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豪(Pierre Gauthrot)
1995年3月,我和我太太參加了一個旅行團去中國旅游。旅行團有40人,規模倒是不小,但每個城市游覽的時間不多。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只有兩個星期的時間 ,遠遠不夠,只能看個大概。我們匆匆忙忙地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游覽了北京、西安、上海、杭州、蘇州、桂林、香港。每個城市都是走馬觀花,只是匆匆忙忙地看過去。但是我覺得中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城市非常漂亮,到處都是美景,文化是幾千年沉淀下來的。
這次旅行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回到法國后,我開始看翻譯成法文的中國小說,看中國電影,學習中國的歷史。2003 年我退休了,我決定上巴黎七大學中文。2005年,我跟朋友計劃再去中國旅行6個星期,這次我們采取自助旅行的形式。由于我的漢語不夠好,所以請了一個中國女士來幫助我們,她的任務非常艱巨:幫我們找既便宜又舒服的飯店;跟中國人聊天兒時給我們當翻譯;講解菜單上每道菜的含義,方便我們點菜……從烏魯木齊到北京,一路上我們坐了火車、長途汽車、出租車、船;經過了新疆、甘肅、陜西、河北;游覽了烏魯木齊、吐魯番、蘭州、西安等很漂亮的城市;看了天山、敦煌沙丘、莫高窟、拉卜楞寺、甘加草原等許多又好看又有趣的地方,確實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這次旅行可以算得上是深度游了。回到法國后,我一直期待有機會再去中國。 2007年10月,巴黎七大與武漢大學合作的孔子學院成立,我就開始在孔子學院上課。2008年6月,我參加了孔子學院組織的一次文化旅行。武漢大學的一位老師為我們開設了書法課,我很感興趣。2008年10月,在孔子學院剛一開設書法課,我就報了名。我先學隸書,然后學習歐陽詢、顏真卿的楷書,3年后我開始學習行書。我臨摹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全文,現在仍繼續臨王羲之的字帖。
學習書法的過程使我體會到,要寫出正確且結構優美的漢字很難。書法里面包含哲學,我覺得既有儒教,也有道教的精神,需要一邊遵守書法家的法度,一邊釋放自己的自由精神,觀賞書法的人會感覺到書寫者的精神氣質。書寫毛筆字的動作很接近舞蹈、太極拳,需要專注的精神和高精度的動作,需要練習很多年才能達到高超的境界。現在我基本上能寫出正確的漢字,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學習書法讓我更接近漢字的深刻意義。漢字不只是一些線條的組合,漢字之間都有著緊密的關系,不少漢字都有不止一個意思。中國人常說“字如其人”。在觀賞中國書法時, 我們不但看到了審美的字跡, 而且可以在漢字間架結構中理解書法家的精神、氣質和神韻。書法確實帶給人豐富的精神享受。
在今年春節時,我用年輕力壯的馬的形象書寫了“馬”的象形漢字,希望馬年充滿自由創意,充滿熱情友誼。
(寄自法國)
(本文作者系巴黎第七大學孔子學院學員)
中國書法的精氣神
中國書法的精氣神
中國書法的精氣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