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拍賣市場,書法一直處于“位高價卑”的尷尬境地。近年隨著人們對書法所蘊含的獨特美學的理解加深,書法作品才逐漸在拍場嶄露頭角。在尺幅形制上,明清時代名園巨宅興建無休,為巨幅作品的展示提供了空間。大規模的匾額、中堂條幅、對聯創作蜂起,幅式隨建筑規模之大而大。這些新的特點決定了書寫者對材質的要求更加多樣,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為這種訴求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歌德2014秋拍,古代書畫專場隆重推出“風雅——歷代法書專題”匯集了一批質地特殊的明清書法作品,包括絹本、綾本、箋本等。據悉,這些作品不但質地特殊而且還涵蓋了眾多名家大儒的書法精品,水準極高。

綿德 楷書節錄《游天臺山賦》
絹本立軸
尺寸:130×67cm 約8平尺

董其昌 行書《寶硯誥》
綾本手卷
26×291cm
錄文:寶硯誥。龍尾之質,鳳池之凹。端井州東,昆吾寶刀。真如兔角,贗似牛毛。神藏鬼護,余也實遭。其紋柳浪,其韻云璈。不砥而平,不危而高。月當圓魄,斗樽星杓。如玉有筍,如琴有軫。非鸜鵒來,乃璇璣本。如手之膩,文以是引。石室參羅,云臺可凖。婁明雖瑩,沌竅距殞。昔余東壁,子虛長揚。爾不余出,亢彼奎章。今命爾翼,畢世相將。余如木雞,觜距忽張。月氐非遠,芝房非祥。延于世胄,箕裘之藏。歲(次)鶉火,日中星昴。太史誥作,永存瑰寶。
款識:閩人林生持古硯來,傳自宋邸舊物,余收之。硯有眼二十八,適符列宿之數,遂概括星名為誥。董其昌。
鈐印:宗伯之章、玄宰氏
綾本書法興起于明代早中期,盛行于明代中晚期至康乾年間,清中期后,綾本書法幾乎絕跡。在綾本上創作的多為高官貴胄,名賢鴻儒,故綾本書法少且精,十分珍貴。此次“風雅”專題匯集了多件綾本佳作。其中董其昌行書《寶硯誥》手卷運筆暢達,韻味涵雅;先熟后生,拙中帶秀。査昇行書《鮑使君閑居》、馬光學《行書五言詩》、何杼《行書五言詩》、笪重光行書節錄陳子昂《酬暉上人夏日林泉》均體現了綾本與筆墨研和出的獨特藝術效果。

粱啟心 行書節錄《韋敻傳》
絹本立軸
尺寸:148×43cm 約6.5平尺
錄文:韋敻雅好名義,虛襟善誘。雖耕夫牧豎有一介可稱者,皆接引之。特與族人處元及安定梁曠為放逸之友。少愛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錄數十萬言。晚年虛靜,唯以體道會真為務。
款識:仁和受業梁啟心。
鈐印:臣啟心印、己未翰林
說明:嚴群舊藏。
作者簡介:梁啟心,初名詩南,前綴存,號蔎林,仁和籍錢塘人。乾隆己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有《南香草堂詩集》。
收藏家簡介:嚴群(1907-1985),又名以群,字孟群,后字不黨,號一指,晚號怡適老人。福建福州人。曾任燕京大學副教授,浙江大學教授等,古希臘哲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浙江省哲學會副會長。
庫絹是乾隆年間一種極為精美的書畫材質。它是在織造極為細密的絹帛上,涂上帶有膠礬并經溶有白粉的各色染料染色后,再描飾赤金圖案花紋。絹分紅、粉、藍、淡黃、明黃五色,色彩鮮艷純正,紋飾華麗精美,為乾隆宮廷御用之物,極為稀有。展列“風雅”專題中的綿德楷書節錄《游天臺賦》、梁詩正行書《石岡園》、梁啟心行書節錄《韋敻傳》、劉巖行書《王維詩》等正是書寫于庫絹上的佳制,極見功力且難得。

梁詩正 行書《石岡園》詩
絹本立軸
尺寸:136×62cm 約7.7平尺
款識:元人《石岡園》一律。薌林梁詩正。
鈐印:梁詩正印、薌林、十二樓前侍從臣
此外,翁方綱行書《樂毅論》書于手繪箋本紙上,朱珪行書《尤延之詩》中堂揮就于灑金箋本。這些特殊的材質與不同書寫者的筆墨特點相輔相成、互為輝映,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可謂是當今越來越挑剔的古代書法藏家心中之首選,必將在此次秋拍古代書畫專場取得亮眼佳績。

査升 行書《鮑使君閑居》
綾本立軸
尺寸:186×45cm 約7.7平尺
錄文:吟樓影在湖波上,吟景長從望處生。疊石擬成幽嶂色,種松移得遠灘聲。多諳藥品曾因病,卻著荷衣欲避名。聞說近來心更靜,案頭惟有一琴橫。
款識:査升。
鈐印:海寧查昇聲山圖書、文學侍從
收藏印:靜學齋圖書記

馬光學 行書五言詩馬光學
綾本立軸
尺寸:166×45cm 約6.9平尺
釋文:館內即仙家,亭中好物華。紺琪千歲樹,紅碧四時花。綠水藏春日,青軒秘晚霞。種園生白木,泥灶化丹砂。松菊芳三徑,圖書共五車。方外僊如此,何須問海槎。
款識:集唐句恭祝琰翁社兄五秩榮壽。社弟馬光學。
鈐印:馬光學印、被四
鑒藏印:道藝室珍藏記、小仙所有、荊花書屋珍玩、曾藏杭州吳純白家
題簽:馬光學先生綾本行書真跡。乙卯孟夏三月,淳白重裝珍藏。
鈐印:淳白眼福
何杼 行書七言詩
綾本立軸
尺寸:158×50cm 約7.3平尺
錄文:檐鳥初喧午夢長,荷花開盡白藕香。鉤簾撥出爐頭光,摹得黃庭一兩行。
款識:蕺山何杼。
鈐印:何杼之印、緯公氏、沅云閣
收藏印:陶古精舍、王文祥
作者簡介:何杼,清初舉人,工篆隸、章草。
收藏家簡介:王文祥,1940年生,河北省撫寧縣人。中國當代書法家、著作家、收藏家、鑒定家,1964年天津南開大學畢業,畢業后直接分配到黨中央機關--中央辦公廳,在中南海“后樓”為毛主席管理圖書,被時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田家英愛稱為“毛主席書童”,后來即被稱為“毛氏書童”。“毛氏書童”王文祥先生,毛主席圖書管理員、著名學者、書法家。世界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主席、世界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主席、世界漢詩協會顧問、國際收藏家聯合會主席、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收藏家協會創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法定代表人、亞洲珠寶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寶玉石協會顧問、中國書畫家網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主席、北京市東城區文聯藝術顧問、徐悲鴻文化藝術大學校長。

笪重光 行書節錄陳子昂《酬暉上人夏日林泉》
綾本立軸
尺寸:188×58cm 約10平尺
錄文:聞道白云居,窈窕青蓮宇。巖泉萬丈流,樹石千年古。林臥對軒窗,山陰滿庭戶。方釋塵事勞,從君襲蘭杜。

翁方綱 行書《樂毅論》
箋本立軸
尺寸:133×65cm 約7.9平尺
錄文:樂毅論,右軍書,付官奴。自蕭阮以來,臨習最深。惟元佑秘閣本是梁唐所傳。定本之遺,江邨所刻,尚非其真耳。定武肥瘦二本,所自原非一石,其有柯九思印者,越州之摹本也。
款識:翁方綱。
鈐印:翁方綱、講官學士

朱珪 行書《尤延之詩》
灑金立軸
尺寸:126×60 cm 約6.9平尺

劉巖 行書王維《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絹本立軸
尺寸:230×50cm 約10.6平尺
錄文: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百生無此日,萬壽愿齊天。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開右個,天樂動宮懸。御柳疏秋景,城鴉拂曙煙。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
款識:劉巖書。
鈐印:故國遺民、靜樂書巢
說明:佟兆元題簽。
出版:1.《蝸廬藏珍圖錄》P28,天六書房出版。
2.《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館藏精品選集》(歷代書法卷)P15,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