書法、繪畫、金石等全方面的藝術造詣!

LOT0 0460 趙之謙(1829-1884)荷花
設色絹本 立軸
1867 年作
款識:丁卯冬十月為純卿二兄大人屬, 撝叔趙之謙。
鈴印:趙撝叔(白)、臣之謙(朱)
尺寸:179×51cm
海派繪畫,馳騁中國畫壇近百年,在眾多的海派畫家中,趙之謙無疑對海派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趙之謙以自己在詩、書、畫、印上的成就,奠定了海派所追求的藝術方向。后人認為趙之謙一洗清中期以來柔媚之畫風,筆墨放縱、筆力雄健,以金石書畫之“氣”與“趣”作意筆花卉,宏肆古麗,古拙質厚,開海派一代先河,進而影響清末民國畫壇。此幅《荷花》作于1867年,是趙之謙壯年力作,以書入畫,追求繪畫中的書寫性,重其神而輕其形,較之后海派的用色風格,《荷花》的賦色淡雅爽利,色與墨之間文人之雅趣言不足盡。《李園小景圖軸》是趙之謙為友人道光舉人、國子監助教李云楣所繪,運筆蒼勁古樸,取元人云林、仲圭筆意,得二人筆墨清秀厚重之氣。

LOT 0463 虛谷(1823-1896) 春水魚游
設色紙本 立軸
款識:春水魚游。紫陽山民虛谷寫。
鈴印:三下七峰草堂(朱)
尺寸:42×63cm
著錄:《海派百年代表畫家系列作品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
海派四杰中,虛谷的冷峭新奇、繡雅鮮活,在當時畫壇獨樹一幟。虛谷善畫蔬果花卉,尤以金魚、松鼠、綬帶、仙鶴最精,吳昌碩贊其為“一拳打破去來今”。虛谷用筆,短觸而蒼潤,節奏之變化全在氣息起伏之中。虛谷善用側峰逆勢,行筆秀勁、厚重并見,殺峰入紙,剛健而不流滑,所畫花鳥清脫蒼勁自成一格。

LOT 0462 虛谷(1823-1896) 松鼠
設色紙本 立軸
款識:虛谷寫于滬城行館。
鈴印:舄(朱)
尺寸:113×42cm
《綬帶梅花圖》設色雋雅鮮活、細膩動人,虛實相生、生意盎然。

LOT 0464 虛谷(1823-1896) 綬帶梅花
設色紙本 立軸
款識:甲午長夏,虛谷。
鈴印:舄(朱)
尺寸:101×42cm
《松鼠圖》線條簡練凝重,所畫松鼠用筆松動,意在神似而不是形似,畫面超然象外,耐人尋味。

LOT 0473 任伯年(1840-1896)三子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889年作
款識:光緒已丑嘉平上浣,山陰任頤伯年甫寫于海派古香室西樓。
鈴印:任頤私印(白)
尺寸:182×96cm
虛谷卒于1896年,同年,因紹興資產丟失之痛,海派另一位宗師任伯年亡故,享年56歲。作為海派承前啟后的一代宗師,任伯年的離去,對海派而言不只是大師隕落這么簡單,而是以任伯年所代表的海派人物繪畫的重大損失!任伯年山水、花鳥、人物無一不精,造型夸張、構圖險絕,從這次的拍品中就可窺見一二。

Lot 0145 任伯年(1840-1896)人物
設色紙本 鏡片
1877年作
款識:光緒丁丑仲夏,伯年作者任頤寫于春申埔上。
鈴印:頤印(白)
尺寸:143×34.5cm
鑒藏印:半間廬方珍藏書畫(朱)、方氏稼孫真賞古今名人書畫之印(朱)
說明:方稼孫(1895-1947),又名曰方稼蓀,譜名善長,浙江鎮海人。方氏家族世代經商,方稼孫也承祖業,但因為在抗戰的特殊歷史背景下,經商道路較之上輩坎坷。方稼孫經營的企業有永豐漁輪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寧波生泰典當(是股東)以及寧波益康錢莊。
在任伯年的《人物》中,人物的線條嚴密遒勁,氣息綿長爽利,人物隱藏于樹石之后,造型高古奇絕,為近幾年拍賣市場中少見的精品。任伯年兩件花鳥小品粗細有致各具特色,而其書寫的書法扇面,用筆方圓兼顧深得北碑法書之妙理。

Lot 0470 蒲華(1832-1911)行書黃山谷跋高子勉詩
水墨紙本 立軸
釋文:高子勉作詩,以子美為標準,用一事如軍中之令,置一字如關門之鍵。而充之以博學,行之以溫恭,天下士也。
款識:蒲華。
鈴印:作英(白)
尺寸:147×39cm
蒲華書法初學二王,于顏真卿《爭坐位》貼下功尤深,在不失帖學韻致的基礎上,輔以碑學之雄強,獨立于海派書風以外。蒲華固守帖學的書風,顯然是有悖于晚清書壇尊碑輕帖之風的,這種對書法審美的時段性,也導致了蒲華的書法被遮蔽多年,但蒲華在書法上的藝術成就,卻絕不在王鐸、傅山之下。

Lot 0150 蒲華(1832-1911)書法四屏
水墨紙本 屏軸
釋文:1.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2.開彌廣之路,以待田單之徒,長容善之風,以申齊士之志。使夫忠者遂節,通者義著,昭之東海,屬之華裔。我澤如春,下應如草。
3.伊惟孝女,曄曄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儀。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陽。待禮未施,嗟無慈父。彼蒼伊何,無父孰怙?
4.漢曹娥碑,議郞蔡雍聞之來觀,夜闇手摸其文而讀之。雍題文云:黃絹幼婦外孫韲臼。又云三百年后碑冡當墜江中。作英書。
款識:春山三兄雅正,蒲華。
鈴印:蒲華書畫(白)(兩遍)、作英(白)、蒲華詩書畫印(白)
尺寸:132.5×30.5cm×4
此次專場上蒲華的《書法四屏》,為其壯年力作,用筆圓潤飽滿,線條質感含蓄而生動,點畫之間不失性情與法度,既古又新、恣意浪漫,筆線所呈現出來的內美與張力極富視覺沖擊。其行書《黃山谷跋高子勉詩》,結體疏朗、用筆奔放,左右橫肆、焦濃淺淡,線條郁勃豐厚,于法度與情趣糅融一紙。

Lot 0150 蒲華(1832-1911) 溪山真意
水墨紙本 立軸
1887年作
款識:溪山真意。丁亥仲冬,蒲華。
鈴印:秀水蒲華作英(英)
尺寸:128×63cm
說明:朵云軒舊藏
黃賓虹曾言:“百年來上海名家僅守婁東,虞山及揚州八怪面目,或藍田,陳老蓮。唯蒲華作英用筆園健,得之古法,山水雖粗率,已不多見”。蒲華的山水承襲了元人衣缽,在海派各家中蒲華的山水成就最高,他的山水常在粗率之處見細密疏朗,而這種細密與疏朗卻時常被人們所忽視。《溪山真意》細密勁秀,筆墨交融,文人山水畫中的“生靜”和“動美”,在這幅作品在體現的淋漓盡致。蒲華筆下的竹石,清奇脫俗,冷俊沉靜,其墨竹取法元人吳慎,但較之吳慎更為淋漓恣意。其所畫花卉,設色古雅冷艷,少有霸焊、艷俗之態,極具文士“高古”“雅拙”之美。

Lot 0474 吳昌碩(1844-1927)石鼓“田車”
水墨紙本 立軸
釋文:田車孔安,鋚勒既簡。 左驂幡幡,右驂騝騝。吾以躋于原,吾戒止垤。 宮車其寫,秀工。
款識:節臨石鼓字,辛酉夏吳昌碩年七十八。
鈴印:吳俊卿(白)、蒼石(朱)
尺寸:97×47.5cm
吳昌碩的崛起,與任伯年,蒲華二人,對其藝術上的指引不無關系。作為后海派的旗幟,吳昌碩在詩文,書法,繪畫、金石上的卓越成就,被后人視為借古開今的一代宗師。吳昌碩中年以后,選擇石鼓文為其臨摹范本,經數十年間,反復鉆研,所作石鼓文凝練遒勁,自出新意,冠絕清末民國書壇。在這次專場拍賣上,有多幅吳昌碩七十歲以后的書法作品上拍。吳昌碩七十八歲所書《 石鼓“田車”》,古拙遒勁,氣息深厚,用筆時而沉雄時而瀟灑,吳氏晚年書法風格盡顯無遺。

Lot 0477 吳昌碩(1844-1927) 瑕氣
設色紙本 立軸
1914年作
款識:瑕氣。載福仁兄大雅屬畫,甲寅五月,吳昌碩客滬濱。
鈴印:昌碩(白)、鶴壽(朱)。
尺寸:150×40cm
吳昌碩善畫梅花,以紅梅稱絕于世。他所繪梅花,錚錚鐵骨,筆力奔放,處處以石鼓文之筆法寫之,與前人相比,吳昌碩的梅花,少了些許婉約之姿,更多了幾分老辣與蒼勁。吳昌碩七十歲后時所畫《瑕氣圖》,其石高古蒼雋,典型的吳家石法;其梅枝干交錯、格高韻古,章法、筆氣、墨韻、無不奇特、無不飽滿。吳昌碩善用西洋紅,艷麗古厚,以金石治印之質樸,開大寫意繪畫用色之先河。紅梅用色艷麗古樸,焦墨枯筆,枝條縱橫,圓熟精悍,蒼勁之極。
浙江三江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12月12-13日 (周五、周六)
拍賣時間:12月14-15日(周日,周一)
地點:杭州望湖賓館(杭州市環城西路2號)
聯系電話:0571—85375288
網址:http://www.sanjiangpm.co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